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小龙女的话,那么“冷若冰霜”就再恰当不过了,起码在她初次出场的时候,杨过眼里的她是如此,她不像凡人,更像仙女下凡。
而书中也解释过,这是因为她常年修炼古墓派的武功,本就讲究少思、少念、少欲、少事等“十二少”,稍有情绪波动,自然会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正因如此,能够引起她心灵起伏的人才是凤毛麟角,而能够引起她爱情的自然更少。
(杨过、小龙女剧照)
毫无疑问,她日后的夫君杨过是她一生中最爱的男人,她们两个人在一起经历太多太多,最后能够排除万难走到一起很不容易。
但是大家也许有所不知的是,小龙女除了杨过以外,还有其他两个人也很爱他,其他两个人都是反派大恶人。
一、由她讨厌尹志平局
据说除杨过外,小龙女最关心的是尹志平局(新修版改名为“甄志丙”后,后又用“甄志丙”来代替这个人物),不外乎是因为小龙女数次有缘杀死这个羞辱自己的道人而一直未出手。
(小龙女剧照)
例如,小龙女与甄赵两人发生争执时得知那晚的事情后,为了报毁天灭地之仇,便有可能直接杀死甄志丙。
但小龙女的做法却让所有人意外,书中是这么说的:“甄志丙点头道:‘是真的!你杀了我罢!’说完到长剑从窗口递出。小龙女目发异光,内心凄苦至极,悲愤至极,只觉是杀一千个,杀一万个,他不再是无辜的女孩,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爱杨过了,看到长剑递上,但没有伸手去拿,只是茫然地看着甄赵两人,其实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难道小龙女喜欢甄志丙演戏?很明显不是这样的,当时她并没有对那个道人痛下毒手,只是因为她“不知所措”,任何一个人忽然听到那个信息,也免不了头脑空白。
(小龙女、尹志平局剧照)
而在随后的重阳宫一战中,她又放甄志丙走了,并且要求杨过不杀那个道人,这也只因对方为她挡住金轮法王致命的一击,人家用自己的生命赎罪,小龙女就会选择宽恕也有道理,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和“爱”没有关系,她心里一直恨甄志丙,但是对于其他两个恶人,她却表达了自己的爱。
二、日久生情,公孙氏
小龙女当年几次因误会离开杨过时,心里真的很受伤,一个“受伤”的女子这时候最需要什么?天生就是结实的肩。
公孙氏的出现填补了杨过的空缺。
大多数电视剧把公孙止塑造得卑鄙无耻,即使“原形毕露”前,公孙止丝毫不迷人,演员们都将奸诈写成了面孔,但原著里公孙止却并非如此。
书中提到过:“那人已经四十五六岁了,面容俊美,风度翩翩,上唇和颏下唇都有微髭。就这样出了厅堂一揖坐下,就有了轩轩举起的概貌,只见面皮蜡黄、相貌虽清秀,但面容枯槁、微生疾病。刚一落座,几位绿衣童子就奉上了茶。大厅里所有陈设都还是绿的,那谷主的一件袍子是全新的宝蓝缎子,万绿之中,看起来相当醒目,裁剪式样上,也与时尚有所不同。”
(公孙止剧照)
你瞧,虽然只有几句话,但足以使一个中年成功大叔形象跃然纸上,不但帅气,还很成熟,这不就比杨过愣头青更能适应小龙女了么?
而且那个时候小龙女确实受伤了,还被公孙止所救,算下来公孙止还算是自己的恩人了,很多武侠故事里,女人们“以身相许”报仇雪恨的桥段不胜枚举,小龙女会爱上自己很正常。
而老版故事里,金庸也曾清楚地提及小龙女确实已对公孙谷主动过心思。
书中是这么说的:“与其相处多日,觉其胸襟沉穆、见识广博,实不如一个乡居寡陋的人,兼及文武全才的人,亦不免颇有好感,心里嘀咕着陪伴自己一生,亦是如此。”
只是杨过再次出现后,小龙女一直无法忘记杨过,才改变主意,但是对于公孙氏来说,她一直很内疚。
三、一直牵挂着李莫愁
小龙女对杨过是纯粹的爱情,对公孙氏或许是爱情,或许是感恩,而除了他们二人之外,她还爱着另一个人,而她对那人的感情或许是亲情,那人即她的师姐李莫愁。
毫无疑问,李莫愁是一个女魔头,只因旧日的爱情被陆展元的遗弃,而变得脾气暴烈,在武林中恶贯满盈,甚至可以对同门的手足痛下杀手,为夺取《玉女心经》她曾一度想杀死小龙女与杨过,如果不是那两人被“主角光环”所笼罩,恐怕已经死于自己冰魄银针下。
表面上看小龙女与李莫愁就是成为死敌般的存在,两人在古墓之中争斗的时候还真是下死下毒手,但是小龙女内心其实始终都还承认自己这个师姐。
譬如李莫愁有难的时候,小龙女就会关心这个师妹。
(小龙女、李莫愁剧照)
这段描述就很直观:“小龙女忽道:‘过儿,你说我师姊到哪里去了?’杨过道:‘你又关心起她来了。这一次没杀了她,也不知……也不知……’他本想说‘也不知咱们能活到几时,日后能不能再杀了她’,但怕惹起小龙女伤心,便不再说下去。小龙女道:‘师姊其实也是很可怜的。’杨过道:‘她不甘心自己独个儿可怜,要天下人都如她一般伤心难过。’”
小龙女就属于这类人,她记不得别人对自己不好,但是却总是记着别人对自己好,就连李莫愁都没有对自己好,但是两人终于成为古墓中共同成长的师姐妹了,说没有点感情,那就不行了,在她心里一直视李莫愁为家人一般,怎么会不爱呢?
据说小龙女的人物有些空洞无物,好像没人味儿似的,但是大家看原著就会发现,她也是有血有肉的,起码她用不同的原因爱过杨过,公孙止和李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