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面之旅第563站:让人念念不忘的苏式汤面

段誉爱美食 2024-05-08 03:31:46

#段誉寻面,不止于面#

第563站:苏式汤面之同得兴·枫镇大肉面

苏州,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建城于2500年前,江苏省十三太保之一,拥有温柔婉约的江南水乡,雕梁画栋的苏州园林,栩栩如生的苏州刺绣,绘声绘色的苏州评弹,GDP更是一骑红尘,领先其他地市。苏州从古至今,文人荟萃,历史上出现了51个状元,是我国状元最多的城市,明代才子唐伯虎、画家文征明都是苏州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北方人来到苏州,南北文化得到交流,明清时期,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人口的流动让苏州的饮食文化更加融会贯通,苏州人爱吃面,而不是嗦粉,就源于人口的流动和融合。

苏式面起源于宋朝,它是苏州的面,而不是江苏的面,不包括镇江锅盖面和南京皮肚面,一般是指苏式汤面,严格来说,苏式面分为汤面、拌面、炒面。汤面比较经典,基本款有白汤面和红汤面,这两款是没有浇头的面,可以看作“阳春面”,只是阳春面一般没有白汤一说,所以称呼白汤面和红汤面较为准确。拌面特别时尚,基本款为葱油拌面,现在流行的三虾面、蟹粉面、蟹黄面、秃黄油面等都是拌面,价格挺贵。炒面在苏式面中地位不高,常见的有鸡蛋炒面、青菜肉丝炒面、雪菜肉丝炒面等。

苏式汤面讲究头镬、二灶、三煤炉。头镬就是吊汤,苏式汤面的味道主要来源于汤,每家店都有自己的配方,这是不传之秘,白汤的制作一般会使用猪骨、鱼骨、鸡、鸭、猪蹄、螺丝、鳝骨等来熬汤(并不是这些材料都会使用),吊出来的汤,清澈见底,鲜味袭来,如果单纯使用猪油提味,那就显得不得体了。红汤的制作一般会在白汤的基础上加入焖肉汁和酱油,浓缩的焖肉汁以高汤浇灌,色如琥珀,依然见底,业内叫做“助汁”。以上说的都是一般情况,比如枫镇大肉面的汤会以酒酿露、大肉汁、鳝骨汤等来拼汤,出品的汤米粒漂浮,带着酒香,鲜美醇厚。所谓“唱戏的腔,吃面的汤”,每家苏式面馆对汤的制作极为严格,老饕一入口,便知汤味如何。

二灶就是挑面,有经验的师傅,挑面快准狠,决不会拖泥带水,煮熟的面条,内里泛着白芯,外地人以为没煮熟,其实这是刻意为之,为了吃面时有嚼头。入碗的面条形似观音头,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脑袋的形状,浮出汤面的部分,好像鲤鱼背,面条根根分明,好似江南的大家闺秀用木梳梳过一样,整齐漂亮。苏式汤面一般采用加碱细圆面,大多直径在1.5毫米左右,这样更容易入味。

三煤炉就是浇头,苏式汤面的浇头多种多样,吉尼斯纪录统计有518种浇头,被称为“全世界浇头最多的原汤面”。这些浇头一般可以分为单浇、双浇、底浇、过桥、现炒等几个类别,单浇就是一种浇头,双浇是两种浇头,当然食客也可以要求三种浇头、四种浇头,加钱就可以了。底浇是把浇头放在面条底部端上来,一般老饕会让店家把焖肉面的肉放在底部,上桌时候就可以快速喝汤嗦面吃肉了。过桥是把浇头用一个碗碟单独存放,现炒的浇头是热浇,食客到店点餐后,后厨新鲜炒制,像炒腰花、炒猪肝、爆鳝糊等,现炒的浇头都是过桥,但是过桥未必是现炒的,像卤鸭、焖蹄、焖肉、雪菜毛豆之类,一般都是提前制作好的,属于冷浇系列,也可以单独装入碗碟呈现。苏式汤面的浇头可以说是苏帮菜的一种体现,它注重清鲜和本味,口味趋甜,吃一碗苏式汤面,如果食客点完了所有浇头,那么就吃遍了苏帮菜。

苏州人吃面讲究不时不吃,不鲜不用,这和宋代饮食文化一脉相传,吃得时、吃得鲜、吃得雅。比如春天吃点素浇面(素交面)、鲜笋面,入夏吃点黄鱼面,端午节吃点三虾面,9月吃点蟹黄面,秋天吃点蹄髈面,冬天吃点羊肉面等,根据时节,补充身体的需要。

头镬、二灶、三煤炉都做好了,苏式汤面的色、香、味、形也就没问题了,但是器具同样重要。苏式汤面的碗最好是青花瓷碗,至少也是普通的陶瓷碗,搪瓷碗是绝对不行的,它不像重庆小面一样的江湖,它更加的温柔雅致。

老饕吃苏式汤面要吃头汤面,因为煮面的水是清水,不会因为煮面多次导致面水浑浊,碱味过重,高汤也一定是原汤,如果下午吃面,店家可能因为高汤不够用,加入开水进去,那样味道就大打折扣。陆文夫在《美食家》里面这样描述落魄的老板朱自治,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去朱鸿兴吃面条,朱自治可能不是成功的商人,但他一定是一个合格的面娃。

和重庆小面一样,苏式汤面有很多暗语,也就是行话。比如重青、免青、硬面、烂面、面多、面少、宽汤、紧汤等,这和昆山奥照面如出一辙,只是作为苏式面分支的奥照面,有自己的一些讲究,比如碗是热碗,苏式汤面一般没有这个要求。(昆山奥照面属于苏式面系列,也有白汤和红汤之分,和苏式汤面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一般没有把奥灶面称作苏式汤面,他们在苏式面体系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硬面类似重庆小面的提黄,重青则是多青蒜或者葱花,重庆小面的多青是多青菜,比如多点空心菜(藤藤菜)、莴笋叶、小白菜、豌豆尖等。一些堂倌见到熟悉的客人,就知道他们的喜好了,这是食客与店家之间日常积累的默契。

苏州有一些上百年历史的面馆,像松鹤楼、观振兴、陆振兴、黄天源、陆稿荐、荣阳楼等,每家面馆都有自己的招牌面,例如松鹤楼的卤鸭面、荣阳楼的阳春面、观振兴的三鲜面、陆振兴的蟹黄面、黄天源的爆鳝面等。还有一些面馆,历史不是那么悠久,依然拥有自己的明星产品,裕兴记的两面黄和三虾面、同得兴的枫镇大肉面,朱鸿兴的焖蹄面、五芳斋的排骨面、琼灵阁的雪菜黄鱼面、壹得面馆的蕈油面、万福兴的炒肉面等,一家面馆一拿手,苏式汤面馋天下。苏式面馆很少有单纯卖面的,很多会顺带卖一些小吃,例如油氽团子、鸡头米、馄饨、苏式汤包、青团、油糕等。

水是苏州的韵味,清晨漫步到十全街,品味江南的小桥流水,让人心情愉悦。十全街的同得兴逐水而建,在这里喝茶、吃面、听评弹,好不惬意。

同得兴最为有名的就是枫镇大肉面,这碗被誉为最难做、最精致、最鲜美的大肉面,讲究颇多,它可以看作焖肉面的高配版。入夏以后,江南田野里的鳝鱼出来活动了,肉质肥美,用来熬汤再适合不过了。在微生物的驱动下,糯米也开始慢慢发酵,适合的温度和湿度,让它散发出迷人的酒香,酸甜可口。

枫镇大肉面的汤是拼汤,酒酿露、焖肉汁、鳝骨汤相辅相成,共同作用,鲜就这样自然的流露,酱油在这里注定缺席。大肉是选用的三精三肥的五花肉,切成一厘米厚、六七厘米宽的大小,先把它放入碗底焖一会儿,脂香沉郁。白汤、白肉、白面之上,绿意盎然,喝口汤、嗦口面、吃块肉,再搭配点姜丝、糕点、清茶,这就是唇齿之间的快乐。

如果说重庆小面是江湖豪气的乔峰,苏式汤面就是温文尔雅的段誉,它风度翩翩,对任何人都比较友好,在一些街头的苏式面馆,环境可能十分简陋,但也能看到诗词歌赋,这就是苏式面的气质,它既可以市井,也可以雅致。

段氏二颗星

段氏一颗星 路过食之

段氏二颗星 绕路食之

段氏三颗星 专程食之

枫镇大肉面

苏面坊白汤面 炒腰花

松鹤楼的红汤面

苏州狮子林

苏州平江路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