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寒冬的乌兰察布草原上,一具女性遗体打破了村庄的平静。谁也没想到,这起命案的答案要等到28年后,才在三百公里外的羊圈里揭晓。2024年2月14日,当便衣警察冲进和林格尔县的养殖场时,正在喂羊的王某喜没有反抗,只是抖落满身的草屑说了句:"终于来了。"
时间倒回二十六年前的正月,兴和县鄂卜坪村的积雪还没化尽。32岁的王女士带着给孩子们的新年礼物回娘家,说好住两晚就返程。三天后丈夫寻来时,只见到围满人的草甸子——妻子面朝下趴在冻土上,脖颈处凝结着暗红色冰碴。现场散落的银耳环让家属确认了身份,这是村里最早戴金饰的媳妇,两个年幼的孩子还在等妈妈带回的奶糖。
此后二十八年,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逃犯开启了他的"隐形人生"。1999年在巴彦淖尔砖厂搬砖时化名"张军",2001年混进宁德传单派发队伍叫"李强",2010年回到内蒙古化身"老周"给人放羊。他从不使用手机,每月领了现金工资就换地方,连春节都躲在羊圈和工棚里。当年办案的老民警退休前特意嘱咐徒弟:"这人比狐狸还警惕,得用新招数。"
转机出现在2023年冬天。兴和县公安局重启尘封的案卷,技术人员用AI修复了王某喜青年时期的照片,结合现代刑侦手段锁定其生物特征。经过三个月数据筛查,发现和林格尔县某养殖场登记的临时工"周五平",每隔半年就更换手机号的行为异常。更关键的是,此人右耳后与王某喜档案照片里的胎记完全吻合。
抓捕当天,民警扮成买羊商贩靠近养殖场。正在铡草料的王某喜听到乡音瞬间僵住,待看到民警掏出的泛黄通缉令,手里的铁叉哐当砸在地上。这个年过五旬的逃犯比同龄人苍老许多,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草汁,破棉袄露出发黑的棉絮。他供述当年因口角冲动杀人,这些年在牧区总做同一个噩梦:雪地里晃动的银耳环,和警笛声重叠在一起。
如今王某喜被押回兴和县指认现场时,当年案发的草甸子已变成光伏电站。受害者家属接到通知后沉默许久,最终说了句:"孩子们都成家了,该让他们知道妈妈怎么没的了。"经办民警看着物证室里那对擦拭干净的银耳环感叹:"科技让证据会说话,这才是对亡者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