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为毛主席养育了三个孩子,但这三个孩子打一出生起就活在了颠沛流离、惶惶不可终日中。后来好不容易被接到上海进入大同幼稚园生活,平静的日子又被一个叛徒击破。
毛氏兄弟被迫在上海街头流浪,这日子有多苦没人知道。直到有一天,毛岸青突然给毛主席写信:“我脑子里有一个‘小家伙’在无休无止地纠缠……”过去的往事瞬间令毛主席泪如雨下。
流浪的毛氏兄弟杨开慧被国民党抓捕后,连同毛氏兄弟一起被关在了狱中。杨开慧宁死不屈,于1930年11月在长沙识字岭牺牲。杨开慧牺牲后,毛氏兄弟的去留成了问题。国民党认为毛氏兄弟还有价值,或许放回家中还能钓来更大的鱼。
恰逢此时,杨开慧的六舅向明卿也在四处活动,希望能将毛氏兄弟保释出来。于是,国民党顺水推舟放了人。毛氏兄弟在杨家落了脚,可一同在杨家附近落脚的还有国民党特务。
组织上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毛氏兄弟必须尽快转移。经过多方考虑,组织上决定将毛氏兄弟转移到上海大同幼稚园——一所我党成立的红色摇篮,里面收托了许多革命者子女。1931年春节前,毛泽民接到了毛氏兄弟,随后将他们送入了大同幼稚园。
在大同幼稚园的日子无疑是美好的,毛氏兄弟不用为衣食发愁,还可以在草地上游戏玩耍……可是这样美好的日子却转瞬即逝的,最小的弟弟毛岸龙因病夭折。毛氏兄弟还来不及伤心,更可怕的噩梦随之而来——幼稚园的保育员管荷英和地下党人顾顺章叛变了。
上海革命形势严峻,幼稚园随时有暴露的风险,组织上决定解散幼稚园,将孩子们疏散出去。毛氏兄弟身份特殊,身边又没有亲戚可以接应,负责疏散事宜的董建吾决定将他们领回前妻黄慧光家照顾。
本来一切都还顺遂,可随着形势越来越紧张,组织上难以继续向董建吾和毛氏兄弟给予生活补助。照顾毛氏兄弟的黄慧光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了,她忍不住将生活的不如意都算到了毛氏兄弟身上,对两兄弟是呼来喝去的。
有一次黄慧光叫毛岸青生火,毛岸青年纪小没生好。黄慧光看见就生气了,拿着生煤炉的铁钎子就朝毛岸青头上招呼去。毛岸青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血,好不可怜。哥哥毛岸英做活回来看见受伤的弟弟,决定离开黄慧光家,带着弟弟一起去找父亲。他们还那么小,上海却那么大,他们与其说是找父亲,不如说是流浪。
这一日,毛岸青得知了叔叔毛泽覃牺牲的消息。一时激愤的他忍不住在电线杆上写下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不幸的是,他写口号的时候恰好有巡捕路过,巡捕拿起棒子就对着他一顿好打。
去苏联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过了整整五年,组织上终于找到了流落街头的两兄弟。那时国内局势并不好,组织决定将两兄弟送到苏联。负责此事的仍是董建吾,他通过与张学良的私交成功通过李杜将军将毛氏兄弟送到了苏联。
毛氏兄弟在莫斯科儿童院学了很多本事,尤其是刚刚毛岸英进步非常快。1946年毛岸英回国,可毛岸青却不得不留在苏联。原来因为小时候在上海挨打的经历给毛岸青的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他得了“脑震荡”,还时不时会出现疼痛等不适反应。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毛岸青终于回国。但回国的毛岸青没有第一时间与家人团聚,而是去到了克山县化名杨永寿参与当地的土改工作。后来回到北京,毛岸青就发挥自己的俄语特长,从事翻译工作。日子平常又充实,毛岸青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但病痛又再次找上了门,头痛欲裂成了家常便饭,严重的时候甚至不知是真是梦。毛岸青被折磨得没办法,写信给父亲,他在信里写道:“我脑子里有一个‘小家伙’在无休无止地纠缠……”
毛主席将毛岸青再次送到苏联治病,直到1959年才回来。这次回来,毛岸青和自己两小无猜的邵华在毛主席的撮合下结成夫妻。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
邵华在接受采访时说,天稍冷时出去散步,毛岸青总会把自己的大衣披到邵华肩上。因为身体的原因,毛岸青回来还得继续服用一些药物,还要尽量避免感冒。因此,邵华在生活上也十分照顾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十分周到。
总之,毛岸青年少时几次被打的经历确实让他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但打他的人不止一个,也就很难说到底是谁把他弄成这样的了。毛岸青因为身体原因,并没有从政,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翻译马哲著作和编写整理毛主席思想上。在这方面,毛岸青做得十分出色。
参考文献:[1]王建柱.毛泽东家书中的儿女情长[J].文学教育(下),2016(10):9-11. DOI:10.16692/j.cnki.wxjyx.2016.10.002.
[2]汪志星.红色摇篮:大同幼稚园[J].保密工作,2014(11):60-61. DOI:10.19407/j.cnki.cn11-2785/d.2014.11.030.
但愿伟人一家,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