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强大,就看这四点
斯威国学
2024-07-30 08:52:35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我们先来了解本章的字面意思。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无论是对内对外,通常不太会用文攻武吓这样的一些手段。善于打仗的人,多半不轻易动怒。
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太会用直接厮杀的方式。善于用人的人,并不会高高在上,而是在下面去推着人。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这就叫做不争,是很大的德。这就是用人的方略,这就是合于天道,是自古以来的最高指导原则。
了解完字面意思,我们来深入探讨本章《道德经》有哪些深意,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提升我们哪些方面的认知,以及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运用。
上一章,老子讲到自己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是做到精神内守,巩卫自己内在的必要条件。人不爱护自己的身体,虚邪贼风就会侵入体内,不爱护自己的精神,美色、美味、奢靡之风、靡靡之音就会侵入我们的思想,糖衣炮弹就会扰乱我们的思维。这就像打仗一样,要给自己建立防线,占据山头就好防守,空旷地带,有城就好防守。做到精神内守,无论哪个干部都能经得起考验。
而本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为士者、战者、胜敌者、用人者,前面都有一个字,善。善于经营管理,善于作战,善于战胜敌人,善于用人,这个阶段的人,已经是能力超群,他们遵循的是自古以来的最高指导原则。这样的人有四大特征,就是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
做到不武、不怒、不与,并不是捆住自己,而是既能保存自己的实力,又能保持内心虚、静的状态,然后再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为之下,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扩大团队,推动团队不断向前。
我们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在战场上,一方的失败意味着另一方的胜利,而我们中国人的胜利多是用智慧谋略的结果。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三国时期。三国时期的孔明、周瑜、郭嘉、曹操等等都是神人般的存在,这里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亲自率兵火烧袁绍的军粮,以少胜多,击败了河北强大的割据势力袁绍。官渡之战之后,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争权夺利,相互攻伐。袁谭坐镇平原时,受到了袁尚的攻击,曹操利用救助袁谭之机,趁势直取邯郸和冀州。
曹操攻破冀州之后,顺手灭了袁谭,袁尚带残兵投奔二哥袁西。曹操一鼓作气,出兵征讨袁西,在路途中,曹操最重要的谋士郭嘉身染重病去世。
袁尚,袁西遭到曹操的攻击,被迫投奔辽东公孙康。这个时候,曹操却停下来,驻扎不走了。
手下的将士们都以为曹操是因为郭嘉的逝去而伤感,以至于不愿前行,征讨公孙康,都过来劝曹操。
郭嘉即去,我等皆感悲痛万分,咱们不如先回许都,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曹操叹了一口气,诸公稍待,不须数日,待二袁首级送到,我们就回兵。
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丞相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果然不出所料,有人来报,丞相,公孙康派人将袁尚,袁西首级送至。
大家都很惊讶,说丞相真乃神人也!
然而曹操却落下泪来,啊,果然不出奉孝所料啊!
曹操把郭嘉临终前写的信拿出来给大家看。
郭嘉在信中说,袁氏兄弟一定会逃往辽东,而我们如果攻击公孙康,那么他们就会抱团取暖一起对抗我军。而如果我们只是驻扎在那里,公孙康就会明白,我们要对付的只是二袁,那么公孙康就一定会把二袁首级献上,以表诚意。
从曹操的这个案例就能看出来,真正强大的人总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找不到,求助别人,哪需要动不动就武力解决问题,动不动就发火,动不动就正面厮杀。就连莽张飞这个情绪燃点特别低的人都被诸葛亮训练得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如果曹操听到袁谭想要利用自己去攻打袁尚,他情绪一激动,你小子居然敢利用我,当我是傻子吗?人一激动,就陷在情绪状态里出不来,看不清方向。而曹操这个谋略家,政治家在袁谭前来说服自己的时候心想,正好啊,你小子利用我,我正好反过来利用你们的矛盾。
曹操也没有因为郭嘉之死而心灰意冷。
情绪稳定,是当大领导的基本功。
不被情绪困扰,内心静下来,才能理清真正的因果关系。其实,我们普通人很多时候是被情绪带着走,而不是去运用情绪。
这里讲一讲如何做到不怒。因为情绪是最影响我们思维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我们人很容易愤怒,大部分人是被别人的语言刺激到的,还有一种是被自己刺激到的。被别人的语言刺激到容易理解,别人骂你蠢,笨,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话,这些你都容易识别。被自己刺激到是怎么回事呢?
比方讲,你家孩子把你送给他的东西放在沙发上。你很不开心,这孩子,爸爸送给你的东西怎么到处乱扔啊!这就是被自己给刺激到了,你把孩子的行为贴了一个标签,就是孩子把你送给他的东西放在盒子里,就是在尊重你,放在沙发上就叫乱扔,不尊重你。而孩子什么都没说,他只是有这样一个行为反应。你看到孩子的行为反应,给它贴上一个标签,在里面描述负面的意义,是这个意义刺激到你自己了。
怎么办?我们就要挫其锐,要把这个意义修掉,这个东西放在这儿就是放在这儿,不要想一些意义。放这儿就是放这儿,不要想不尊重我,不尊重我其实就是有意义了。
无论是被别人的语言刺激,还是被自己的语言刺激,都坚持一个原则,先不做反应,这个人说了一句话就是一句话,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不加上意义。然后思考其中的因果关系。想了解情况,问问前因。我们可以把别人的语言、行为定义成正向。前面举过例子,老板骂你,你如果很生气,就是被老板的语言刺激到了,在里面赋予了负面的意义。
如何定义正向?有一个原则,每个人都有追求良好感受的需要。最起码,老板骂你是在追求他自己的良好感受。
往更高处去想,这里有两个人,你要考虑几个点,老板的目标,身份,角色是什么,你的目标,身份,角色是什么,既要考虑他的,也要考虑你的,以及你们的。他的能力是什么,发生的行为是什么,过去是什么状态。一个人发生什么样的行为,多数情况下,是他最常用的行为。他的反应是他最擅长的,而你的反应也是你最擅长的。
放在你们的情境里,一旦你意识到老板说这个话,是想让你怎么样,你就出来了。你就能适时调整为最恰当的模式而不是你过去最擅长的模式。
至于善胜敌者不与,善于战胜敌人的人避免正面厮杀,这是我们中国人特别擅长的。古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至今为西方人津津乐道,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根本不值得一提。打了十年仗,希腊联军突然撤离,不觉得奇怪么?还留下那么大的木马。不用谋略家,稍微有点想法的人都知道什么叫以退为进,那么大的木马,就这样运进城里?
就这么一场像样点的战争也很可疑。
至于《指环王》中的两军直接对垒厮杀,西部牛仔的用枪互射,我们中国人才不干呢!有脑子不用,耗那个体力干嘛!况且,生命那么宝贵。
即使不得已正面对战,还有曹刿论战,一股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围绕着善胜敌者不与,我们中国人智慧的火花迸发。什么避实击虚,形人而我无形,以迂为直……
是的,本章也是兵法的指导思想。
至于善用人者为之下,怎么处下,前面老子讲了很多。我在第六十一章写了《人越强大,越懂得处下》。这里就不多说。
当然本章也可以用在管理和家庭教育上。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作为家长或者管理者,如果认为除了打骂,我还有什么办法!这就是钻了牛角尖。对于孩子来说,孩子是跟父母学的,孩子也学着父母说,我也说了一万遍,再逼我就去死。家长怎么办?
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取得胜利的人,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是从影响他人的思想入手,而不是以束缚他人的手脚入手,因为思想肯定是指导行为的,而行为却不一定能形成思想。
有多少人被逼迫产生了行为,思想上却越发的抗拒。有孩子的家长可能体会更深一些,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不少爸爸很困惑,越是强行规则孩子,孩子反抗得越厉害。
对待孩子,要用孩子自身的力量去成长,一点点给孩子压力。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给压力也要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来给。在孩子弱小的时候,有如风吹小树苗一样。轻轻地吹弯他,再让他用自己的力直过来。树长得大一点壮一点,用更大一点的力,吹弯他,再让他自己直过来。这就是天道,是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遵循的原则。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