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逛过平江路,你一定会留意有个重要的巷子-中张家巷。因为这条巷子很宽,通往仁恒仓街。而巷子边有两座博物馆,一个是中国昆区博物馆,一个是苏州评弹博物馆。目前已经修缮完毕免费对外开放。

中国昆区博物馆地址
奇怪的是昆区博物馆前面的小院子还有两座碑,分别是大运河遗产和全晋会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全晋会馆
大家知道“晋”是山西的简称,所以和山西人有关。据记载全晋会馆是山西人到苏州来做生意时的一个聚会场所。说起来苏州也算是富庶繁华的了,没想到山西人大老远会跑到苏州做生意。

中国昆区博物馆
会馆是离开故土寄寓异乡的经商者们所建立的一种同乡性的行会组织。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在江南经商很多,当时苏州话很难懂,又没有统一的普通话,当然今天也很难懂。于是联络在苏州的各个山西的商人在此进行交流。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山西钱业商人创原在山塘街,主要做苏州的茶叶丝绸生意。场馆还建成了戏台,鼓楼、大殿等门厅。这里的古戏台就是当时的演出场地,也是会馆古建筑群的精髓所在。

古戏台
1976年1月,全晋会馆大殿失火被烧毁,后经过修缮1986年10月,作为苏州戏曲博物馆馆舍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11月,中国昆曲博物馆又正式在全晋会馆挂牌。去年又重新修整,加入很多现代化设施重新开放。


宝和堂”的紫檀木堂
据记载,苏州历史上曾先后有过二百六十多处会馆公所,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就属于全晋会馆了。
那大运河遗产又是什么鬼呢?大运河与平江路相距甚远,有什么联系呢?

平江园
大运河在2014年申遗成功后,苏州段的遗产包含了河道、水工设施、历史文化街区三大类。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保护建筑、名人故居密布,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上级的别就有十处,耦园、全晋会馆、卫道观前潘宅等等。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古老苏州的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