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也是一条单行道

史涣看看生活 2024-11-26 03:25:04

话说,人生是一条单行道,意思是,人生都是丛生到死,人一辈子都是向死而生,不可能回头。

说写作是单行道,好像就不那么容易理解,是说写作是从生写到死吗?或者说是,把写作给写死。都不是这个意思,我要表达的是,写作是回不到从前的技术,换种说法是,写作是不可逆的一种技能。

从我计划写小说开始,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写之前,我做了很多知识上的准备,并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可真的动手起来,速度之慢宛若蜗牛,曾经有过几天没有将小说延展的记录。

现在想想当初写《最后一个磨盘州人》和《银圈子》时的场景,仿佛是上辈子的事。《最后一个磨盘州人》从开始写到书籍出版,我只用了八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小说完稿时间在5个月之内,一个月就是10余万字的量,每天平均下来差不多3000多字,这是平时的水平,周末的时候,每天写个1-2万字也不稀罕,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写不完的段落。

《银圈子》相较起来,速度慢了不少,从开始创作到出书,差不多一年时间,后来因为更换出版社,耽搁了半年。

可最近写新小说,每天推进速度日平均不到1000字,原本想写个6万字的中篇,按照这个进度,我得两个月才能完成。这是多么漫长的一个周期呢。

我奇怪于自己的速度之慢,翻看了《最后一个磨盘州人》和《银圈子》,一点也没有觉得这两部书写的质量就不如现在,现在真的写,也不一定就写得比这两部要出彩。

在年初的时候,我试图修改一下这两部书,以便跟出版社联系再版事宜,改了一个多月,我放弃了,因为实在改不下去。总感觉有些地方不如人意,可一修改,就乱了全篇的结构,甚至可能引起逻辑和叙事上的缺损。即便没有这些问题,我也无法将其改成我想要的样子。

我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很多作家都会遇到的。

当年创作的时候,相对来说,可以书写的题材更丰富一些,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励志写自传体小说的人,他的一生都是素材。可写着写着,题材就慢慢少了,只要不重复自己,就得忍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实难题。

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的认知提升了,知道什么是更好的,什么可能会重复自己,为了确保越写越好,无形之中,要求也就高了一些,不敢轻易下笔,不敢轻易地触及话题,更不敢轻易地书写。写出来也许不难,假如底子没打好,将来改稿子就难了。我已经遭遇过先前的改稿困境,再也不想回到那条老路上去。

翻看了几部系统内作家的作品,我知道他们一定是在期待着我发表意见。可我就是没说。不是没看,不是没有意见,而是,有些意见说了不如不说,因为,作者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写作上的问题,说了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就小说而言,我已经过了堆积素材的阶段,假如把一篇素材给我,我现在能做的不是再往里添柴加火,而是试图给文字做减法,让自己想表达的主题更清爽,思想更精炼一些。

一部作品承载的主题是特定的,千万不能没有节制地往里添加草料。塞得太多,不仅感受不到文章的知识性,反而会让小说看起来不是小说,故事不是故事。每增加一个无关的话题,等于在故事上增加了一个弯道,几个圈子兜下来,不知道作者晕没晕,反正读者是一脑子浆糊了。

以前写作的时候,怕写不详实,所以大多是给作品里做加法,现在必须学会做减法,不该出现在文字里的东西,哪怕一个字,也要坚决地舍弃,文字宁愿空,而不能满,太满了就没有气息,文章就给写死了。

先前一直以为写作就像练武术一样,即便技艺高了,还是可以轻拿轻放、轻发轻收,现在想想好像原理不太相同。写作是内功,内力积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受到外部的攻击,自然会无意识地用内力去抵抗。

写作是一条技能升级的单行道,功力长了,必须要有对应的招数来化解这个还无法应用自如的内力,确保周身筋脉运行畅通,不然,有可能就会导致内力乱串,甚至走火入魔。

化解内力的方法就是要不断地警示自己做减法,起码要保证自己感觉是轻装上阵,不然,只会是举步维艰。

哪本是盗版?

看得出哪个是正版?

0 阅读:0
史涣看看生活

史涣看看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