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第12章:为什么是“石道”?2

石道聊文化 2024-08-03 10:10:36

其次,在道家看来,“道”创造天地万物。所以,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韩非子也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韩非子 . 解老》。张岱年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对这些说法进行了阐释:“一是浑然未分的统一体,二即天地,三即阴阳和和气,由阴阳与和气生出万物。由道乃有阴阳在相反相生而化成万物。”同样,奇石的形状,比如灵璧磬石《重上井冈山》等,它们也是“由阴阳与和气生出”的形状。而这样的形状,它们形成了一个“召唤结构”,不仅“自身散发光芒,自身展开想象”,而且,它们还“由此展现出一个意义世界”。

再次,在道家看来,“道”是无形的。所以,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十四章)。同样,比如长江丹彩石《万

图12-2 《万树千枝满意开》长江丹彩石 31*12*19厘米 吕耀文 藏

树千枝满意开》(见图12-1),其信息是无的。然而,它表面不同石色的构图,“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尽管它们给人的感觉是“惚兮恍兮”。

第四,在道家看来,“道”具有“有”与“无”的双重属性,“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是混沌和差别的统一”。所以,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同样,对于赏石人来说,奇石也是有形与无形、有限与无限、混沌与差别的统一。比如长江丹彩石《万树千枝满意开》,该块奇石呈椭圆形,它是“有”形的。但是,对于一些玩石人来说,它的形状不美、没有什么审美价值,又是“无”形的。

最后,在道家看来,“道”无意志目的。所以,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鬻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第五十一章)。同样,在一般玩石人看来,奇石也就是石头,它们既无意志,更无目的。但是,对于赏石人来说,它们“大道无言”,初看不过尔尔,其实,追根溯源,它们也像东方文化的经典用语“道”一样,“能指”丰富多彩,“所指”广大深远。

更为重要的是,笔者将“石文化”理论名之为“石道”,是为了聚焦“石文化”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即它的目的、方法,以及任务。

既然如此,那么,“石文化”理论体系——“石道”的目的、方法,以及任务,又是什么呢?

王朝闻先生在他的《石道因缘》中认为,所谓“石道”,它研究的正是观赏对象(物)自身,以什么特征与观赏者的兴趣(心)相适应;观赏者方面通过什么特殊条件可能悟出石头之美,建立起心与物之间和谐的审美关系。

笔者认为,“石道”是关于“石道”之“石”的学问,是关于“石道”之“道”的学问,是关于“石”与“道”之“因缘和合”的学问。归根结底一句话,“石道”是关于“奇石形式”之“人道”、“地道”、“天道”的一门学说。简介如下:

《石道》(1-4卷)145

0 阅读:1
石道聊文化

石道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