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概,一个有态度的财经自媒体。
写在前面
A股登上新闻联播,俨然是全民焦点,利用国庆假期,我推出「十月流火」系列,从我和圈内的多位大佬的视角出发,为大家完整回顾本轮行情的始末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股市并非是撒钱场所,更不可能是点石成金,作为一个从业超过20年的行业老兵,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为大家做个提醒,不管你是老股民,还是刚进入股市的小白,甚至于打算进入股市,我都希望通过这个系列能够帮助大家更好认识这个市场,为大家的投资贡献微薄之力。
昨天一口气更新了四篇,看看大家反响不错,今天继续!
「十月流火」系列:
第一章:《起势,源于超预期!》第二章:《股神,涨起来最大的坑!》第三章:《乌龙,上涨不需要理由!》第四章:《正策,只是引子!》第五章:《跳水,最刺激的轧空!》
一,关于A股的锚
来说说9.25当日的情况,当天上证指数出现了典型的冲高回落走势,站在今天的视角去看,这不过是这轮上涨的小插曲,但是放在当时,由于前一天市场暴涨,加上长期的走弱,所以导致很多人是焦躁不安的。未来,依然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无论事后有多深刻的分析,但都完了。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如何当机立断,这就涉及到A股的锚。
A股的锚就是港股,这一轮行情中,港股多次出现领先A股的表现,比如下图就是9月25日当日港股和A股的走势图,从中可以看出,港股是领先A股出现变化的。
和A股相比,港股的资金来源要详细的多,这也为我们看懂涨跌背后各路资金的状态提供了基础,和A股不一样,港股市场主要以衍生品交易为主,所以为什么港股要比A股涨得好,因为有很多资金押注短期看涨期权,乘数效应发挥了作用。
但同时这也导致了交易平台需要买对应数量的正股进行对冲,所以市场一旦有风吹草动,抛售也会来的更加猛烈,所以一直以来,港股市场鲜有信仰,更多的还是金融博弈,这就给A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所以节日期间,港股的表现就成为大家对假期后A股表现的重要参考,大家也可以关注我的发布,第一时间获取港股的表现。
二,牛熊转换除了说收到港股的影响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牛市初期,往往牛熊思维还没有彻底转换,毕竟信心是一天天积累的,老概有骨折的经历,骨折刚好的那两天,会不自觉的对伤腿进行保护,这种应激反应股市当中也有的。
实际背后反映的就是大家的极度焦虑。这种焦虑不只是踏空会有。比如持仓大涨了,会陷入要不要卖出的焦虑。持仓不涨了,会陷入要不要换仓的焦虑。赚钱了会陷入要不要止盈的焦虑,亏钱了会陷入要不要止损的焦虑。但偏偏就是这个市场,一旦陷入焦虑,就非常容易被收割。之前是因为下跌的焦虑,现在是踏空的焦虑。
那么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呢?其实就是看清楚机构的选择,事实上,行情好起来,股票都在涨,但不等于都是机构做的,那么机构的选择如何看清楚呢?
三,机构自有安排或许有的人觉得看不清楚,但实际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大家看下面的数据:
这是「弘业期货」的「交易行为数据图」,图中橙色柱体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中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机构库存」数据反映了机构资金交易的意愿,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从图中不难看出,实际该股其实早就开始表现了,数据告诉我们,当市场极度低迷的时候,竟然「机构库存」数据可以持续活跃几个月的时间,这是真正的「事出反常必有妖」啊!这里必须要强调下,「机构库存」数据反映的是一只股票整体的机构大资金活跃程度,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就无法活跃,所以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一只股票得到多少资金认可的数据。
反过来就算是同样的题材,如果得不到机构大资金的青睐,那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看下图:
这是同样属于大金融概念的「百大集团」的「交易行为数据图」,从图中不难发现股价也有反弹的趋势,但很快就结束了,或许也有资金去做,但是得不到更多的资金响应,也就是属于自娱自乐,结果股价没几天就崩了。
市场反弹的时候,多数个股都在上涨,但能反弹多久就不好说了,咱们不就是希望自己的股票能多涨几天,但这既不取决于行情,更不取决于我们的愿望有多强烈,有且只有机构资金的参与程度说了算!所以多看看数据才是核心。
「十月流火」系列专题正式上线,我看大家反响不错,目前发布到第五篇,今日继续,大家可以关注我,这样就不会错过文章的发布,还可以看到前面的系列文章。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