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痛教训!为何中俄只会结伴不会结盟?看我国这三次损失就明白了

未央史默事 2024-09-24 21:48:42
前言

如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开始不断对中俄两国进行打压。

那么有不少声音就提出,让我们同俄罗斯结盟,来打击美国的霸权主义。

但是从实际出发,中国是没法和俄罗斯结盟的。

这是因为在历史上,中国曾吃过三次亏......

第一次中俄结盟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清军在海陆两战场接连败北,特别是北洋水师的覆灭,彻底粉碎了清政府"自强"运动的幻想。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被迫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包括将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日本占领辽东半岛的举动立即引起了沙俄的警觉,沙俄长期以来一直觊觎中国东北地区,将其视为向远东扩张的跳板,日本的进入直接威胁到了沙俄在远东地区的利益。

为了遏制日本的扩张,沙俄联合德国和法国,以外交压力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但清政府误读了沙俄的意图,将其视为友好之举,这种误判为后来的一系列事件埋下了伏笔。

1896年,清政府派遣李鸿章出使沙俄,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但沙俄却借此机会提出了在中国东北修建铁路的要求。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内部压力下,清政府最终同意了沙俄的要求,并于6月3日签订了《中俄密约》。

《中俄密约》的内容包括:包含了允许俄国修建一条由中国北部边境经过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直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铁路,并且在战时,中国允许俄国军队经过中国领土。

通过这份密约,沙俄不仅获取了在华的巨大利益,特别是在东北地区,还为自己寻找到了一个理想的远东出海口。

更重要的是,这条铁路大大增强了沙俄在远东地区的军事运输能力。

1898年3月,俄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获得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进一步加强了在中国东北的势力。

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沙俄借机大举进入中国东北,其野心暴露无遗。

清政府的期望彻底化为泡影,第一次中俄结盟就这样在一片质疑和失望中宣告结束。

第二次中俄结盟

1944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已经明朗化,随着盟军在欧洲战场的节节胜利,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

然而,在亚洲战场,日本仍然顽强抵抗,美国和英国意识到,要尽快结束战争,苏联的参与至关重要。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议。

斯大林抓住机会,提出了三个关键要求:北方四岛(择捉、国后、色丹和齿舞)归苏联、承认外蒙古独立、以及在中国境内获得特殊权益。

这些要求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然而,为了确保苏联参与对日作战,美英两国在未征得中国同意的情况下,默许了斯大林的要求。

1945年8月14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国民党的蒋介石被迫同意苏联的要求,以换取苏联承认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和出兵东北对抗日本。

条约签订后不久,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然而,苏联在东北的行动却引发了新的争议。

尽管日军已经投降,苏军仍然继续进攻,并于8月20日占领了长春,苏军以防止地区被其他势力占领为借口,滞留在东北地区。

更令人震惊的是,苏军开始大规模拆除并运走日本留下的工业设备,这些设备对于战后中国的重建至关重要。

据估计,苏联从中国东北运走的工业设备价值高达20亿美元。

苏联的这些行为引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1946年2月,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苏示威游行。

面对日益高涨的民族情绪和国际压力,苏联不得不做出让步,3月7日,苏联宣布开始从东北撤军,但这个过程持续到5月才基本完成。

即便如此,苏联仍然保留了在东北的重要影响力,特别是在旅顺港和大连地区。

第三次中俄结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立即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这一方针明确表达了新中国与旧势力决裂,重新建立外交关系的决心。

新中国将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作为建交的前提条件。

1949年10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宣布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外交条约。

在这一背景下,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主席访问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谈判。

1950年2月14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有效期为30年,苏联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大国,标志着第三次中苏结盟的形成。

中苏友好时期,两国关系迅速升温,根据条约,苏联归还了中东铁路、旅顺、大连等地。

1952年,中苏签署《关于移交旅顺口海军基地及共同使用大连商港协定》,苏联承诺在1955年前撤出旅顺。

同时,苏联承诺支持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援助156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涵盖钢铁、机械、电力等重要领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年),苏联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为中国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和经济援助。

然而,这种看似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很快就面临了挑战。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中苏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1958年,赫鲁晓夫提出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要求,实质上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中国坚决拒绝了这些无理要求,双方关系开始恶化。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期间,苏联支持印度的立场更是让中国感到背叛,10月25日,苏联《真理报》发表社论,公开支持印度。

随后,苏联单方面撕毁友好互助条约,并于1960年7月撤走了在华的1390名苏联专家,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打击。

1969年,中苏关系降到冰点,3月2日,珍宝岛冲突爆发,两国在黑龙江边境发生武装冲突,双方均有伤亡。

1979年4月3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期,中国选择不再续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不再延长这个条约。

经历了三次中苏结盟的失败,中国领导人深刻认识到结盟政策的风险和局限性。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宣布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这一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和平道路,这种转变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外交策略,也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逐渐从被动接受国际秩序的角色,转变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力量。

结语

中俄两国的历史关系充满了曲折和教训,三次结盟的经历,从清朝到新中国时期,都以失望和背叛告终,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思维。

这些经历促使中国领导人认识到结盟政策的风险和局限性,最终选择了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

如今,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坚持这一外交方针,既维护了国家利益,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2024-09-21《拉夫罗夫:中俄不需要像北约那样结盟》

环球时报——2014-06-10《每次中俄友好结盟的下场就是中国丧权辱国?》

0 阅读:0

未央史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