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教育本科教材面世,任凭消亡不是正道,艺术也需要引路人

北展溜溜球 2021-02-08 11:10:52

相声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振兴,但作为统属门类的曲艺发展现状却不尽人意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便是不能用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来负罪,负罪又能带来什么呢?

曲艺消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然不只是曲艺。像是唐诗宋词一样,过了那个时间段就失去了光芒,黯淡了生命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一门艺术有一门艺术的鲜活。

01

怎么理解曲艺的消亡

以前看过网友的一句话:既然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该让其自然消亡,而不是付出财力保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曲艺的消亡,又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曲艺的消亡呢?

不否认,该网友的观点有一些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存在且有价值的代名词,而不是衰微的代名词。豫剧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还不照样是非遗? 所以,非遗和生命力无关,和艺术性相关,和时代性相关。

什么叫做任其消亡,这个也有待商榷,至少面对曲艺的衰微,我们应该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这里的应该挽救的曲艺概念是有继承人、有受众、有社会影响力。没有继承人的曲艺传承,就是胡搅蛮缠。

曲艺消亡有两大原因:

第一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洪流。时代发展,岁月更替,必然会淘汰一批和时代发展相背离的曲艺种类,这是肯定的。与此同时,艺术要追求和发展的目的是雅俗共赏,一味地俗或是一味地雅会被观众淘汰,譬如昆曲和元曲,太高傲,反倒没了观众。

第二是少了能带好头的演员。相声为什么能二次火爆,离不开郭德纲的成功运作。面对发展大势,演员如果抱残守缺,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反倒是故步自封的行径。

02

怎样应对曲艺的消亡

和社会上的一些声音不同,笔者倒是觉得入选非遗并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反倒是有利于曲艺的继续传承。“姜昆把相声搞成了非遗”这类说法太过于肤浅和片面。

以相声为例,入选非遗有什么好处?第一点就是经济利益之上的,可以享受国家财政支持,对于相声桥段的继承、相声文献的保护、相声资料的撰写提供了经济支持。

第二点是艺术传承上的,既然是非遗,就得有传承人;成为了传承人,就承担了一份使命,为相声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

相声传承人有三位:常宝霆(已故)、姜昆、马志明,名字的排列顺序就是入选的先后顺序,更是三大家族的先后顺序。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矛盾和力量的调和,但也是各家佼佼者的头领。

面对曲艺的消亡,我们自然可以有所作为。对于没有挽救必要的,失去了存在必要和社会价值的,不要求全责备,适当的剔除和更新是好的,曲艺也需要忧患意识。

对于有极强的艺术价值和可发掘的社会影响力的,自然要积极作为,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进行救援。编辑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影像资料就是不错的选择。

03

刻成书是最好的记忆

题目中提到了曲艺教育的本科教材,全书共12册,包含了相声、评书、快板、山东快书等多项艺术门类。并且这不仅是编辑的书本,更是学校的课本,这是一次伟大而卓越的尝试,或能促进曲艺的重生。

书籍是最好的记忆,打开厚重的书本,就像打开宝藏的钥匙一般,有许多未知等待求知者去发掘。如果像是一个文档一样,能随便的传播,又有谁会珍惜,更别说去学习了。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的影响以及存在,这就是对曲艺传承方式的最好表述和回答。艺术需要引路人,才能更好的走下去。

0 阅读:14
北展溜溜球

北展溜溜球

分享文化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