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了恢复自身经济的需要,促进法德和解,维持欧洲均势

无花果聊国际 2023-06-11 02:45:04

凡尔赛和约在1920年1月10日生效,这标志着国联生命的开始。

但无论是合约的制定还是国联的建立都只是1920年初世界的一个部分。

一战的影响并没有消失,欧洲各国在经济、社会方面都面临着沉重的压力。

另一方面,国联并没有像战时设想的那样进行。

1921年,由于不满巴黎和会的结果,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

意味着国联最主要的倡导者美国将独立于国联之外。

英国曾将国联作为牵制美国和将其力量留在欧洲的工具,这一设想随着美国的退出变得毫无意义。

1921年后,英国处于维持欧洲均势和恢复自身经济的需要,极力促进法德和解。

和会后的英国外交

英国在巴黎和会上实现了大部分的利益诉求,全球范围内战略地位提升。

但另一个事实是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了重创。

在整个战争期间,英国经济几乎停滞不前,军费开支相当于整个国家收入的44%,丧失了原有船只的70%。

在1913年-1918年期间,英国的出口贸易减少了一半,贸易逆差猛增。

经济的恢复是战后英国的首要目标。

英国面临着战略地位上升,经济地位下降的矛盾。

在此背景下,英国不愿意花费过多的资源在军事实力的提升如海军的建造上。

强调外交政策本身的作用,国联成为一战后英国外交的重要工具。

在确立国联是一个没有美国的国际组织后,英国内部对国联持有不同的观点。

以劳合·乔治和塞西尔为代表的一派仍然支持国联;但以首相罗伯特为代表的一派认为。

国联除了一些无用的条款外一无是处。

但如果德国加入,则这个局面将有所改变。

英国对德国的态度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正如赫斯特所指出的,如果战败国和其他国家被排除在国联之外,那敌对国家很有可能组建一个敌对的联盟,这将严重的破坏均势。

其次,和会后的英国的核心利益是经济利益,即恢复到战前的经济水平,希望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国内问题”上,而在国际事务上则较少的承担义务。

英国经济的恢复离不开欧洲的稳定与和平,德国处于欧洲经济的中心,欧洲经济的繁荣有赖于德国经济的恢复。

再次,1921年,苏维埃政权不会是一个短暂的政权已成为一种共识,英国的领导者认为:

“我们需要担心的是德国回到俾斯麦时期的政策,即德国和俄国建立联盟”。

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英国需要将德国纳入到西方的国联体系中。

法国寻求安全保障的接连失败

法国是一战中欧洲战场的主战场,其经济、军事上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德国是法国的宿敌,曾在五十年内两次入侵法国。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法国力图彻底的击倒德国,从而获得其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因此,法国试图利用国联,以正式条约的规定削弱德国,还强烈希望英美为其安全提供保障。

巴黎和会上,法国所有的努力都致力于寻求对法国安全的保障,尽可能削弱竞争对手德国。

想要一劳永逸地把德国从历史舞台上挤下去。

法国提出要在法德之间的莱茵河地带建立一个由法国控制的缓冲国。

英国需要德国防止法国的“一家独大”而破坏欧洲均势。

美国需要一个有实力的德国控制苏联的影响,法国提议遭到英美的强烈反对。

为应对法国的安全诉求,英、美与法国签订了《英法保障条约》和《美法保障条约》。

以条约的形式规定如果德国无端入侵法国,英美将提供军事援助。

由于两个条约必须一起生效。

随着美国国会未批准《凡尔赛条约》,《英法保障条约》和《美法保障条约》也宣布无效。

法国想获得英美在安全上的保护的第一次尝试宣告失败。

与英美寻求联盟计划的失败迫使法国改变寻求安全的方式,转而与德国周边中小国家联盟。

法国先后与比利时、波兰结盟,形成了一个以法国为首的小型同盟体系。

尽管这些国家形成的体系能一定程度上遏制德国,但法国本身的实力不足以维持内部矛盾重重的联盟,反而加重了法国的负担。

1923年,鲁尔危机爆发,德国经济濒临崩溃,由于德国的消极抵抗,法国也遭到巨大损失。

在英美的协调下,鲁尔危机化解,“道威斯计划”实施。

法国第二次寻求安全失败,这更增加了法国不安全感。

两次失败的经历使法国认识到单独依靠自身不足以削弱德国,也不足以维护自身的安全,于是法国只好转向国联谋求集体安全。

英国利用国际联盟缓和法德关系

英国的主要精力在国内,但英国明白,如果德国进攻法国,英国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这意味着英国不能对法国的安全诉求袖手旁观。

但同时,处于均势的考量,英国也不想看到相反面,英国不允许法国武力压制德国。

更不愿承担过多的国际义务而分散恢复经济的精力。

1922年,在第三届国联大会上,英法之间对安全保障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协商,但并未达成一致。

双方各持己见,塞西尔强调要将普遍安全公约与普遍裁军公约相联系并同时缔结;

而法国代表则更强调安全,试图让国联承认法国与波兰、比利时军事联盟的合法性。

国联大会协调了英法的观点和需求,提出了互助条约草案。

英国及其自治领都对草案表示反对,英国强调草案并不能维护和平,反而将会使国际关系更加危险。

最终,草案宣告失败。

英国拒绝了《互助条约草案》,为防止德国的报复和实现欧洲大陆的安全,英国不得不寻求建立均势的另一种形式来代替它。

英国认为最有效的是支持法德和解,把德国拉入西方体系。

在国联第五届大会召开前,麦克唐纳就着手于起草一个能弥补该条约缺陷的计划。

英国政府专门组织了小组,着手于起草《日内瓦议定书》。

1924年9月,大会在日内瓦召开,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和法国总理赫里欧在大会上提出了各自的方案。

麦克唐纳在演讲中要求国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允许德国参与国联,二是和平的关键在于强制仲裁。

赫里欧在演讲中表示同意仲裁原则,但仲裁、裁军、安全是和平并不可少的三个方面,法国则更侧重安全。

最终,大会的成果是麦克唐纳和赫里欧共同提出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议定书》,即《日内瓦议定书》。

议定书是法国借助国联谋求集体安全的又一次尝试。

英国对议定书有着矛盾的态度,英国不愿承担过多的国际义务,但《日内瓦议定书》无疑增加了英国的义务。

麦克唐纳认为法国对自身的安全的担忧是多余的,英国对法国的承诺只不过是安慰剂,以便促使法国尽快与德国谈判。

这为《日内瓦议定书》的最终失败埋下了种子。

虽然议定书是由英法联合提出的,议定书的命运却是由英国的态度所决定。

英国对签订议定书表现地很冷漠。

这由英国国内因素和自治领因素共同塑造。

在国内方面,国内的大选使政治家们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外交上,而是集中在国内政治;

其次,国内舆论和新闻报道对议定书持批评反对态度。

英国《泰晤士报》曾多次对议定书开展负面评价。

宣称英国政府会把英国的海军控制权从英国政府手里转移到国联行政院。

将海军成为工具,从而失去对海军的控制权。

宣扬“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海军,不知为什么将不再为英国政府自己直接控制。

”英国很多政治家也认为议定书背离了英国的外交传统,“将使英国卷入欧洲大陆复杂的纠纷之中。

”在自治领方面,很多自治领对议定书的内容持有很大的异议。

一方面,自治领不愿意卷入欧洲的争端之内;

另一方面,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持反对态度。

因为他们不愿意通过强制仲裁来干涉自己国家限制外来移民的政策。

面对国内外的压力,麦克唐纳不得不拒绝签订议定书。

1924年10月,保守党在英国国内的选举获得胜利,新任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仍然表示短时间内不会签订议定书。

因为外交部明白,议定书使英国承担过多的义务,且在解决战争方面,并不会比国联盟约更有效。

《日内瓦议定书》的流产意味着法国第三次寻求安全保护的失败。

法国不得不寻求新的途径,最终在英国的支持下改善与德国的关系。

德国对于改善法德关系也作出了积极的姿态,积极争取加入国际联盟,这得到了英国肯定和支持。

张伯伦上台后,其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德国绝对不能再次侵扰欧洲”,英国要防止“德俄之间针对其他地区达成谅解”。

在英国的支持下,1925年10月5日到16日,英、德、比、法、意、波、捷代表在瑞士的洛迦诺举行国际会议。

最终签署了《洛迦诺会议最后议定书》和其他附属条约,总称为《洛迦诺公约》。

张伯伦认为,通过《洛迦诺公约》,英国把所要承担的义务降低到了最低,还保证了法国的安全,这为凡尔赛条约的适度修改创造了条件。

但公约对安全问题的解决并非是一劳永逸的,英国进一步缩减了在欧洲大陆的义务。

放松了对德国的限制,法国东部的边界仍然没有得到保障。

最终,法国寻求安全的结果让步于英国的和平战略。

回顾美国退出欧洲后,英国对欧洲事务尤其是法德关系的处理,法国多次寻求自身安全的保护。

在国联框架下推动多个条约的通过和签署,但最终大多失败。

不得不服从于英国对欧洲事务的安排,此时的英国仍在欧洲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0 阅读:25
无花果聊国际

无花果聊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