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活化石——画像砖

徐霞客大后人 2024-10-09 15:02:44

文章为作者原创,欢迎点赞、留言评论。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方便了解我的其它文章和后期第一时间收到新作推送,期待您的关照。

中国的博物馆中,有那么几家很难预约到参观门票的博物馆,以至于黄牛都聚集在这些博物馆的平台上牟利,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在最难预约的博物馆之列。

中国国家博物馆

许多观众踏入这个最高级别的文物殿堂时,都会被“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孝端皇后凤冠”、“西汉中山王金缕玉衣”等国宝级镇馆之宝所惊叹。

国宝“后母戊鼎”

商代“四羊方尊”

明代“孝端皇后凤冠”

其实,中国国家博物馆里还有许多容易被忽略的好文物,汉代画像砖这个国家一级文物就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活化石。

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有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在历经千年之后仍完好如初的诉说着当年的故事,那就是砖画。

国家博物馆内的汉代画像砖展厅

砖画是印有图画的砖,其图象有的是绘画性的,有的是浮雕性的。简单的说就是在砖上雕刻或者在砖上绘画的区别。雕刻性的主要是在砖坯上用木模压印,或者是在砖坯上刻印,然后经过火烧而成砖。绘画性的则是在烧制好的砖面绘画。

魏晋 伏羲画像砖 敦煌市博物馆藏

甘肃嘉峪关新城13号魏晋墓牛耕画像砖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代有所发展,盛行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是中国古代曾传承数百年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

砖画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也有的用在宫室建筑墙面和地面上,砖画的技法为阳刻线条、阳刻平面、浅浮雕等相结合。有的施加彩色。其画面的颜色也较为丰富,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绿色,还有的是白色。在大多数砖画当中,在画面的内容上也较为丰富,有的砖画表现的是劳动生产,如播种、收麦、桑园、放牧、酿造等,有的则是表现的社会风俗,如杂技、舞蹈、宴乐,还有的是描绘的神话故事,如西王母、月宫、女娲等,但是有的妆画表现的是统治者马车出行的场景,所以,砖画既是建筑构件也是美术作品,同时还是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历史资料。

秦代侍卫、宴享、狩猎纹画像空心砖,现藏陕西博物馆

秦代砖画多用于装饰宫殿府舍等地上阶基。秦代砖画的画面饱满不留余白;在手法上,以写实为主,同时还能做到整体情绪与感情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了线条的表现魅力,丰富了线条的表现技法,以线条自如地表现力度,运动和速度,成就着秦代绘画流动的宏伟气势和古朴风韵。

国家博物馆藏东汉画像砖

在我国历史当中,汉代是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并且是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汉代砖画主要用于构筑墓室,装饰墓室。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其艺术作品在粗犷和质朴中洋溢着勃勃的生机。汉代画像砖表现的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如内容有割禾、制盐、采莲、弋射,以及饮宴、歌舞、百戏、车马出巡等,也有少量神仙故事。构图富于变化,造型简练生动,动态感很强。

国家博物馆藏东汉辎车画像砖

国家博物馆藏东汉舂米画像砖

关于谷物加工,汉代已有足碓、水碓和畜力碓的发明和运用。为了簸去糠秕以取得精米,西汉末年还发明了装有机械装置轮叶的扇车。此画像砖中使用的是利用杠杆原理足碓舂米的方式。

国家博物馆藏东汉酿酒画像砖

国家博物馆藏东汉观伎画像砖

此砖准确地刻画出伎人表演跳丸、舞剑及弄瓶的技巧,形象生动逼真。尤其是手持长巾的女伎,回首翘袖挥巾,婀娜多姿;与其呼应的乐伎,那持槌欲击的诙谐神态富于夸张。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片热烈的场面。

国家博物馆藏东汉桐园画像砖

桐油可用来照明和髹漆,种植桐树、此画像砖反映了以桐籽榨油是汉代西南地区的主要副业。

国家博物馆藏东汉盐场画像砖

此画像砖形象地再现了东汉时蜀地的自然生态和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汉代制盐业颇为发达,当时盐的种类主要有海盐、井盐、池盐和岩盐。其中井盐主要产于川滇地区,蜀地井盐尤闻名全国,史称当地“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桔柚之园”。当时的盐场都座落在山峦重叠、树木丛生、野兽出没的山峪里;盐井都较深,井上有高大的井架,并采用了比较先进省力的定滑轮装置,可上下拉动绳索取卤;采盐和熬盐煮卤的地方相距不远,通过竹枧将两个地方结合起来,使取卤和煮盐的两道工序紧密相连。

0 阅读:10
徐霞客大后人

徐霞客大后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