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从不读书但其远见、思维方式、做事方法却那么卓越?

李子霄 2018-04-23 22:26:21

读书是一件可以提高我们见识、改进我们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的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有的人不读书,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其他途径获得知识、见识以及改进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段话: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我们不妨就这段话来分析一下这类人是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的:

第一,实践。

读书的目的在于获取知识,但是,实践更容易出真知。很多人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这是第一手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经过一线实践的人总结归纳出来的,所以读书是获取知识的简单快捷的途径,但不是最早的途径。有的知识,比如普遍性的规律,我们可以直接从书本上获得,比如1+1=2,但有的知识,比如让你去开车,光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不够的。

第二,人脉圈子。

很多小圈子掌握了第一时间的信息,有的人不读书,却可以从这些优质的人脉圈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快速做出反应,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

第三,领悟。

那些所谓的成功经验和知识,是别人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如果单纯地去听听学学,未必自己能掌握,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去领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就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所以,领悟知识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这就是独立思考的力量。

有一位企业家,自己没时间读书,每年花不少钱让一群人帮他读书,每周他只需要抽时间让这群人把读到知识讲给他听,他从不同的人读到的东西总结归纳出自己需要的知识,这样他一年能够“读”上百本书,这有是一个获取知识的途径,而且学到的深度知识比一般人要多很多。

总之,读书已经不是唯一获得知识的途径了,不读书,不代表什么,人家可能有更好的获得知识的途径。

0 阅读:8
李子霄

李子霄

李子霄,畅销书《门道》作者,《资治通鉴》实践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