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81年当兵,春节陪妻子回娘家常坐上席,内弟的做法让我感到很温暖

依河生活 2025-02-11 14:53:58

我1981年12月应征入伍,军校毕业后,我和妻子相识、结婚,我们两地分居12年,聚少离多,可只要有时间,大年初二总会陪妻子回娘家去看岳父母,我们两个女婿始终坐上席,没想到内弟的做法却让我倍感温暖。

这两天,山东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坐小孩桌被岳父母架走的新闻上了热搜。说实话,对这样的新闻我没法评述好与坏,毕竟网上只看到女婿的视频,但是,我这个视频却让我想起了自己当30多年女婿的经历,觉得自己还挺幸运。

去年的春节,已经退休在家的我,大年初二就开着车赶到一百五十多公里外的老岳父母家,当天中午,妻子和妻姐在厨房一顿忙活后,我们陪着岳父母吃了一顿团圆饭。

按照惯例,我和连襟一起陪坐在近九十岁老岳父母两边,之后按顺序就是妻子、内弟和孩子们,我们坐了满满一大桌,由于老岳父年事已高,而我和连襟及内弟皆因开车等原因不敢喝酒,但吃饭的气氛温馨而祥和。

自从和妻子结婚这三十多年来,初二回娘家也不下二十多次,每年的春节团聚,无论是在以前的老平房里,还是搬到小区的楼上,过年气氛主基调一直都很温馨。

岳父母都是本分而勤快的农村人,传统思想文化的家庭影响根深蒂固。

然而,吃过饭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还没说上两句话,性格豪爽的内弟大声说,晚上请两个姐夫去他家吃饭,不去不行,不去就是看不起他,看到内弟这样的邀请方式,我和姐夫相视一笑,愉快地答应了。

内弟比妻子小10岁,我和妻子刚认识的时候,妻子在乡卫生院上班,而内弟则跟着她在乡里的小学读书,那个时候内弟也就八、九岁,内弟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全都由妻子操持。

然而,妻子从小就是个厉害的主,她管起内弟比岳父母管得厉害得多。内弟不听话,她真的操起门后的木棍就打,内弟从小被打到大,自然对他二姐(我妻子排行老二)由衷地的害怕。当初,正因为在家里管不住他,怕他学坏,岳父母才让妻子带着内弟到乡里上小学的。

每次周末回到岳父母家里,内弟都哭着不愿跟妻子再回到乡里上学,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只得乖乖地坐在妻子的自行车后面回到了乡里……没想到内弟参加工作后,就和妻子的关系最亲近,自从后来有了手机,他们两几乎每天都打电话,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我和妻子1989年结的婚,婚后妻子在老家县城医院上班,而我则在千里之外的部队工作,后来我们有了女儿,1995年妻子和女儿随军以后,我也调回了家乡附近的一个师级部队机关,我们在城里安了家……

每到周末我们回老家看望岳父母,内弟一家也都赶回去和我们相聚,春节初二我们回去看望岳父母,这样的重要节日,内弟一家自然和我们团聚在一起。在内弟眼里,他二姐一家住在外地,回来一次不容易,他必须到场。

十多年前,他家搬到新房子,之后的每年初二,我们在岳父母家吃完饭之后,他一定会把我和连襟一起叫到他家,再过一个丰盛而温馨的晚餐。

内弟在医院上班,有一双儿女,由于他妻子没有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拮据,但是,性格豪爽的内弟从来不在我们面前说自家的困难。我们到他家之后,餐桌上早就摆上了丰盛的菜肴,也拿出了不知道存了多久的好酒,虽然不是茅台,但一瓶也是成百上千,而且,他至少还给我和连襟每人塞两盒最好的烟。

然而,喝酒开始后,内弟拿着酒瓶,和我们这两个姐夫平推,只要端起酒杯,我们三个人都必须喝完,如果谁想偷个懒,想少喝点,那一准逃不过他的眼睛……

女人和孩子们吃好下了酒桌,我们的酒才喝一半,我们三个人推杯把盏,内弟说得最多的却是我和连襟这些年对他家的帮衬,还说没有我们的帮助,他连这一百多平的房子也住不上,其实,我们并没有帮助他多少,一切都是他自己奋斗出来的……

等到九点多时,我们三个人已经喝了一瓶半了,要知道我平时的酒量也就二、三两,在内弟这里的喝酒法早已超过了我平时的酒量,内弟看我们喝得差不多了,撤下酒菜,摆上他用心准备的茶水……

望着已经四十多岁的内弟,我心里对他也是十分的感激的。

亲戚间的往来在平时,支持也在平时。

我常年在部队工作,回来的次数终归是少的,无论是对岳父母,还是家里人的照顾,内弟他们做得更多更细,尤其是我,还沾了内弟不少的光。

前两年,我不知怎的患上耳石症。刚开始我只是感觉头晕目眩,到社区医院检查说怀疑是高血压,我也确实有高血压症,但后来到大一点的医院检查后,发现不是高血压方面的疾病,而是一个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耳石症,大意就是说耳朵里的一块管人体平稳的东西偏离了其正常位置,这才导致人体的平稳机能出了问题。

后来,我在大医院治疗后康复出院,但过不了半年,这种病就会在不经意间复发。

我再到那家大医院去看时,发现原来给我看病的医生不在了,其他的医生虽然说是硕士、博士毕业,钱也花了,但治疗效果一直不见好。

内弟听说我的病情后,就说让我到他们医院去看一看。当内弟给我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和妻子都在嘀咕,市里的大医院都看不好,下面县里面的小医院能看好?

但内弟盛情难却,我利用周末的时候回到了岳父母那里,内弟就把我拉到他们医院治疗眩晕的医生那里。医生问了我的病史后,就让我躺到治疗床上,采用搬动头部的方法进行治疗,没想到效果还不错,经那位年轻的医生治疗后,没有花钱吃药,头晕的毛病消除了。

而且,那个医生还教会了我眩晕症犯时,如何自己处置的方法,的确也帮了我不小的忙。

前不久,我不慎弄伤了手指,到医院缝了好几针,到了该拆线的时候,正好我回到了老家,内弟二话没说,直接把我拉到他们医院。他是外科医生,到了治疗室他三下五去二,就拆掉了我伤口处的线,还心细地涂抹上碘伏……

我脸上长出了老年皮肤疣,他也是很快就解决了问题,不仅不花钱,还的确省了到大医院挂号、排队、诊治的烦恼……

从此,我这个住在城市里的人,竟经常往县医院跑去找他看病。

内弟这样掏心掏肺地对我们,得益于岳父母平时的管教,而妻姐和姐夫在这方面,堪称我们的表率,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2005年,我所在的城市开始给驻军干部集中建房,那个时候我虽然是团职干部,但却是机关的干部,手里并没有多少钱,就连当时20多万的购房款也拿不出。

但是,妻姐听到我们买房还差一半房款的时候,她和姐夫二话没说,直接提着10万现金送到了我家里,一下子缓解了我买房的压力,后来,我装修了房子,也有了一辆代步车,十年后才还清借妻姐的购房款,可姐夫他们从来没说过还钱的事。

十多年前,内弟也要买房子了,我们听说后,当即就拿着十万元钱交给内弟,我想,当初自己买房差一半房款,妻姐一家没有犹豫,现在轮到了内弟,我们也不能置身事外,当时我家也就这么多存款。

没想到,连襟他们给内弟二十万。

后来,我换了车,原来的旧车卖给了内弟。内弟每天上下班离不开车。在旧车给他前,我把车里的油加满,还把4条轮胎也都换成了新的。

当初我没想到卖给他,可内弟说我如果不要钱,他就不要车。旧车按市场行情算了45000元,可他给了5000后就没钱了。我多次和他说,车钱不要了,咱们以后都不说这个事了,可他还不愿意,说车钱一定会给,不过要晚一点……

今年初三,我们一家赶回了老家看望岳父母,晚上内弟又把我们两个姐夫拉到了他家。

酒菜一如往年那样丰盛和实在,但是,内弟却拿出一瓶低度白酒,口感的确没的说,但是,今年的话题内弟除了说些祝福的话之外,还多了些无奈。

原来,内弟已经48岁,而我的连襟已经62岁了,我们的确都不再年轻,身体还都陆续查出了问题,内弟平时应酬多,烟酒伤身。而我血脂稠,血压高。至于连襟,因痛风脚痛上楼梯都困难……内弟说,以后有时间了,少喝点酒,多带着几家人出去转转,把身体养好这才是关键。

我们都明白,身体好才是真的好,这才是春节团聚最不应该忽视的地方。

3位女主人也劝我们3人少喝点,少吸点烟。我们笑着说,咱爸87岁了,还血管里放了支架,仍然烟不离手,我们几个一回到家里,老人拄着拐仗坐好后,第一个动作就是给我们让烟。

内弟是医生,知道抽烟的坏处,尤其是心脏放过支架的病人更不能抽烟,但岳父抽了一辈子的烟,抽烟早已成了他固定思维习惯,今年春节去看他,连襟还给他买了两条好烟。

其实,我们都明白了,老人一辈子的生活习惯,改也难,他那么大年纪了,想抽就让他抽吧,尤其在春节这样团聚的时候,于是,现在只要我们回家,我们再也没人劝他戒烟,反而陪着他一起抽。

这样的春节团聚,虽然平平淡淡,但洋溢着亲情和烟火味,我觉得不错!

生活里不能总讲清规戒律,也在看习惯和心情,此乃时宜也。

姻亲,是两好加一好的事情,凡事要往好的地方努力,求同存异,想着对方,能帮就帮一把,否则就会过成一地鸡毛。

0 阅读:4
依河生活

依河生活

撷取岁月阳光,涵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