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第14章:创建第一套“奇石形式”(下)8

石道聊文化 2024-09-08 15:56:53

第六节 创建“奇石形式——面(石色)”

二、“奇石形式”之“面(石色)”的形态,具有感性可感性特征。

这个内容,当然会因为它们的单色、双色,以及多色而不同。

1.“奇石形式”之单色石种,它们“面(石色)”的形态具有感性可感性特征。

单色石种,有红色、黄色、黑色、灰色、绿色、白色等。比如,红色的石头品种,有长江红、红碧玉、新疆红泥石、红灵璧石等;黄色的石头品种,有广东蜡石、黄龙玉、沙漠漆、黄灵璧石等石种;黑色的石头品种,有长江墨画石、灵璧磬石、长江石、来宾石、黑金刚 等;灰色的石头品种,有长江水墨石、广西摩尔石、英石、太湖石、 灰灵璧石等;绿色的石头品种,有新疆绿泥石、贵州青、乌江石、秦岭绿、合山彩陶石等;白色的石头品种,有长江石、新疆和田玉、新疆金丝玉、玛瑙、昆石、白灵璧石等。

然而,石头表面的那些单色,比如云南黄龙玉《圆满》,尽管无法构图、也很简单,但却能给玩石人一种纯净的美感。

2.“奇石形式”之双色石种,它们“面(石色)”的形态也具有感性可感性特征。

双色石种,比如广西大化石,其表面的红色,与其黑色之间,对比分明;比如乌江石,有的微黄色与绿色搭配,既界限分明,也非常协调。比如沙漠漆,它们表面的石色多是黄色、红色,这两者颜色也是很协调。比如新疆彩玉,其表面炫亮的红色饱满纯正,而线条状黑色、片状黑色等又把这红色衬托得飞动如流火。比如长江水墨画石,它们表面底色为白色、灰白色,构成图案的则是黑色,或褐色,或灰黑色。如此,二色之间形成的构图就给玩石人一种协调的美感。等等。

如长江水墨画石《山水白云朝》(见

图15-15 《山水白云朝》 长江水墨画石 22*6*17厘米 吕耀文 藏

图15-15),该石表面的灰白底色和灰黑色的构图,是不是再现了唐朝诗人卢照邻的诗句“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之景致?你看:构图的左部分,则集中了山峰的不同形式,山峰的顶部,有几丝阴云飘荡;那几丝阴云的下面,显露的是一座山峰雄浑的整体;山峰下,是一条东西流向的大江;大江的对面,即构图的右部分的最下面,则是一座秀美的山峰。构图的右部分,则是大片的空旷的留白。当然,那些“留白”,它们仿佛是天公地母随意地运用手中的毛笔所勾勒出的奔涌而下的灰白色云海。

显然,类似长江水墨画石《山水白云朝》表面这样的双色构图,具有感性可感性特征。

3.“奇石形式”之多色石种,它们“面(石色)”的形态更是具有感性可感性特征。

多色石种,即那些石头表面的石色有红色、黄色、褐色、绿色、蓝色、黑色、紫色等,五彩斑斓、色彩丰富。全国各地的五彩色石种有:我国北方沙漠地区的玛瑙、三彩金丝玉、沙漠漆等,它们表面的五彩色,给人一种炫丽的美感。当然,长江流域的牧羊石、油画石、天宝石等,它们表面的五彩色,也给人一种丰富多彩的美感。

比如长江彩牧羊石《半江瑟瑟半江红》(见图15-16),其表面的红色、黄色、褐色、浅灰色、浅白色等多石色的构图,它是不是表现了白居易《暮江吟》一诗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你看: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了,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非常像白居易看到的那样,它“铺”在江面上。这个时候,天空是晴朗的,夕阳是柔和的,江水也是缓缓流动的。随之,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那些受光多的部分,就好像该石表面构图的上部,它呈现出红色居多的彩色;而那些受光少的部分,就恰似该石表面构图的下部,呈现出碧色居多的彩色。

这样的一幅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炫丽景象,它被天公地母刻画在了一块长江彩牧羊石《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表面,就像诗人白居易所看见的“残阳铺照”下的江面,那种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然后运用诗歌的形式,将之描摹了出来。

《石道》(1-4卷)181

0 阅读:26
石道聊文化

石道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