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人的噩梦!DeepSeek写文章越来越像人,要失业了?

唐大业说娱 2025-04-10 12:48:37

我是唐大业,尽说大实话。

春节以后,互联网上最火的话题是什么?一定是DeepSeek的横空出世。

DeepSeek火到什么程度呢?除了相关报道铺天盖地、社交平台上网友争相验证其功能强大外,甚至连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回老家过年,都能成为热搜的TOP1。

DeepSeek确实很厉害,不仅让以OpenAI为首的美国AI领域慌了,同时也正在实打实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有人用AI写论文、做数学题,还有人用AI生成PPT和工作报告。甚至有人靠着DeepSeek的热度搞培训已经日入上万。

而且AI正在一步步取代搜索引擎,成为普通人获取和加工信息的主要渠道。

当然,DeepSeek被应用最广泛的领域,还是自媒体。自从有了DeepSeek,很多自媒体工作人第一次有了危机感。

01

DeepSeek写文章,越来越像样了!

说到用AI写文章,通义、文心一言这些国内的AI产品都用过。不管怎么下指令,总感觉内容多少有点泛泛而谈,文风和句式也过于公式化,一眼就能看出是AI写的。

然而在写文章这方面,DeepSeek真的实现了飞跃,第一次让人感觉写出来的文章有“灵性”,越来越像人了。

比如笔者今天看到一个新闻,不久前账号解封的“56学姐”吴柳芳恢复了直播,最高在线人数达到了2万人。

于是笔者就以这样的句式给DeepSeek下了一条指令:

“吴柳芳解禁后恢复直播:最高在线超2万人”,请根据这一新闻热点进行延伸,找出10个文章选题,内容方向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然后DeepSeek就给了我10条这样的选题:

看了这10个选题,我眉头一皱。感觉都过于正式和专业了,更像是官媒的风格,一点都不接地气。

然后我试着换个形式向DeepSeek发问,我告诉它:这些选题过于正式,请从网红擦边争议以及转型方向进行选题,内容更加接地气。

这回DeepSeek又给了我10个新选题,大家看看怎么样。

必须要说,DeepSeek还是听劝的,重新选题后确实更有吸引力也更接地气。

而且它还告诉我要把冲突性拉满,从吃瓜角度贴合网友围观心态。还要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和延伸讨论。

既然选题不错,那就试试DeepSeek能把文章写成什么样。接着我就用以下句式进一步发问:

请以第一个选题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语言通俗,内容详略得当,有一定吸引力。请详细介绍吴柳芳擦边争议始末,以及解封后穿汉服转型两件事,进而切入主题。突出选题核心优势。

经过一番“思考”后,只用了2分钟DeepSeek就把文章写出来了。它给出的内容如下:

由于篇幅较长,只截取了一部分。大家觉得怎么样呢,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虽然字数没有达标,也没有提到吴柳芳恢复直播一事,但是对于吴柳芳“擦边”争议和转型国风的分析,还是挺像那么一回事。至少简单修改下可以当做一篇文章来发布的。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进一步加工润色、充实内容,能不能成爆款不知道,但相信一定是篇合格的“好文章“;

如果你进一步优化提问指令,给DeepSeek提供更多具体的参考素材,文章说不定内容更充实、逻辑更清晰,甚至语言比人工写出来的还要幽默风趣。

所以啊,看到这篇文章,第一次有了如此严重的危机感。感觉随着DeepSeek功能一步步变强,其他AI产品也在不断完善的当下,文字编辑工作者真的要失业了。

02

AI洗稿成风,自媒体人天塌了!

不过AI再智能,也是人发明出来辅助工作提高效率的。它确实对某些岗位造成了冲击,可利用AI的始终是人,学会使用AI,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就不要担心被AI所淘汰。

所以,比起文字编辑工作被AI所取代,我觉得自媒体人更应该有种“天塌了”的感觉。

因为我们应该感到害怕的不是DeepSeek写出的文章比人工写出来的好,而是人利用AI写出这样的文章只需要几分钟。

这就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本就门槛不高的自媒体行业,因为AI的出现,门槛变得更低了。

中国有上亿人从事自媒体工作,有人全职,有人当做副业,确实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问题,提高了部分普通人的收入。

然而随着经济下行,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和失业的中年人不断挤入自媒体赛道,再加上各行各业开源节流,愿意花钱投广告的商家越来越少,本就难赚钱的自媒体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如今可好,AI进一步降低门槛,将自媒体人的生存空间压缩殆尽。

也许这样说,可能有人不太明白。说得更直白点就是:

自媒体行业好比一个泳池,以前这个泳池禁止不会游泳的人使用游泳圈入内,却仍然挤满了人。如今那些不会游泳或者游得不好的人,也可以套上AI这个游泳圈下水,这还怎么游。

不知道有没有运营公众号的朋友发现,自从2月份春节过后,很多以前数据不错的公众号,要么被踢出了流量池,要么推荐数据直线下滑,这就是AI带来的最直观冲击。

原来辛辛苦苦一天能发1篇文章的,现在能发5篇。原来一个人能运营两个号的,现在说不定能搞20个号。流量的池子就这么大,平台也没余粮了。

于是各大平台开始通过算法和各种技术手段识别AI写的文章,降低AI生成文章的曝光量。

然而算法和技术手段总有不完美的地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利用AI洗稿躲避系统识别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这就造成一部分过度利用AI的账号和文章遭到了惩罚,而另一部分用AI写的文章依然可以成为爆款。

同时那些人工辛辛苦苦写的文章,反而容易淹没在AI文章大军之中,成了AI的真正受害者。

面对如此残酷的形势,自媒体人到底该如何应对?是放弃转行,还是继续坚持?

笔者觉得,如果你真的热爱这个行业,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性格也适合做自媒体,不管有没有赚到钱,还是要熬下去。

毕竟,平台算法在不断完善,滥用AI的账号也会被逐步淘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一定不会被埋没。

0 阅读:4
唐大业说娱

唐大业说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