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浙江宁波东钱湖二灵塔上的僧伽三圣石雕
此组合为僧伽二弟子组合,僧伽居中,左右两个沙门弟子,双手合十示敬。大致为木叉、慧岸之属。20、宋代绍兴十四年桂林地区摩崖石刻 僧伽造像
秦冬发在《豪渚阚碧桥的新建与重修》一文中详细陈述了镌刻于宋绍兴十四年十二月的《秦张度记新建豪渚阚碧桥》镌刻内容与现状,摩崖石刻地处今灵川县潮田乡梯岭古道附近、牛溪河畔,镌刻在河畔一处山崖的东面山麓,《秦张度记新建豪渚阚碧桥》摩崖石刻高 177 厘米,宽 131 厘米。石刻上方的摩崖造像佛龛高 33 厘米,宽 40 厘米,“内镌佛像及左右助手各一,最左边还刻有一着世俗服饰之人,应该就是供养人”。龛的上方左右各有一条引水槽,斜向相连在龛的正上方成一直角,使得佛龛及石刻可以免遭雨水的直接冲刷。该佛龛没有造像记。
根据文中配图的呈现,我们可以明白,摩崖石刻上方的神灵,就是风帽的泗州大圣,他就是坐在他的特种专座,三足凭几配莲花座之上,左右两沙门示敬弟子,左侧外加供养人。
21、清凉山万佛洞石窟中的僧伽造像
此组合造像中,僧伽居队列之左(观众视觉之右),手持类似钵盂杨枝,中与左为两个随从,中间者持锡杖,左边者持净瓶。
22、《新编连相搜神广记》僧伽组合
画面中僧伽居队列之前,两遂从弟子随后,前者沙门相持钵,后者世俗随从持锡杖。左上有僧伽塔,此画面布局要素,与清凉山万佛洞石窟中僧伽三人队列、僧伽塔要素完全一致。
23、四州大圣宝志公水陆画轴
目前,图像上呈现四人,左一风帽为僧伽,左二风帽为志公,两个沙门随从分别跟随两人,紧跟僧伽的随从托举僧伽法器净瓶,净瓶下衬托以布帛。紧跟志公的随从高举志公法器锡杖,杖头悬挂尺帛。题记上写着四州大圣宝志公,可见这是僧伽与志公两人的双主角图像。
南宋章甫在诗歌《法刚化士干蒋山藏经乞语》中曾经说到僧伽宝公两人,“法筵龙象不须惊,宝公留得眉毛在”、“大千经卷何处觅,刚禅藏在僧伽叶”。
在南宋洪迈《夷坚志》之《马军将田俊》中,曾经描述了僧伽与志公联袂出场的情景:“俄一老叟,白帽(吕本作“袍”)方帽杖策来,咄鬼曰:“汝阴(黄校:“阴”字疑误)下小鬼,辄欲恣食生人,岂不累我!”纷争不已。叟举杖击之,鬼搦杖与相拒。良久,叟力不能胜,□(吕本作“撑”)拄未决。复见一长僧,貌古怪,顶僧袈帽,持锡(原本此下接“所服者须臾而至,皆箧中物也,俊未暇致谢 ,叟杖击鬼,始弃而鬼窜”。持杖方帽者为三布帽之志公,持锡长僧僧伽帽者为泗州大圣。
24、四州大圣志公万回等众水陆画轴
本画像右一为先导,乃僧伽主角,按照尊卑次序,右三应该为志公,紧随志公的是在其前面持悬挂尺子拂尘锡杖的随从,在左后,为蓬头痴呆的拱手万回,万回之前是两个沙门,大致是木叉、慧岸、慧俨之属。
25、《释氏源流应化事迹》明成化时期刻本泗洲僧伽
按照基本规则,在治水状态,假设僧伽身边为两个沙门,大致为木叉,慧岸。所以画面上侍从僧伽身边的两个沙门应该就是木叉、慧岸,而在光影中持锡杖的蓬头少年大致是万回,骑在龙身上的妇女或是水母。26、北宋大观二年(1108)新密平陌壁画“泗州大圣”题记
此墓室为平面八角形,穹窿顶,壁画分为上下两层共十五铺。下层壁画自西南壁起分别为:梳妆图(西南壁)、家居图(西壁)、书写图(西北壁)、垂幔假门(北壁)、梳妆图(东北壁)、备宴图(东壁)、书写图(东南壁)。上层壁画自东南壁起分别为:赵孝宗行孝图(东南壁)、行孝鲍山与王祥卧冰(东壁)、升仙图(东北壁)、仙界楼宇(北壁)、四洲大圣度翁婆(西北壁)、闵子骞行孝(西壁)。明确有“泗州大圣”题记。(见下图)
网络资料在此壁画中,僧伽居中,其左侧为沙门相随从,持锡杖,其右侧为世俗相随从,拱手,但是披帛,乃是持净瓶粉本的演化。27、清水箭峡墓 北壁壁画僧伽图
僧伽居中,左右为两个女性随从,手持接引幡帛之属。此与新密平陌壁画一样,都属于度人画面。
28、宋代陶模 泗州大圣持澡罐净瓶组合
僧伽居中,一手持净瓶,一手持杨枝,其左侧随从,世俗弟子打扮持锡杖,其右侧随从沙门相持物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