两千多年来,我们有一个普遍的认知,周期性土地兼并造成了农民起义,导致古代王朝的灭亡。
那么,什么是周期性土地兼并?是说每个王朝建立之初,因农民起义消灭了大量地主,于是就多出来了许多土地,在重新分配下,农民基本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日子好过了,社会便也渐渐处于稳定繁荣。
然而,到了中后期,便会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大量土地都被地主阶级给霸占去了,平民就只能给地主做佃户。
随后,农民又被周扒皮、刘文彩这样的大主地压迫得走投无路,于是便爆发了一个又一个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
等到改朝换代后,土地又一次得到的重新分配,农民再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可是,再次到了中后期,再次土地兼并,再次爆发农民起义,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周期性土地兼并,又称“治乱周期性循环”。
因此,我们都以为,王朝末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不过,地主阶级却不肯背这个黑锅,说自己比窦娥还冤,无奈的是这冤又无处去申。
那么,地主阶级该不该背农民起义这个黑锅呢?根据近年历史研究梳理出来的大量数据看,古代中国并不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据当代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者秦晖先生,多年来对关中地区大量地册进行分析后发现,自从隋唐以后,关中几乎成了一个无地主的自耕农世界,土地极为分散,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自耕农的手中。无论王朝如何更替,初期或是中后期,几乎都是一样。
按照秦晖先生的总结,古代中国,自耕农一直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古代中国的土地分配相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一直都是比较公平的。因为,古代中国时期,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土地都更加集中。这一观点,在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又据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撰的《中国近代通史》一书记载:在整个清朝的统治时期,虽说土地兼并和土地分散是一个同步发展的过程,确实有富人买了大量土地,变成了大地主,但这个大土地却在分家的一再裂变中,又由大地主变为小地主,小地主再变为自耕农。
因此,古人才有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
▲黄巢
所以,无论是清朝的初期,还是中后期,土地集中的程度基本上是相差不大的。也就是说,地主阶级手中的土地越兼并越多,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的说法,其实是不成立的。
再以明朝后期为例,北方基本上是以自耕农为主,南方则是以佃户居多。如果说,地主阶级是造成农民起义的“罪魁祸首”,那么南方的阶级矛盾应该更加激烈才对。可事实上,明末的农民起义基本集中在北方,而南方很少。
更为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古代中国的历史记载中,几乎找不到佃户以起义的方式反抗地主的证据。
也就是说,地主阶级确实不是造成农民起义的“罪魁祸首”,可能是被冤枉了二千多年。
如果说,农民起义不是造的地主阶级的反。那么,农民起义究竟造的谁的反?看过《水浒传》的人,对“官逼民反”这个词,应该都不陌生吧。
这本书,就是一本描写农民起义的文学专著,通篇没有一处反映地主与佃户的矛盾,基本都是贫苦大众反抗朝廷和官府横征暴敛的故事。
也就是说,农民起义,反的是压迫他们的朝廷和官府,也是朝廷和官府中的贪官污吏,更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反抗。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民起义,当属夏人起义。当时,由于夏桀残暴不仁,夏人提出了“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大意是,日子过不下去了,我们只有和你同归于尽了)的起义口号。
▲方腊
其实,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一起重大的农民起义事件,有四起是因朝廷役税繁重,民不聊生,最终激起农民起义。如:陈胜、吴广的“伐无道,诛暴秦”、隋末农民起义的《无向辽东浪死歌》、明末张献忠的“荡平中土,剪除贪官污吏”等。
同时,更有六起农民起义喊出了“公平、平等”之类的口号,即:
唐代王仙芝、黄巢的“天补均平”、“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在农民起义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均平”;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的“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是中国农民起义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均贫富的观点;北宋末年方腊起义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南宋钟相、杨么起义的“法分贵贱,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明末李自成起义的“等贵贱,均田免粮”;清代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的“一律平均。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等”。从以上不难看出,朝廷和官府滥用民力、横征暴敛、法外敲诈等,才是导致农民起义的主因,而并非地主阶级。
那么,为什么古代农民起义那么看重“公平、平等”的思想呢有社会学者认为,社会环境有多么不公,社会两极分化就有多么的严重,低层人的生存尊严就有多么的低。当社会两极分化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出现“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现象。所以,当社会底层的生存都出现了问题,甚至活得连狗都不如,还谈什么尊严,起义造反也就成了必然。
正如孔子在《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中所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例如:按当时一位到过大宋的西方人说,大宋开封城门口守城的士兵的生活,都比欧洲的国王好。
▲李自成
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当时的宋王朝经济总量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妥妥的世界经济龙头。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农民起义呢?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人富得流油,而另一部分人却被繁重的苛捐杂税压榨的没了活路,于是便不得不起义造反,甚至投靠异邦。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多农民起义,而少商人和官僚机构起义呢?当然,也不排除个案,例如:唐高祖李渊的造反,就是“帝逼官反”。但是,他造反时,天下已经大乱,而且他当时的处境也非常危险,为了生存,无奈之下,就只有反了。
毕竟,个案不代表普遍,并没有研究价值。所以,我们还是来说说这个普遍现象吧。
▲洪秀全
根据以上农民起义的事件来看,在各个阶层的生存中,谁最先扛不住,谁就会最先反。谁最先扛不住呢?当然是农民阶层。
因为,士绅官僚的生存条件最好,起义造反,就相当造自己的反。虽然,商人这个群众的人数较少、又相对分散,但生存条件却要普遍好农民太多,自然不会冒着杀头族灭的风险去起义造反。
于是,一旦天灾频发,加之官府滥用民力、横征暴敛、法外敲诈等,扛不住的农民群体便会冒着杀头灭族的风险,杀官造反,开仓放粮。
说到这里,究竟是谁在误导社会矛盾,或转移社会矛盾,就不言自明了吧。
图片来源网络
用户15xxx63
已举报
用户14xxx25
已举报
咔塔山
地主只代表了”耕”廷伸出”读”之后,才可以传家。
藏昆耳
胡说八道,自相矛盾。
异乡的眼眸
[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