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民:一首归途诗,道尽悲惨,人生岁月静好是因有人负重前行!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4-11-12 22:43:10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西征回途中二绝·之二》

宋·张舜民

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

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

现在很多人都感到生活美好,安静祥和,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人觉得自己过得不如意,东嫌西嫌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这背后有人在替自己负重前行,没有他们,生活哪有这样安宁随意?

这些人或许是默默无闻的清洁工,每日清晨当城市还在沉睡时,他们已拿起扫帚,为城市的整洁默默奉献;又或是那些坚守在偏远山区的教师,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未来,让大山里的希望得以延续。还有那些在医疗前线奋战的医护人员,他们不分昼夜,与病魔抗争,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安危。

很多时候享受着便捷的交通,却很少想到那些铺设铁路、维护道路的工人,他们的汗水换来了出行的顺畅。品尝着各式各样的美食,却未曾留意那些农民伯伯在田间地头的辛勤耕耘,他们的辛劳让餐桌上的佳肴变得丰富多样。更有那些无名英雄,在灾难来临时挺身而出,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抗洪抢险,甚至是战争来临,他们总是冲在最前线,用生命守护生命。

所以,当对生活有所不满,抱怨这抱怨那时,不妨静下心来,想想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他们的存在,如同一座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更多人的幸福与安宁。正是有了他们的负重前行,才能在阳光下自由奔跑,享受生活的美好。因此,请心怀感恩,珍惜眼前的一切,不仅为了自己的幸福,也为了那些默默付出的人。愿所有人都能成为传递温暖与力量的使者,让这个世界因自己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北宋诗人张舜民,在前线归途,看到了战争之惨烈,于是写下了这首《西征回途中二绝·之二》,道尽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02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悲壮而苍凉的边塞图景,让人不禁对古代边疆战士的艰辛与牺牲心生哀怜。

诗词中,“青铜峡里韦州路”一句,便勾勒出一条通往边疆的险峻之路,暗示着征途的艰难与危险。而“十去从军九不回”,更是直接点出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无数战士生命消逝的痛惜。

接下来的“白骨似沙沙似雪”,则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白骨累累,与沙漠中的白沙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这不仅是对战场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战争所带来的无尽痛苦的深刻控诉。

末句“将军休上望乡台”,则透露出诗人对将领的劝诫与哀婉。望乡台,本是思念家乡、寄托哀愁之地,但在此情境下,诗人却劝将军不要上去,以免触景生情,更加悲痛欲绝。这不仅是对将领情感的细腻关怀,更是对战争给所有人带来的心灵创伤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将边疆战士的悲壮命运与战争的残酷现实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生命的尊重。

03

其实,这首诗有嘲讽的意味。

张舜民善书画,工诗词,但是在北宋的星光灿烂中显得不是那么耀眼。他于在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过进士及第,进入官场,以刚直敢言而闻名。不过也因为这样的性格,却屡遭贬谪。

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张舜民曾随高遵裕西征西夏灵州,结果却因对方嫉妒贤能,贻误战机,导致西征失败,最终无功而还。

这首诗也就是作于此时。

“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因为贻误战机,死了这么将士,作为主帅的高遵裕,良心何安?何以面对将士们的亲人?好意思登“望乡台”吗?

这首诗写得委婉,却不给情面。

他心中悲愤难平,提笔间字字泣血,不仅是对战事的沉痛反思,更是对那些无辜牺牲英魂的深切哀悼。他他行走在韦州道上。夕阳如血,映照在这片悲凉的土地上,将一切染成了悲壮的红色,与白骨粼粼的战场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与战争的残酷。

那些征战的士兵们。他们的青春与热血,都化作了这无垠沙漠中的一粒尘埃,无人问津,只有这片土地默默铭记着他们的牺牲与奉献。张舜民深知,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兵力与武器的强弱,更在于人心的向背与指挥者的智慧。此次西征之败,让他对朝廷中的勾心斗角、排挤贤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刚直的他忍不住,即便前路艰难,也要以笔为剑,揭露时弊,唤醒更多人的良知,为国家的安宁与百姓的福祉尽一份绵薄之力。

于是,这首诗成了他心中的呐喊,穿越时空的长河,至今仍震撼着每一个读到它的人,提醒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勿让悲剧重演。

第二年,他变遭受贬谪去了郴州。

04

北宋时期的灵州城在哪?

这一战之后,如今的宁夏大部分地方基本落入西夏的版图中。

《太平寰宇记》记载有说,宋代今宁夏境内的怀远、灵武、弘静、温池、五县皆已废弃,仅存回乐一县。那时候的回乐县则成了北宋的前线,宋代灵州、灵武郡、朔方军节度皆治回乐县。回乐县即汉朝时期的富平县之地,也就是“贺兰山下果园成”的旧赫连勃勃之果城,也就是北魏薄骨律镇。这里是灵州所在地,在如今的宁夏吴忠市利通区。

宋《舆地广记》亦载: “北魏至明帝立灵州。初治河北, 后徙治果园所筑城。”

张舜民随北宋败军撤退的路线,也就是韦州道,入庆阳而回中原。

为什么北宋朝廷的灵州州治是在回乐县?那就有历史可讲了。简单以前来说,其实,灵州城早在公元1002年就落入西夏(那时候还是党项)之手。

从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党项李继迁伏击北宋从庆州发往灵州的粮草车开始,到两年后灵州知州裴济以身殉国。北宋朝廷就再也未能踏足灵州城。

从这以后,党项李继迁改灵州为西平府,并于次年正式迁都于此。牢牢占据了灵州城,开始了休养生息,所以,这里也成了西夏的孕育之地。

李继迁之所以决心拿下灵州城,是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是在是太好了,它“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也让党项能有一个稳固的地盘。

05

从某种意义来说,张舜民也算是见证了西夏的稳固和发展。这首《西征回途中二绝·之二》归途诗,也道尽悲惨哀,侧面反映了,人生之所以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给负重前行!

张舜民笔下,不仅仅是边疆的风土人情,更是那段历史中无数无名英雄默默奉献的缩影。他的诗句,如同穿越千年的低语,让人不禁遥想当年,那些在西征路上,或是守卫边疆,或是在恶劣环境中不懈奋斗的士兵与百姓。他们的身影,或许已被风沙掩埋,但那份坚韧与牺牲,却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夜空。

“西征回途中”,张舜民所见所感,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壮丽,更有对家国情怀的深刻体悟。每一句诗,都是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对背后那些默默付出者的致敬。岁月之所以能够静好,是因为有人愿意站在风雨之前,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用汗水与泪水浇灌安宁。

这份沉重而伟大的责任,不仅仅属于张舜民所处的那个时代,它跨越时空,成为每一个时代共有的课题。在当今这个看似和平繁荣的年代,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历史的回响——是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构成了今日生活的基石。

张舜民的诗,是对过往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启示,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不忘那些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依旧在前行路上负重前行的人们。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1 阅读:118
桂临塞上聊历史

桂临塞上聊历史

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