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在首尔市中心的世宗大道上,来来往往的通勤族们突然停下了自己的脚步,仰头观看起了悬挂在高楼间的巨额显示屏。只见闪烁的屏幕里,朝鲜最新试射的600毫米超大口径火箭炮正在向黄海猛烈倾斜着自己的火力。伴随着炮管喷出的气浪,首尔证券交易所的KOSPI指数便应声下跌1.2%。毕竟,这座距离三八线只有50公里的千万人口大都市,随时都有被火炮覆盖的危险。实际上在战争阴云下,韩国二十年前就已经提出要“迁都”了。但从卢武铉政府2003年宣布启动世宗市迁都计划,再到最后文在寅政府冻结该项目的十几年里。迁都计划始终无法跨越韩国京畿道的最后50公里。我们不禁要问:这个被联合国军司令部标记为“全球最危险首都”的韩国,为何要把自己的国家命脉置于战争前线附近?
2003年8月,时任总统卢武铉在青瓦台宣布启动“国家均衡发展战略”,计划投入7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00亿元),将行政首都迁往忠清南道的世宗市。这份被称作“韩国21世纪最大国家工程”的蓝图刚刚公布,首尔钟路区的房价便下跌了百分之十二,老牌房地产中介李在勋回忆当时的场景,感慨道:
(卢武铉)“当时汝矣岛的高级公寓挂牌量暴增三倍,江南区的写字楼空置率首次突破15%”但很快,这场涉及全国十分之一的GDP的首都大迁移,便遭遇第一个难啃的骨头:既得利益集团的联合绞杀。首尔市议会率先发难,通过《首都功能维持特别法》,要求中央政府支付每年高达2.3万亿韩元的“首尔地位补偿金”。紧接着,拥有将近三十万雇员的韩国公务员劳动组合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迁都大罢工”,在此起彼伏的游行示威里,面对全世界的镜头,反对迁都的韩国公务员高喊着口号:
(韩国公务员抗议)“坚决反对大韩民国迁都”、“停止迁都这种无谓的劳民伤财行为”!在他们的抗议下,仁川海关系统竟然瘫痪长达三天!更加让卢武铉政府不理解的是,现代建设和三星物产这些可以从迁都计划得到巨大好处的企业,竟然携起手来向韩国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卢武铉政府“违反市场经济原则”。而韩国法律界也不甘示弱,也用自己的方式向卢武铉政府的“迁都计划”投出了自己的反对一票。
(卢武铉)在2004年的宪法法院的判决里,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9位大法官以8:1的悬殊票数裁定迁都计划违反宪法,理由是:“首尔作为韩国千年首都,已经是国家象征”。主审法官金容钧更是不顾法律判决应该有的严谨性,用充满文学修辞的话语在判决书中写道:“迁都不只是物理空间的转移,更是对民族精神家园的摧毁”。而等到朴槿惠上台前的2012年,当迁都计划因为重重阻力被降格为“行政复合都市”时,世宗市已经建成政府大楼47栋,却只有16个政府部门完成迁移。
(朴槿惠)韩国公务员崔美善道出实情:“在每天的早晚高峰期,首尔市政厅停车场有三百多辆公务车是空置的,因为他们的驾驶员正驾驶着私家车奔波在首尔和世宗市之间的高速公路上。”这位韩国公务员的话语意味着,一开始轰轰烈烈,耗资22万多亿韩元的“半迁都”闹剧,最终只留下了韩国公务员系统里最昂贵的停车场,让人哭笑不得。那么,为什么在遭受战火威胁的情况下,韩国各界仍要反对迁都呢?
反对迁都1992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参与美国总统竞选时,面对对手,他脱口而出:“笨蛋,问题是经济”,而这句话,也同样适用韩国为何不迁都。在经济上,因为城市化和产业集聚的缘故,韩国形成了以首尔为核心的“强首都经济格局”,在首尔经济圈这片仅占到韩国国土面积11.8%的土地上,聚集着韩国49%的人口。接近百分之六十的gdp和超过八成的百强企业总部。例如三星电子,它在首尔瑞草区的全球控制中心,就承担着每天处理相当于韩国每年gdp三分之一的资本流动。
而韩国另一个超级财阀乐天集团,它在明洞的旗舰商场里,单日客流量便超过济州岛全年的游客量。并且为了防止被朝鲜的火炮覆盖,这些韩国财团联起手来,花费了天文数字一般的巨额资金,在首尔地铁二号线的环状隧道里,建造了总面积三十七万平米的地下金库。里面储存着价值相当于韩国两年军费预算的黄金和外汇。地铁安保科长金哲朱透露:“这些隧道都可以承受核弹的直接打击,其控制系统也和青瓦台保持隔离”。
(防核弹的首尔地铁)这种和首尔经济圈“强绑定”的经济结构,就让韩国迁都成本远超常人想象。据韩国国土交通部2018年的测算:如果强制搬迁200家大型企业总部,将导致首尔都市圈至少流失超过80万个就业岗位,相当于韩国釜山的就业人口。更加棘手的是,迁都将会涉及到价值470万亿韩元的不动产,要知道这可是财阀的产业,光是汝矣岛地下大厦的地下桩基就价值4.2万亿韩元。
更不用说,其背后产权涉及到37家金融机构的交叉抵押,如果迁都,那可真叫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牵一发而动全身”。韩国财阀为了打消政府的迁都想法,也动用了不少堪称一绝的反制手段。例如,当文在寅政府试图通过《首都功能特别分散法》时。韩国五大财阀联合起来,将各自的总部大楼改造成“历史文化保护建筑”。三星电子甚至高薪聘请法国设计师,为1974年建成的瑞草总部家装哥特式扶壁,成功申报“近代建筑遗产”。韩国文化部门的官员无奈表示道:“现在我们拆除任何一栋财阀大厦,都有可能触犯相关的文物保护法律。”除了一手遮天的韩国财阀,韩国国内另一个强力部门——韩国军方,也坚决反对政府的迁都计划。韩国联合参谋本部作战局长崔秉九就直言:“首尔确实处于朝鲜火炮覆盖范围内,但这也迫使我们必须在首尔维持全球最高密度的防空体系。”
(朝鲜火炮)数据显示,首尔都市圈里部署着韩国七成的“爱国者”导弹连,85%的自行高炮以及韩国全部的“铁鹰-2”反火箭系统。这些价值47万亿韩元的防御系统,构成了“首尔保护罩”。更为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在于危机管理机制。要知道,青瓦台地堡和龙山美军基地之间,有一条直通五角大楼的加密光纤。韩国国防部指挥中心和首尔地铁控制中心共享实时数据流,甚至三星电子的半导体工厂都和韩国空军预警系统联网在一起,正如韩国前国防部长李钟燮所言:
(韩国国防部大楼)“如果行政中心真的迁往世宗市,就意味着这套花费了60年时间构建的战争响应体系将瞬间瓦解。”这种军事上的严重焦虑在2017年“萨德”危机里显露无疑,当兴州郡民众抗议部署“萨德”系统之时,韩国防部只花了三天就完成了首尔近郊的备用部署方案。退役将领朴赞浩透露:“首尔周围的军事设施密度,允许我们在不惊动民众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一夜之间构建全新的导弹防御网”。
(韩国防空系统)除了财阀和军方,韩国的普通民众也十分反对迁都。一方面,首尔作为韩国的首都已经600余年,当游客来到首尔的景福宫遗址前时,导游总是会以一种自豪的语气表示:“当1394年李成桂定都汉阳时,这里就已经成为朝鲜王朝的心脏。”而随着近代的民族主义风潮兴起,对首尔的历史认同,在韩国近现代历史上演变为独特的“汉江执念”。据韩国2022年的民调显示,78%的受访者认为首尔面临严重的战争威胁,而坚持反对迁都者仍然达到63%,一位出租车司机朴成勋的说法颇具代表性:“我爷爷在朝鲜战争里,拼死从平壤逃到首尔,父亲参加了汉江奇迹的伟大建设,到了我这一代让我离开首尔?不可能!除非汉江的水倒流!”但形势催人紧,随着朝鲜在2023年成功试射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后,面对前所未有的高超音速武器威胁,韩国国内的迁都阻力突然少了许多.......
不排除迁都韩国国防研究院模拟显示,朝鲜新型导弹突破首尔防空网的概率已从2017的17%提高到41%。毕竟生命是每个人最宝贵的东西,在怕死的心理下,韩国国内的迁都议题正在以新形态复活。尹锡悦政府就计划在板门店南侧建设“元宇宙行政中心”,通过量子通信技术和全国链接。
(尹锡悦)这个想法很简单,当青瓦台变成朝鲜军队不能摧毁的全息投影后,物理层面上的首都安全困境都将迎刃而解。而三星电子则提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解决方案。这家科技巨头正在开发“分布式首都系统”,计划将政府功能分散植入道韩国20个智能城市里。已经在测试的世宗市ai政务厅,已经可以处理87%的常规行政事务,三星实际控制人李在镕表示:“未来的首都不是一个地点,而是由区块链链接的智能节点群”。总而言之,在面临可能灭亡的威胁时,韩国人正在通过多种方式来保卫首都,对此他们已经做了70多年了。而想要让他们放弃70多年,几个世代的努力,搬迁到一个新的城市,就要拿出相应的诚意,否则迁都比研发核武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