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概,一个有态度的财经自媒体。
周末的这场会议还在发酵,昨天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去和大家做了分享,今天再从更加微观一些的角度和大家做分享,另外本篇一共四个部分,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记。
一,智慧的选择
昨天谈到过这两年老美一直盯着我们的债务问题,那么化债和股市有什么关系呢?看下面的公式就有了答案。
以前都是减上面的部分,但是上面的一减,导致分母,也就是下面的部分也变小了,最终杠杆不仅没减下来,有的反而变大了。
其实应该分母去杠杆,增加分母的数值。反而能更快去杠杆。比如你房子值100万,你贷款200万。那你的杠杆是2.如果你房子涨到200万,那你的杠杆就变成1了。把我们的资产搞得值钱一点,这样我们很容易就追上老美了,一旦超过老美,全世界的跪族都将会慢慢跪向我种花家。
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明白为什么股市起来了!话说这套理论一直是桥水基金的达利欧推崇的,他有过一本很有名的书叫《debt crisis》,写的很透彻。而巧合的是今年8月30日,老头来过中国,还得到了高规格的接见。
所以我一直说卡贡没有回头箭。但为什么有对行情有一些担忧呢?昨天说过因为老美会袭扰我们!那么很多小伙伴会觉得说周末的利好可以对冲老美的坏不?显然有点难度。
二,预埋的祸根
虽然我说昨天的小作文让大家风向急转,但如果不听话外之音,实际昨天的发布会和周二没有根本性区别,实际这就是给市场留下了足够的博弈空间,为什么会这样,可以看我10月10日的文章《A股主力换角,惨烈博弈刚开始!》,其实说的很清楚,这一波「国家队」基本退出了,剩下的就是市场正常的博弈了。忘了说一句,难道10月8日涨停的那一刻,我们没有对财爸有过预期嘛,所以当时的上涨已经包含了周六的部分预期,而周六有没有超过10月8日的预期呢?显然没有,没有超预期,那就是市场正常博弈。
市场正常博弈,并不打紧,真正要关注的是市场中那些不安定因素。
1.违规资金
既然监管已经明确严查信贷资金违规入市,会迫使一部分资金于近期撤出。这个事情是真的,我已经和招行的朋友求证过了。
2.资金流入在萎缩
最典型的就是工行的银证转账数据,套牢的最高位和成交额一致,发生在10月8日,其次是9月30日和10月9日。 虽然10月10日上涨,但阻止不了情绪的低迷。且10月11日,终于开始引发了明显的流出。 也即,周五是一个转折点。
另外,虽然周五的融资数据和etf数据,周一才会公布,但是周四的数据并不理想,融资数据和ETF资金流入都呈现萎缩的迹象。一切证据都指向一点,增量资金没有了,如果没有了增量资金,行情短期内要推上去就有难度了!
所以情况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认为作为普通投资者始终要保护好自己。
三,散户要保护好自己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觉得牛市随便买都赚,这种上涨如果背后没有机构资金发力,结果只能是昙花一现。
说到机构资金,有的小伙伴会觉得说,现在这么多资金进场,随便哪个股票没有机构,这虽然没错,但是很多资金现在正在散户化。
就是一旦买入,除非大幅盈利后抛出,否则就是躺平,不再参与交易。这让很多喜欢看机构动向的人,大失所望,甚至与机构同归于尽。
其实,看机构动向并没错,只是错在不应只看机构是否买入(如公募基金持仓),更要看这些机构投资者,是否正在积极的参与交易,只有他们积极交易,股价才能持续活跃,才会拓展出更大的盈利空间。
这是「英利汽车」的走势图,也是整个二季度获得机构加仓最多的股票,但是从走势来看,该股非但没有持续上涨,反而是一路下跌,甚至于最近行情企稳,他的表现也不理想,这就是我前面说的,要看机构是否活跃。
如何看机构是否在积极参与交易?这就要使用大数据统计工具了,这些工具是通过长期的数据累积,并提取具有机构交易特征的数据,再进行比对,用以衡量交易活跃程度。这么说比较抽象,大家看下面的数据,一看就明白了:
这是「英利汽车」的「交易行为数据图」,图中的橙色柱体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中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机构库存」数据展示了机构资金的交易意愿。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且参与时间更长。
从图中不难看出,实际机构资金根本不积极,所以股价也就是一路下跌。
但是有些股票同样下来,但其实机构一直在参与,而等到反弹的时候,表现也是很猛,看下图:
这是「城地香江」的「交易行为数据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实股价很早就开始企稳,安置后股价没有大幅上涨,只是不断横盘震荡,但很明显机构资金没有放弃,而是始终积极参与,结果这两天是股价快速拉升。
所以行情再好,也得看看机构是不是持续参与交易,否则就真的被行情给抛弃了!
四,重要提示
大多数人虽然知道机构资金占据主流,但对于机构资金的行为却很少有系统化和全局化的认识,往往只是关注一只股票里面有没有机构,实际我们更应该关注机构资金的分布,以及其持续分布的情况,看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机构活跃度很高,但实际持续两周以上的个股还有机构资金积极参与的也就1100多家,还不到市场的1/5,这才是当下的现实。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