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清朝年间的某个冬夜,淄川城外的大雨下得昏天黑地,破庙里却有两束微弱的烛光在闪烁。
一个病重的中年男人蜷缩在角落里,两个年轻的姑娘正围着他忙前忙后。
她们的父亲杨朝付,逃荒到此,早已身无分文。
就在这时,一个陌生男人推门而入,避雨的目光却紧紧盯在两个姑娘的身上。
谁能想到,这场意外的相遇,竟然引发了一连串血雨腥风的事件。
杨朝付这一家原本是山东峄县的普通农户,生活虽不富裕,但勉强温饱。
然而那一年洪水暴发,田地尽毁,蝗虫又接踵而至,终于让这个家庭彻底崩塌。
他带着两个女儿离乡逃荒,沿途饥寒交迫,最终在淄川一带走投无路,病倒在破庙里。
正当他以为自己命不久矣时,那个自称赵守成的男人出现了。
赵守成主动提出收留杨家三人,还说会帮他们想办法度过难关。
杨朝付感激涕零,哪知这份“恩情”背后,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赵守成的“办法”很快有了眉目。
他找来自己的朋友王三,一边假意摆酒款待,一边怂恿杨朝付借钱治病做生意。
王三最后提出条件——两个姑娘押在赵守成家中,作为借款的担保。
杨朝付一开始犹豫不决,但病痛和贫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最终还是签下了那张字据。
拿着借来的200两银子,他带着希望踏上了去关东做生意的路。
可谁知,就在他赚到钱满心欢喜地返乡时,却遭遇了拦路抢劫,所有积蓄被洗劫一空。
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淄川,却迎来了更加残酷的现实。
两个女儿已经被王三强行带走,杨朝付哭求无果,跑去县衙报案,却因无权无势被冷漠打发。
他想尽办法筹钱赎回女儿,哪知恶人根本没打算放手。
更让他绝望的是,后来得知女儿竟被王三贩卖到青楼,受尽折磨。
他满腔愤怒却无处发泄,报官无门,求人无果。
一个父亲在面对骨肉分离时的痛苦,恐怕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懂。
就在杨朝付心灰意冷之际,一个转机悄然出现。
在破庙里,他遇到了一对奇怪的夫妇。
男人病入膏肓,女人年轻貌美,却满脸愁容。
经过一番交谈,他得知这对夫妻的关系并不正常——女人阿春其实是男人用赌博赢来的,后来又被逼迫做暗娼,日子过得十分凄惨。
杨朝付心中一动,他看到阿春的处境,仿佛看到了自己女儿的影子。
他想救出自己的女儿,而阿春或许就是关键。
阿春告诉杨朝付,那个病重的男人陶友才本性恶劣,早已恶贯满盈。
她愿意帮助杨朝付,只要他能带她脱离苦海。
两人商议之后,杨朝付当夜潜回破庙,用一把牛耳尖刀结束了陶友才的性命,并将尸体肢解,分别埋在赵守成和王三的家中。
他还伪造了一些证据,将案件引向那两个恶人。
天一早,杨朝付故意在赵家附近大喊,引得邻里围观,最终将事情闹到了县衙。
县令何云山审理此案时,发现赵守成和王三的家中都埋着尸块,再加上阿春提供的证词,两人百口莫辩。
尽管他们大喊冤枉,却逃不过严刑拷打,最终被屈打成招。
县令判二人斩首,并罚银赔偿“受害者”阿春。
杨朝付借此机会,用赔偿款赎回了两个女儿,带着阿春远走他乡。
然而真相并没有就此埋没。
几年后,负责复审此案的御史唐鉴松发现了其中的疑点。
他查出阿春并非死者陶友才的妻子,所谓的夫妻信物也是伪造的。
更重要的是,杨朝付显然在此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唐鉴松深知,如果翻案,不仅会牵涉大量官员,甚至可能激起民愤。
毕竟赵守成、王三、陶友才这样的恶人死有余辜。
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式——以杨朝付“涉嫌拐带阿春”为由,判处他杖责四十,监禁一年。
至于案件的真相,他选择将其掩盖。
有人说,杨朝付的故事,是一曲父爱的悲歌,也是一场草根对抗权贵的抗争。
他的手段虽不光明,但对一个失去一切的父亲而言,他没有选择。
或许,这样的乱世中,所谓的正义,本就难以两全。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