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明朝的覆灭是满族清朝导致的,东北的满清自然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真正打进京城逼着崇祯皇帝上吊的是李自成,不过李自成在京城做一个多月的皇帝,最后被满清和吴三桂围攻,下落至今成谜!
对李自成的下落有很多说法,哪种可靠性高?李自成最终下落在哪里?
——【·雄伟的夹山寺·】——
夹山寺,位于湖南省石门县东南约十多公里处,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朝延派高僧善会大师来此开山建寺。
当时的题诗“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就是当时荒凉、野朴的自然情景的写照。
该寺初建时名为“普慈寺”,后历经五代、宋、元、明、清诸代.至清康熙年间,始称“灵泉禅院”或称“夹山寺”至今。
该寺由于历经唐懿宗、宋禅宗(公元1068一1085)、元世祖(公元1271-1294)三代皇帝下旨修建或重建,故有“三代御修”之盛誉。
原建规模宏大,拥有正殿九级,因历经沧桑,屡遭破坏,至解放初期仅存主殿两座及东西偏殿数间。
1999年初,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夹山寺寺院交由僧人自主管理,承社会贤达、八方僧众、居士信徒支持和赞助,修复大雄宝殿。
大殿中央供奉的佛祖释迦牟尼佛玉制座像,系从缅甸迎请而来。两侧十八罗汉再现金身,全殿金碧辉煌,佛光普照。
该寺有常住僧人20人,护法居士10余人,全院僧众自耕自作,勉能自给自足。
在夹山寺大路西坡,有“闯王陵园”。整个陵园占地30余亩,由陵卫、紫石牌坊、神道、陵寝、明楼、神厨、碑廊、纪念馆、野佛塔等组成。
这是石门人民为纪念安息于斯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而筑建的。
——【·李自成的一生·】——
李自成,公元1606年出生于陕西米脂县双泉里二甲(今陕西横山县殿寺乡李继迁寨),他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农民起义。
他为人胸怀开朗,即使斗争处在低潮、部队遭受巨大挫折时,却仍然不减豪壮之气。
如农民军隐藏在商洛山中练兵时所写的诗,即反映了他英豪的气概:
收拾残破费经营,暂驻商洛苦练兵。
月夜偷看击剑晚,星晨风送马蹄轻。
1640年后,李自成的起义部队转入战略进攻,1640年冬他率部进入河南,1641年1月攻破洛阳,1643年底连克陕西三边重镇,这时明王朝已无招架之力。
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建立大顺政权,以永昌纪年。
1644年3月19日攻占北京,明朝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于北京煤山上吊自杀,明朝宣告灭亡。
同年4月,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投降清朝打着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引清军入关,同年5月1日,明清联军攻占北京,李自成的大顺军仓皇西遁,于8月抵西安。
敌联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山西直趋陕北,一路由河南直奔消关。
1645年2月,潼关失守后,大顺军势将受到两路兵力的夹击,被迫放弃西安,出武关,人襄阳,进驻武昌一带。
武昌兵败后,经湖北通山,辗转到湖南石门夹山寺出家为僧,称奉天玉和尚,禅隐约30年。
李建候先生在他所著《永昌演义》中载有一诗:
英雄一代赴飘萍,大地空留百战身。
捣碎乾坤惊日月,踏翻宇宙走雷霆。
时来作恶天还怕,运去看经佛不关。
事业尽随流水去,神房梦醒夹山青。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李自成病逝于夹山寺,终年68岁。
——【·争议的通山论·】——
李自成起义失败后的归宿问题,是我国史学界一桩悬案;众说纷纭,大体上可归纳为夹山禅隐说与通山遇害说。
通山说学者认为“李自成兵败后,于顺治二年五月在湖北通山九宫山遭乡勇杀害”,这是我国传统的提法,因此学校采用的教科书也是据此说编写的。
郭沫若在抗日时期所撰的《甲申三百年祭》持通山论。
写《李自成》小说的作家姚雪垠,也是通山说的积极支持者,他曾撰写了一篇《李自成的归宿问题》长文。
在文中列出证据,锤定李自成死于九宫山麓的牛迹岭下。
但是,通山说主要的史料根据,是清朝阿济格与南明何腾蛟的奏疏,这两个奏报当时就有人提出异议和质疑。
按《清世祖实录》记载:阿济格曾向朝廷奏报“流贼已灭,李自成已死,贼兵尽皆剿除”。清廷喜不自胜,降旨宣示中外,并祭告天地、太庙。
但朝廷随即获知李自成未死的传闻,也无人验明李自成死后的正身。
故清廷与摄政王多尔衮极为震怒,认为阿济格秉心不纯,枉追流寇,诳报已死,从此亲王的冠冕被摘除,子孙也被降为庶民,逐出皇室宗籍。
顺治三年,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向南明唐王奏报“斩自成于宫山”。
他的奏报首先遭到南明都御史郭维经的反对,认为何是在撒谎。宰辅、御史也提出指责,认为奏报无凭。
连唐王也疑“自成死,未实”,责其示首级以取信。在这情况下,何腾蛟只好承认李自成之死讯,是从降将降卒处间接听来,而无法交验首级。
从以上可见,两份奏报所称李自成被杀的战报,在当时就难以确信。清朝人不相信,多尔衮不相信,南明君臣不相信的事,怎么能作为“信史”,让人们现今还能相信呢
——【·夹山说·】——
夹山说最早的历史记录发生在康熙年间,据《甲申朝事小记》记载,康熙二年、张琮伯上任途中路过夹山寺,一个老和尚留他住了三天,后来他就赴云南上任去了。
几年后,他再来到夹山寺,那个老和尚已经去世了,老和尚的一个徒弟告诉他说:“我那师父就是李自成”。
这个历史材料说明张琮伯亲眼见过了李自成和他的徒弟。
稍后,乾隆年间,何璘在任澧州知府期内,亲临夹山,将调查所得写成《书李自成传后》一文。该文云:
旁询故老,闻自成由公安奔澧,其下皆叛亡,至清化驿随十余骑走牯牛具,复弃骑去,独窜石门之夹山寺为僧,今其坟尚在云。
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怀疑通山说,而力主夹山说。
1981年,我国文物工作者在石门夹山寺发掘了奉天玉和尚墓,所得出土文物及墓穴结构进一步证明夹山说的是准确的。
首先在慕穴结构上,发现奉天玉和尚的幕是一墓三穴(中穴、左穴、右穴)、而陕西李自成祖父的墓也是一墓三穴,极为近似。
且在奉天玉和尚左穴中发现的砖刻镇墓的圹符碑与米脂县1984年出土的慕葬圹符碑基本相同。
在奉天玉墓穴中出土的文物有七件:奉天玉诏铜牌、“敕印”铭石龟、“西安”铜马铃、永昌通宝、梅花诗木刻板、撰述木刻板。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奉天玉诏铜牌和敕印。
“奉天”两字,在古代只有帝王才使用,所谓“奉天承运”、“奉天行诏”之称。
据佛教界称,佛教中无论小乘、大乘中的各个宗派、皆崇佛不奉天出家僧侣,无论印度、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也不以奉天为法号。
而李自成恰巧又自称过“奉天倡议大元帅”,大家认为“奉天玉”实为“奉天王之隐寓之意”。
敕印的“敕”与玉诏的“诏”,这种文体在古代只有皇帝亲发的文书,才可称“诏”和“敕”。
另外,此墓中发现的“西安”铜质马铃与米脂县李自成纪念馆陈列的“自成王”马铃,形制、纹饰一致。
因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甲中正月曾称王于西安,故为李自成遗物。
永昌通宝,系李自成居武昌时,以“永昌”年号铸造的铜币,故无疑为李自成遗物。
从上述文物分析,可以断定奉天玉和尚即为李自成。
1999年8月16日至20日,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石门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韩国、日本近200名明史专家,对夹山寺出土文物进行了认真地考证之后。
不少学者对李自成禅隐夹山之说给予了肯定,一些原持通山说的历史专家、学者,教弃了自己原来的意见,而转变为夹山说的支持者。
夹山论凭着珍贵的出土文物和大量史料,愈益显示自己的说服力。夹山寺随着李自成禅隐说,逐步得到肯定。
可以预期,它将成为我国文史考察、旅游美景不可多得的胜地,引起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