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夏天,当时只有27岁的张一鸣,还是中国房产搜索网站九九房的创始人。
当时他曾发了一条微博,抱怨自己的iphone1代实在太卡了。想换新手机吧,可Android很多软件不兼容,iPhone4又太贵了。

谁能想到,15年后那个嫌iPhone4太贵的80后已登顶中国首富,创立字节跳动,推出今日头条,如今还坐拥抖音、TikTok这两款全球最赚钱的APP。
01
四次创业失败到中国首富,张一鸣的逆袭之路
3月27日,彭博亿万富豪指数及福布斯富豪榜均显示,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登顶中国富豪榜榜首,成为中国首富。

福布斯预估张一鸣身家为655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位列第23位,马化腾与钟睒睒分列富豪榜第27和28位;
彭博亿万富豪指数预估张一鸣身家为575亿美元,位居全球富豪榜第24位,马化腾和钟睒睒分列第25和26位。
相比不久前雷军过了“1小时”的首富瘾,张一鸣的这个首富更加名正言顺。
而且早在去年10月发布2024胡润百富榜上,1983年出生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荣登中国首富宝座,说明这个中国首富的位置,早晚会是他的。
这个曾经在微博上因“买不起iPhone”而苦恼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的象征性人物。
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传奇,更是一部互联网时代由PC转向移动端的变迁史。
1983年,张一鸣出生于福建龙岩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从小爱读书的他,和雷军一样是个个学霸,大学顺利地考入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然而学业上顺风顺水的张一鸣,毕业后的创业之路却不是那么的平坦。
05年毕业后,张一鸣与南开大学的学长组成了3人团队,开发了一款面向企业的IAM协同办公系统,可是当时协同办公在中国还没有市场,几个月后便宣告失败。张一鸣的首次创业便以失败告终。
06年他又加入酷讯网,从事旅游垂直内容搜索的开发运营。可惜酷讯网很快进入发展瓶颈期,遭遇融资失败、管理松散和决策方向不明等问题。酷讯联合创始人陈华、吴世春离开公司后,张一鸣也选择离开。
期间,张一鸣还短暂加入过微软,不过微软舒适、清闲的工作氛围并不是他想要的。
接着在08年他又以技术合伙人身份加入王兴团队,负责饭否网和海内网搜索等业务。
令人惋惜的是,虽然之后的美团成功了,然而饭否却成了张一鸣的老乡王兴崛起路上的垫脚石。09年7月,王兴宣布饭否忘团队解散,张一鸣也随之离开。
在张一鸣的心里,他并不甘心于寄人篱下,当一个高级打工人。于是在09年他选择了走出去独立创业。

2009年9月,张一鸣创立“九九房”,以CEO身份领导团队,九九房业务拓展顺利,发展迅速,尤其在移动端,6个月间推出掌上租房、掌上买房等5款移动应用,在当时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150万用户,成为房产类应用第一名。
开发企业协同系统、加入酷讯做旅游搜索、参与饭否网创业、创办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这四次创业经历,也许只有“九九房”算是成功了。也许在外人眼里看似坎坷,却让张一鸣积累了技术、数据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2011年,张一鸣辞去九九房首席执行官(CEO)职务,带着从投资人那里筹集的200万人民币,开始了第五次创业的历程。
2012年,张一鸣在北京知春路的四室两卫公寓里创立字节跳动。
那时,传统门户网站仍主导信息分发,搜索引擎依旧能决定网站命运,但他敏锐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找人,而非人找信息。

很快,他便推出了字节跳动的第一个旗舰产品——今日头条。虽然和以往几次创业经历类似,张一鸣仍然做的是信息搜集和分发的工作,可这次从本质上却有点不一样。
在张一鸣的认知里,以前的PC时代是人找信息,信息是碎片化的,人很难系统获得有价值的内容。
而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发生改变,人的时间开始碎片化、移动化,是该轮到信息去找人了。
于是张一鸣的今日头条尝试用算法推荐取代人工编辑,力图颠覆人找信息互联网信息获取方式,即便推广期资金几乎耗尽,他仍坚持“逻辑正确的事必须做到底”,最终在王琼和俄罗斯投资人尤里·米尔纳的帮助下挺过了资金周转危机。
2016年,张一鸣开始押注短视频,推出抖音、火山、西瓜视频(分拆自今日头条APP)三款产品;
2017年,他斥资10亿美元收购Musical.ly,2018年8月,TikTok正式与Musical.ly合并,最终打造出TikTok这一全球现象级应用。
如今,字节跳动旗下产品日活用户超10亿,估值突破2万亿元,成为唯一能与Meta、谷歌抗衡的中国互联网巨头。
坐拥今日头条、抖音以及TikTok,张一鸣成为中国首富早已是板上钉钉。
即便TikTok在海外仍然面临着封禁和潜在收购危机,却仍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张一鸣已经构建了一个无比庞大的社交媒体帝国。
02
三次豪赌,为什么张一鸣总能赢?
张一鸣的成功绝非偶然,他能有如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三次豪赌的成功。
而这三次豪赌的背后,本质上是三次颠覆传统的认知碾压。
正是在认知上的超越,让张一鸣总能在看似红海的领域,用“非共识但正确”的逻辑撕开缺口。

第一次豪赌(2012年):“信息找人”颠覆传统内容分发
正如文章前面所言,PC时代,用户通过搜索主动获取信息,但信息过于碎片化,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去筛选和整理;
而移动时代就不一样了,获取信息的屏幕在变小、场景也更碎片化,用户更多的是需要平台基于习惯、兴趣、位置等数据的“被动投喂”。
张一鸣正是在认识上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所以才有魄力力排众议,用算法推荐取代编辑主导的信息分发模式。
他亲自写代码搭建推荐引擎原型,即便团队连教材都找不到,仍坚持“不会就学,但必须做”。
命运齿轮的转动,有偶然也有必然。一次毅然决然的决定也许就能改变我们的人生。
当同行质疑“用户需要选择权”时,他认为“效率优先于控制,算法比人更懂用户“。正是这次基于认知的豪赌,才有了今日头条用户量迅速破亿,广告收入从0飙升至百亿级,奠定了字节跳动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的基础。

第二次豪赌(2016年):短视频赛道的“田忌赛马”
2016年,腾讯放弃了微视,快手开始固守下沉市场,短视频这条赛道也被大众视为一种低端的娱乐。
然而这一年,张一鸣却同时推出三款产品:一个是从今日头条拆出来对标YouTube的西瓜视频、第二个是对标快手的火山小视频,第三个则是对标Musical.ly的A.me,也就是后来的抖音。
不得不说,张一鸣的战略极具远见和策略性。他坚信短视频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在未来很多年里将成为大众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方式,并由此诞生很多新的商家逻辑。
因此他用”田忌赛马“的机制寻找突破口,即便初期数据惨淡,他仍坚信“逻辑正确的事,数据差只是执行问题”。
2018年春节,今日头条花重金在京九铁路沿线、成都等地大量投放抖音广告,并且以抖音的名义赞助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举办的晚会,两周内将抖音日活从3000万拉升至7000万,一战封神。

第三次豪赌(2017年):全球化野心的降维打击
2017年,当BAT深耕国内市场,张一鸣却认为:“生来就要做全球公司。”
做出这样的认知判断,不得不说他的确走在了时代前端。以现在的角度来看,随着这些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在各方面实现了以往想都不敢想的追赶和超越。
8年前,没人能想象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可以令外国知名车企的高管露出羡慕的眼神。
我们更不敢想象,TikTok能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APP之一,甚至美国都要封禁它。
而在2017年,张一鸣斥资10亿美元收购Musical.ly,将其与TikTok合并,并植入字节跳动的推荐算法。
面对Facebook的围剿,他追加数十亿美元投放,甚至用数学模型推演“四年后2000亿收入”的蓝图。
如今,TikTok的日活突破15亿,成为全球年轻人的文化符号,字节跳动的海外收入占比也超过了40%。
张一鸣向大家证明“中国算法+本地化运营”完全可以征服全球市场。即便面临美国政府的封杀压力,他仍坚持“全球化是唯一出路”。
张一鸣的三次豪赌,本质上是三次认知穿透。他的方法论,对普通人和创业者其实都有着很有价值的参考意义。
滴滴创始人程维曾说:“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是一个企业真正的瓶颈。”
张一鸣的成功完美回应了这个观点:成功不仅需要资本、能力和运气,更需要有远超他人的认知。
他三次豪赌的背后,是对趋势的深度思考、对数据的绝对信任,以及“非共识但正确”的战略定力。
普通人或许无法复制他的财富,但可以学习他的思维,用认知穿透迷雾,用行动验证逻辑。把“不可能”改成“理论上可能,但还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