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本芬:60年的婚姻里“有性无爱”,丈夫直言下辈子不愿在一起

阿智通鉴 2024-11-14 04:44:40

他们都说,杨本芬嫁了一个好男人。

做着医生体面的工作,不抽烟不喝酒,没有家暴,也不会沾花惹草。

而只有杨本芬自己知道,这段“有性无爱”的婚姻让她有多么窒息。

当她问丈夫下辈子是否还愿意和她在一起时,丈夫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不愿意。”

杨本芬的心彻底凉了,虽然已经过了60年,他还是不爱她。

回首60多年的日子,她的付出居然像一个笑话......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命运多舛的求学路

杨本芬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

她深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然而,命运似乎总是与她作对,让她的求学之路充满坎坷。

十六岁那年,杨本芬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岳阳工业大学。

她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光明的未来。每天,她都早早起床,在晨曦中赶往教室,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宿舍。

实验室里,她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手上的化学试剂味道久久不散。

然而,就在即将毕业之际,学校突然宣布停办。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击碎了杨本芬的梦想。她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望着黑板上未擦去的化学公式,泪水不住地往下流。

不甘心就此放弃,杨本芬决定前往江西继续求学。

她独自一人踏上了异乡的路,身上只带着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本破旧的化学课本。

在江西,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日子过得异常艰辛。有时候,她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就为了省下钱买书。

然而,命运再次和她开了个玩笑。就在即将毕业之际,因为家庭成分的问题,杨本芬被下放到了农村。

站在田埂上,看着广阔的稻田,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难道自己的人生就要这样终结在这片黄土地上吗?

就在这时,一个叫吕嵩的男人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吕嵩是当地的一名医生,为人稳重,长相也算得上清秀。

他向杨本芬伸出了“橄榄枝”,承诺如果结婚,就帮助她继续完成学业。

杨本芬犹豫了。她才刚满二十岁,对婚姻还懵懂无知。但是,求学的渴望战胜了一切。她想,也许这就是命运给她的最后一次机会。

在好友文枝的撮合下,杨本芬和吕嵩很快就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没有花车,没有宴席,甚至连一张合影都没有。杨本芬穿着借来的红色旗袍,站在吕嵩身边,心里既忐忑又期待。

60年婚姻生活的“冷暴力”

婚后不久,杨本芬小心翼翼地向丈夫提起读书的事。吕医生却总是避而不谈,要么装作没听见,要么转移话题。

杨本芬这才意识到,当初吕医生的承诺,怕是要落空了。她心如刀绞,但已经怀孕的她别无选择,只能继续这段婚姻。

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杨本芬不得不暂时搁置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她来到乡下,开始寻找工作机会。凭借着自身的才智和能力,她成功应聘到了一个幼儿园教师的职位。

这份工作虽然不是她最初的理想,但却为她提供了一个独立谋生和发挥所长的机会。

正当她满怀希望时,却发现自己怀孕了。无奈之下,她只能放弃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怀孕期间,杨本芬希望得到丈夫的关心和照顾。

然而,吕医生的冷漠态度却让她心寒。有一次,杨本芬怀孕8个月,行动不便,想请丈夫帮忙倒一下洗澡水。

吕医生冷冷地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搞得娇生惯养。”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杨本芬的心。

生产时,杨本芬希望丈夫能陪在身边。可吕医生却以“怕血腥味”为借口,躲到了医院宿舍。杨本芬独自一人承受着分娩的痛苦,心中的失望和委屈无处诉说。

更让杨本芬心寒的是,吕医生对孩子也漠不关心。孩子半夜哭闹,他从不起来照看。

有一次,孩子高烧不退,杨本芬焦急万分,可吕医生却只顾着自己的事,丝毫不顾及家中的情况。

随着时间推移,杨本芬发现丈夫不仅冷漠,还对她毫无信任。

有一次,吕医生的父母送了两只白鸡给他们。不久后,鸡不见了。

杨本芬解释说可能是被偷了,吕医生却认定是她偷偷卖掉了。这种毫无根据的猜疑,让杨本芬备受伤害。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在诉说着这段婚姻的冰冷。

杨本芬曾经活泼开朗的性格,在丈夫的冷暴力中逐渐消磨殆尽。

她常常独自哭泣,反思自己是否做得不够好。然而,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融化丈夫冰冷的心。

有一次,杨本芬带孩子出去玩,回家后发现家里的东西被烧坏了。

吕医生不问缘由,对她一顿数落。杨本芬心如死灰,甚至萌生了轻生的念头。

最终,是孩子的啼哭将她拉回现实。从那以后,她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有人说,丈夫的冷漠源于他童年的创伤。

吕医生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养父母又因政治原因自杀。

这些经历让他失去了爱人的能力。理解了这一点,杨本芬不再奢望丈夫的爱,而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经营这个家庭。

但是当看到丈夫对外人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时,心里好不容易建立起了的防线还是崩塌了。

吕是个极好面子的人,尤其在外人面前,总是要维持一副慷慨大方的形象。

他的宿舍里堆满了吃的,只要同事来,便会全部拿出来招待。但这虚假的慷慨背后,却是家里的捉襟见肘。

有一次,杨本芬下班回家,又看到吕在招待朋友。孩子们只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大人们吃喝,自己却饿着肚子玩耍。

最后他和客人们吃饱喝足,都走了,吕也回到了医院宿舍,只留下了一片狼藉和依然饿着肚子的的三个孩子。

杨本芬看了看,家里几乎没有余粮了,她气不打一处来,对待外人这么好,能说他是不懂得爱人吗?

看着面黄肌瘦的孩子和一片混乱的家,杨本芬心中充满了悲凉和愤怒。这样的事情,在杨本芬的婚姻生活中屡见不鲜,成为了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婚姻困境中的自我救赎

杨本芬的故事,是无数中国女性婚姻生活的缩影。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选择了坚持一段令人窒息的婚姻,直到耄耋之年,她不想就这样埋没下去,勇敢地将自己的经历公之于众。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社会对离婚的态度极为保守,离婚常被视为一种“污点”。

杨本芬曾多次萌生退出这段婚姻的念头,但每次都因为深深的社会压力和个人顾虑而最终选择了妥协。

她害怕离婚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难以承受的负面影响,也担心独自一人难以在社会中立足。

这种内心的挣扎和外界的压力,让她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隐忍和坚持,继续维持着这段令人窒息的婚姻关系。

尽管如此,杨本芬依然尽心尽力地照顾家庭,抚养孩子。她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们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直到80岁那年,杨本芬才找到了自我救赎的方式。她开始写作,将自己的经历化为文字。

“写作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杨本芬说,“我发现,即使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我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芬芳。”

她的那本《我本芬芳》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这本书中,她把主人公化名为陈惠才,人们惊讶于这位老人笔下的真实与勇气。

然而,就在杨本芬以为自己已经看透婚姻真相时,丈夫的一句话再次让她震惊。

当她问丈夫:“如果有下辈子,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愿意。”

这个回答让杨本芬心如死灰。

她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以及婚姻的本质。“我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是得不到他的认可?”她问自己。

结语

杨本芬的故事揭示了婚姻的一些残酷真相。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应仅仅依附于婚姻或他人的认可,而是在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杨本芬选择了忍耐,但她并没有让自己的精神沉沦。

通过写作,她不仅唤醒了自己,也唤醒了许多处于相似境遇的人。这种觉醒,既是对过去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杨本芬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年龄多大,无论经历多少挫折,我们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都有能力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

她用80年的生命经历,证明了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对自我的认知和接纳,来自于勇气和坚持,来自于不断成长的内心。

婚姻虽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它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

通过杨本芬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婚姻的复杂性,也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在追求爱情和婚姻的同时,我们更要珍惜自己,培养独立的人格和能力。

最后,让我们记住杨本芬的话:“从灰烬里开出花朵,在角落里绽放芬芳。”

这句话不仅是她个人经历的写照,更是对所有人的鼓励。无论处境如何,我们都应该努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界的认可,而在于内心的丰盈与自由。

杨本芬用她的人生告诉我们:即使在最困难的处境中,我们也能找到自我实现的道路。

参考资料

“彼此被枷住了,躲无可躲,逃无可逃”:82岁杨本芬笔下的婚姻真相——南方周末,2022年3月20日发布

0 阅读:23

阿智通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