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秦基伟一战成名,第12军功不可没,该军后来发展如何?

夜色温柔集 2024-12-16 17:06:2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秦基伟,一战成名于上甘岭,那一场战役的惨烈无需多言,关键时刻,第12军出场,功不可没。

这支在上甘岭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后来发展如何?他们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

上甘岭战役的开端

1952年10月14日,炮火连天的上甘岭,被推向了战争的前线。

美军集结重兵,妄图在朝鲜中部的上甘岭地区,撕开一道口子,上甘岭,这片位于五圣山的两座高地,成了中美双方较量的焦点。

这个小小的山头,承载着巨大的战略意义,一旦失守,志愿军的整个防御体系可能会崩塌。

志愿军第15军奉命守卫上甘岭。

这是一支在解放战争中锻炼出来的部队,战士们在炮火中成长,对困难早已习以为常,当炮火袭来时,谁也没想到,美军的火力如此凶猛。

短短几天时间,整片阵地几乎变成了一片焦土。

秦基伟,那时正是第15军的军长,亲自坐镇前线,冷静指挥,守住这座山头,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必须成功。

第15军的战士们,在他的指挥下,利用坑道战和狭小的掩体,与美军反复争夺阵地。

每一次进攻和防守,都伴随着巨大的牺牲。

第12军的到来

战役开始后的一个星期,美军的猛烈进攻,几乎让第15军陷入绝境。

阵地工事被轰炸成废墟,补给线被切断,战士们缺乏弹药和食品,可第12军作为预备队,还是被调往上甘岭前线。

第12军,前身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洗礼。

在这次上甘岭战役中,被赋予了新的任务——支援第15军,坚守上甘岭。

当第12军副军长李德生,率领部队抵达前线时,眼前的场景让他震撼,阵地上硝烟弥漫,到处是被炸毁的掩体和废墟,士兵们满身泥泞,疲惫不堪。

李德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不是讲大道理的时候,行动,才是更好的激励。

在前线,每一个士兵,都可以看到李德生忙碌的身影,和他们一起,吃粗粮、喝冷水、挖掩体。

第12军的士气,在这种言行一致的领导下,迅速得到恢复,战士们的眼中,多了一份坚毅和信心。

第12军的到来,给第15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上甘岭的阵地上,战士们与敌军展开了更为激烈的对抗,白天顶住美军的炮火攻击,夜间则悄悄出击,利用夜色掩护进行反击。

只有尽可能地削弱敌人的力量,才能真正守住阵地。

战斗中,第12军有着极强的战术素养,面对敌人密集的火力。

第12军与第15军相互配合,逐渐稳固了上甘岭的防线。

李德生和秦基伟之间的默契合作,也让这两支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李德生的指挥总是果断而冷静,命令简单明确,战士们也能够迅速理解并执行。

一个夜晚,美军发起了一次规模空前的进攻,炮火将整个上甘岭阵地,笼罩在火海之中。

李德生亲自带领一个排的士兵进行反击,炮弹在他身边炸开,碎石四溅,火光照亮了他的脸庞,他继续大声指挥着,战士们进行反击。

由于补给线被切断,弹药和食品极度匮乏,战士们常常只能,靠着简单的干粮和水维持体力。

一名战士,在连续几天没有足够的食物,和睡眠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在阵地上战斗。

李德生看到后,走到他的身边,把自己仅有的一块干粮递给了他。

战士接过干粮,眼中满是感动,紧紧握住李德生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这种战友情谊,都是战斗中宝贵的力量。

激战与坚守

美军的攻势也越发疯狂,炮火几乎不间断地轰击着上甘岭的阵地,每一次炮击都让阵地上的战士们面临生死考验。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果只依靠防守是无法长久支撑的。

李德生与秦基伟决定改变战术,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打击敌人的士气。

李德生亲自率领一个连的士兵,悄悄从坑道中爬出,向敌人的阵地发起了突袭。

战士们借助夜色,悄无声息地接近敌人的前沿阵地,李德生手持冲锋枪,走在队伍的前面。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小心和谨慎,生怕惊动了敌人,接近了敌人的阵地后,李德生挥手示意,战士们迅速占领了几个重要的火力点。

一声令下,志愿军的战士们如同猛虎下山,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敌人猝不及防,被打得溃不成军,战斗非常激烈,李德生亲自参与了战斗,冲锋枪不停地喷射着火舌,子弹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光线。

战士们紧跟在他的身后,勇敢地冲向敌人。

这次夜袭大获成功,志愿军不仅摧毁了敌人的几个重要火力点,还缴获了一些武器和弹药。

更重要的是,这次突袭极大地打击了美军的士气。

李德生带领十二军战士们凯旋而归,阵地上的战士们欢呼雀跃,这次胜利为他们注入了新的力量。

除了主动出击,志愿军还采取了其他多种战术来对付敌人。

坑道战是他们的重要战术之一,面对美军的猛烈炮火,志愿军在阵地下挖掘了大量的坑道,这些坑道为战士们提供了隐蔽的空间,也成为他们反击敌人的重要通道。

在坑道中,战士们的生活异常艰苦。

坑道狭窄、潮湿,空气混浊,常常会有塌方的危险,志愿军的战士们在黑暗中坚守,等待着每一次战斗的到来。

美军的进攻,一次次被志愿军顽强地挡了回去。

他们开始使用更为残酷的手段,增加了空袭和重炮的力度,试图用绝对的火力优势,摧毁志愿军的防线。

整个上甘岭变成了一片火海,山头几乎被削平。

志愿军没有退缩,一次次地修复阵地,一次次地重整旗鼓,迎接新的战斗。

艰难的时刻,秦基伟和李德生始终坚守在前线。

依然看着地图,冷静地分析着每一个战术细节,每一次进攻和防守,都在心中仔细斟酌。

这场战斗关系到上甘岭的得失,更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走向。

秦基伟对李德生说:“我们绝不能退缩,上甘岭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志愿军的坚守和反击,极大地消耗了美军的力量,经历了数周的激烈战斗后,美军的攻势开始减弱,面对志愿军这样的顽强对手,想要轻易占领上甘岭是不可能的。

战场上的局势开始发生变化,志愿军逐渐掌握了主动。

经过43天的浴血奋战,上甘岭战役以志愿军的胜利告终,第12军和第15军的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守住了这片阵地。

他们的坚守,鼓舞了中朝军民的士气,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的顽强和不屈。

胜利与第12军的发展

在这场战役中,第12军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和第15军一起,用鲜血和生命守住了上甘岭。

战后,第12军被授予“英雄部队”的称号,他们的英勇事迹被广为传颂。

1954年,第12军回国,驻扎在南京军区,继续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此后,第12军参加了许多次重大演习和任务,为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85年,第12军改编为第12集团军,隶属于南京军区,转隶东部战区。

这支部队,始终保持着上甘岭时期的光荣传统,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以钢铁般的意志,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

0 阅读:23

夜色温柔集

简介:夜色温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