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深夜,郭子仪的儿子郭嗳,跟妻子“升平公主”吵了起来:“你不就仗着你父亲是皇帝吗?告诉你,那是我父亲不想当而已!”郭子仪知道后吓了个半死,立刻跑去请罪......
怎么回事呢?原来,当天是郭子仪的70大寿。别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喜气洋洋地向老爹拜寿。到了郭嗳,却许久不见妻子升平公主,心里十分生气。
升平公主为何没来呢?因为她贵为公主,不愿自降身份过来拜寿。郭嗳平日里,因为她是公主,就对她诸多忍让。但这种场合,其他兄弟又都看着呢,他怎么能忍得了?
加上多喝了几杯,郭嗳怒上心头,指着升平公主大骂道:“倚乃父为天子耶?我父嫌天子不作。”意思就是,我父亲是不想当皇帝,才让你父亲当的,才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升平何时受过这种委屈?她哭着跑回了宫中,将这件事告诉了唐代宗。皇帝听后,却对她说:“女儿啊,他说得没错,如果郭子仪想夺取天下,哪还有我的份呢?”(历史记载)
于是,皇帝又安慰了几句,就将她劝回了郭府。郭子仪听说以后,吓得如坐针毡,先是赴朝请罪,又将郭嗳打了好几十棍子。皇帝一看,也就借坡下驴,对郭子仪说道: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孩子的闺房之事,咱们就别掺和了。”于是,郭嗳与升平公主重归于好。这场闹剧,看似是夫妻之间的小吵小闹,但背后却隐含了郭子仪的处世智慧:
郭子仪少时从军,因为安史之乱而崭露头角,《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记载,是他拯救了大唐危机,可谓功高卓著。但有句话说得好:“自古美人如名将,不教人间见白头。”
历史上有功之臣太多了,汉朝的韩信、明代的蓝玉,哪个不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后,都因为不懂得收敛锋芒,遭到皇帝猜忌,死得很惨。而郭子仪,却能够得到善终,为什么呢?
就拿这出“醉打金枝”来说,郭嗳说得有没有错呢?没错,当时70岁的郭子仪权倾朝野,几个儿子,除了一个死在外地,其他全在朝廷做官,关系可谓是错综复杂。
郭子仪要是发动叛乱,那没准李唐的天下就要易主。皇帝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让升平忍让。但郭子仪是个忠臣,更是个聪明人。即便他没有谋反之心,但经过此事,皇帝会不会猜忌他呢?
即便郭子仪权势滔天,但皇帝若是想弄死他,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吗?郭子仪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舍下了这张老脸,向皇帝请罪;又下了狠心,打了郭嗳。这样一来,既维护了皇帝的面子,又表示了自己的忠心。一场政治危机,瞬间化解于无形,多好!
晚年的郭子仪,这种“藏拙”的手段很多。比如,他向皇帝要6个美女,郭府上下,一片穷奢极欲,莺莺燕燕。但其实,这都是做给皇帝看的。
因为他权力太大了,哪个领导敢不防着呢?皇帝不怕他贪,就怕他不贪。贪财好色,说明他图谋有限,皇帝的位子才能坐得稳;恰恰是不贪,才说明他有狼子野心,不满足现状。
汉代的萧何,也玩过这招。为了不被刘邦猜忌,他故意低价强买百姓土地,自污名誉,反而换来善终。我想,无论是汉代的萧何,还是唐朝的郭子仪,他们都懂得居安思危,是个有智慧的人。
所以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读历史,不仅能了解名人故事,更能从中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因此,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读一读历史。
但很多人表示:“历史枯燥乏味,大人都读不进去,更别说孩子了。”所以,给大家推荐这套《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作者二混子用漫画的形式,将古代历史展现地生动形象,让孩子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何况,近几年语文考卷中,文言文的比重也越来越高,从务实、为孩子学业考虑的角度来说,多读一些历史,也是为孩子的学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套《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一共20册,每本算起来才10多块钱,也适合过节送礼。足够孩子看一假期,喜欢的朋友,点击下方“看一看”即可下单,尽快为您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