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初期,为何刘伯温誓死,阻拦朱元璋灭掉日本?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2024-09-22 22:58:41

前言

朱元璋为什么被称为是得位最正的皇帝,正是因为他的皇位是自己打下来的,在那数年征战中也能够看出朱元璋的性格,他的眼中向来是容不得沙子的。

在他登基后,就开始和周边的国家建立外交,这些邻国也都很给朱元璋面子的,只有日本不仅熟视无睹竟然还杀了大明派遣去的使者,朱元璋怎么能忍受这样的事情。当即就要攻打日本,但刘伯温却持反对的态度,阻拦朱元璋出兵,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一、得罪大明

大明作为一个依靠战争建立的王朝,在他建国之后也是要有很长时间来休养生息的,不仅是国家的经济需要发展,并且百姓们也需要时间从战争中走出。这不在经过十几年的修养后大明的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局势也开始趋于稳定。

此时朱元璋也开始解决和邻国的问题了,就像是后世所言的一样大明开国即盛世,眼见着国家恢复到了唐宋时期的繁荣,朱元璋也开始巩固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朱元璋虽说是擅长用武力解决问题,但这一次他却没有。

朱元璋决定用外交的手段和这些国家建立友好关系,这些小国也都是欺软怕硬的,看着当前大明国力如此强盛,都是主动表示要恢复之前的朝贡关系,积极地向朱元璋俯首称臣,毕竟就他们那一丁点大的地方,也没有什么能够拿捏的资本。

这些国家也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安心心地过自己的生活,这不甚至都有国家不知道朱元璋已经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国王们也第一时间向朱元璋表示自己的忠心,所以在这其中不前往朝见的国家就十分的醒目了。

周边这些国家都派遣了使者,连距离最远的到了,但朱元璋始终都没有收到日本的消息。最开始朱元璋对他也是很仁义的,一次不成就两次,朱元璋继续派遣使者去说服日本,大明都主动示好了,日本怎么也应该表示表示。

日本的举动也是很耐人寻味的,即使是朱元璋连续两三次派遣使者去到日本,表示愿意建立双方友好关系,但日本就像是听不懂一样,不理不睬,不给予正面的回应。众所周知老朱从来都不是什么有耐心的人。

大明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大国想要和小国建交还被小国拒绝了,朱元璋什么时候丢过这样的脸。当然让朱元璋震怒的还不仅这一件事。毕竟他们不想和大明建交也不能勉强他们,但是日本派人来边境作乱这又怎么解释。

早些年大明根基还未稳,并且朱元璋也没有完成统一,对于边疆难免就有管理不到位的时候。日本就是此时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作乱,日本向来就是一个机会主义国家,并且最让朱元璋不能忍受的是他们竟然还和中原人勾结,危害百姓。

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善待百姓的皇帝之一,当得知百姓们因为日寇生活受到影响后,朱元璋震怒。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先礼后兵,以至于最初朱元璋还是按捺住怒气,没有直接出兵威慑而是派遣使者去痛斥他们。

朱元璋派遣了七位使者出使日本,痛斥日本倭寇在我国沿海不断的小动作。使者也转达了朱元璋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你们要是不能尽快解决,就不要怪我出兵了。

值得一说的是此时的日本局势也是很混乱的,当前的日本分为了南北两朝,朱元璋派的使者并没有见到日本天皇,而是见的怀良亲王。

怀良亲王是天皇的弟弟,并且这一位王爷自幼就是性情高傲好战,大家也能看出朱元璋并不是要出兵攻打的意思,但怀良亲王却理解错误了,他以为朱元璋要攻打日本,自信的王爷当即就放话“打就打”。

众所周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还没打仗呢就更不应该斩杀使者了,怀良亲王直接杀了朱元璋派遣的五位使者,只留下了两人回去报信。可以想象朱元璋在看到存活使者后的反应,朱元璋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召集大臣讨论出兵日本的事宜。

二、原因何在

就在此时朱元璋却遭到了一个人反对,刘伯温在得知这件事后和朝中义愤言辞的大臣们不同,刘伯温是不赞同出兵的,刘伯温的能力和贡献就不用说了。不过此时朱元璋正在气头上,他又怎么能听得进去。

刘伯温见朱元璋不愿意听自己说,无奈之下跪地死谏,希望朱元璋能够听他说一句。虽说刘伯温比不上李善长等人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但尊重也是有的,朱元璋冷静下来后示意刘伯温说说自己的理由。

刘伯温分了几点理由,首先就是当前大明的局势,朱元璋经历了多年的战斗才夺取的天下,但天下在朱元璋还未兴起的时候就已经很混乱了,可以说多年的战争也让天下人都渴望得到和平,要是当前朱元璋执意出兵就是违背了民意。

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更不要说当前朱元璋才刚刚坐上皇位没有几年,更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其次虽说元朝已经在中原没有立足之地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还是有残留势力的,和日本相比,元朝的残留势力才是大明的首要任务。

毕竟再怎么说日本也不会影响到大明的统治,但是元朝的势力就不同了,这些人都是想着推翻明朝的,孰轻孰重相信朱元璋也能看出来。并且前朝并不是没有讨伐的例子,这不当年忽必烈就两次出兵。

三、不庭之国

遗憾的是骁勇善战的蒙古人都没有将日本攻下,忽必烈时期是元朝最辉煌的时期了,并且国家也已经安定下来了。大明贸然出兵很有可能会落忽必烈的后尘,要是战败了这对于根基未稳的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伤害。

朱元璋冷静下来后也不得不承认刘伯温说得很有道理,这出征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毕竟一个国家最忌讳的就是穷兵黩武了,纵观历史上因为穷兵黩武导致国力衰败的王朝不计其数。不久后朱元璋就将日本列为了“不庭之国”。

不得不说日本一直以来就是中原皇帝的一个心头大患,毕竟这个岛国和中国距离确实是很近,所以这些皇帝们也都想要日本臣服。在朱元璋之前忽必烈就尝试了,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不仅没有攻下反而还增加了日本的信心。

结语

可以说日本为什么能够对大明如此硬气正是因为当年忽必烈的失败所导致的,给了日本一种错觉。其实这也不能都怪忽必烈,毕竟蒙古骑兵不擅长水战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2 阅读:174
评论列表
  • 2024-11-17 04:03

    蒙古人不擅长水战、山地战。朱元璋就不同了,这人狠呐,杀性极重的皇帝之一,而且手下大将也跟着狠,上岸后可能会屠着过去......

  • 2024-09-23 04:09

    只能说明刘佰温没有远见。所以才让中国几百年后遭此大难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