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的世界

画里话外 2025-01-15 15:15:48

精美古董藏饰 图:Pinterest

从古埃及法老的华美冠冕,到美洲土著的神秘护符,绿松石在漫长的时间河流中承载了人类与天地、信仰、心灵与审美的共鸣,是贯通古今的文化桥梁,将不同文明的祈愿与力量融合其中。

Arizona Highways杂志 1975年1月绿松石专刊

绿松石蓝皮书

作为连接自然与人类精神的载体,绿松石一直被赋予不朽的象征意义。美丽独特的色彩凝聚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与对智慧与美的追求,成为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生动写照。世界各大文明皆赋予绿松石永恒的祝福,绿松石见证了不同文明信仰与文化的交融。在世界艺术史中,绿松石以其唯美的色泽与温润的质感,塑造出不计其数且无与伦比令人叹为观止的珍宝艺术杰作。这些巧夺天工的创造不仅是对美的追寻,更是对人类情感与信仰的深刻表达。绿松石之美已然超越其物质属性,成为永恒与传承的象征,它将每个文明的辉煌与记忆铭刻其中,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

Arizona Highways杂志 1975年1月绿松石专刊

绿松石蓝皮书

美洲文化中,尤其印加与阿兹特克文明,绿松石被视为神圣的宝石,拥有崇高地位。在一些部落,绿松石被认为是连接先祖、天地与宇宙能量的媒介,象征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关系,并与一些独特的精神信仰以及“地球母亲”的概念相连。而在一些古老的部落传统中,绿松石还被用于疗愈、祈求好运,帮助部落成员恢复身心平衡,并提供精神庇护。

Arizona Highways杂志 1970年7月刊封面

纳瓦霍妇女

印第安人习惯将绿松石镶嵌于项链、耳环和戒指等首饰中,同时也用绿松石装饰木雕和陶器,简单镶嵌拼接而成的图案,通常与天地自然元素相呼应。作为生命力、繁荣、守护和精神力量的象征,绿松石也常被用于面具和祭祀物品的制作。

Arizona Highways杂志 1975年1月绿松石专刊

绿松石蓝皮书

美洲土著居民的配饰制作历史悠久,这些配饰不仅用于个人装饰,通常还被作为珍贵礼物馈赠他人。尤其是以精湛手工艺技术著称的纳瓦霍、霍皮和祖尼等族群,他们习惯将绿松石精巧镶嵌于各种银质吊坠、手镯和腰带扣中,展现出自然元素与传统图腾结合的和谐美意。

戴绿松石项饰的纳瓦霍女孩

1964 盛装参加纳瓦霍民族博览会的老人

绿松石在古埃及一直被视作“天神之石”,是永恒、繁荣与再生的象征。人们认为绿松石与天神霍鲁斯(Horus)和其他神祇的力量相关联,所以绿松石通常更被视作能够带来好运、保护与精神庇佑的护身符,被充分运用于制作珠宝与各种权杖装饰。并常常设计成为一些具有深远寓意的图案,如圣甲虫、荷鲁斯之眼。

西塔索里尼特红玛瑙绿松石黄金脚镯

埃及 中王国时期  图:metmuseum

古埃及嵌绿松石青金石人头鸟黄金护身符

图:Brooklyn Museum

西塔索里尼特胸饰及项链

埃及 中王国时期  图:metmuseum

绿松石宽项圈

埃及 中王国时期  图:The Met

1922年,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对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古陵的发掘引发举世震惊。随考古发掘工作的有序展开,一面镶嵌横纹形状绿松石的一面巨大黄金面具在千年时间的沉睡之后首次出现在世人面前。神秘面纱徐徐退去,法老的神圣与威严却仍未失色,甚至因时间赋予的历史厚重而更显生命力。

1922 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

在图坦卡蒙石棺旁

图坦卡蒙法老黄金面具毫无疑问属于古埃及艺术中的杰作。它蕴藏了对永生、权威、自然与宇宙秩序的深邃理解,其艺术价值和文化象征更令人叹为观止。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图:Pinterest

凝视面具,上面规则镶嵌有数条条纹形状的绿松石,与大自然元素如丰饶的尼罗河与葳蕤茂盛的植物相呼应,绿松石在此处成为与天地自然万物相互连接的神秘隐喻,而呈现出几许庄重的对称设计则突显出法老的神性地位和对宇宙秩序的无上尊崇。绿松石与黄金结合相辅相成,形成视觉上的鲜明对比,此时,皇权之威严高贵不言而喻,同时又将永生信仰寄托其中。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图:Pinterest

绿松石在伊朗及整个中东地区一样被视为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宝石,常见于建筑艺术中。在古代波斯文明中,绿松石即占有重要地位,是“圣洁”和“庇佑”的象征。作为珍贵的装饰材料,绿松石在伊斯兰建筑中尤其常见,象征着“神圣”与“高贵”。

伊玛目礼萨圣陵

位于伊朗马什哈德市的伊玛目礼萨圣陵,其建筑装饰融合了波斯传统与伊斯兰文化精髓,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轮美奂的艺术妙趣。

伊玛目礼萨圣陵

始建于15世纪的戈哈尔沙德清真寺,作为伊玛目礼萨圣陵建筑群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更以其精妙绝伦的瓷砖装饰与雕刻艺术闻名于世,被称作“马什哈德的碧玉瑰宝”,是绿松石工艺的巅峰之作。大量绿松石色马赛克与彩色陶瓷瓷砖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形成独特的光影与色彩对比,熠熠生辉令人目眩神迷。而几何、花卉及古老书法装饰图案元素的大量运用,象征着天人合一与信仰的纯净,亦充分突显出伊朗传统文化艺术之魅力。

伊玛目礼萨圣陵无与伦比的美学特色使得伊玛目礼萨圣陵成为融合历史、宗教与艺术的举世闻名之文化遗产。绿松石的使用在伊玛目礼萨圣陵中不仅具备审美价值,更为建筑整体带来宁静可尊的氛围,充分展示了波斯工艺的精湛与细致。

伊玛目礼萨圣陵图:Institute of Artistic Creations ofthe Imam Reza Shrine

欧洲文艺复兴和维多利亚时期,绿松石被视为一种能够护身和带来好运的宝石,广泛用于珠宝设计制作中。人们相信绿松石能够保护佩戴者免遭厄运,尤其是在长途旅行中佩戴绿松石饰品就更为重要。这一信念许是源自绿松石在中东和中亚的传统用途,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并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

维多利亚时期绿松石胸针

图:Pinterest

绿松石一抹柔和宁谧的蓝绿色,与文艺复兴时期珠宝中精巧繁复的设计风格相得益彰,深受艺术家和珠宝匠所青睐。尤其是镶嵌花卉或鸟类图案的绿松石胸针,以其精美的镂刻工艺和优雅的设计风格而备受贵族阶层追捧,成为彼时展示个人品位与财富的象征。

维多利亚时期绿松石胸针

图:Pinterest

直至19世纪,珠宝设计深受古埃及、希腊和罗马艺术风格的影响,绿松石作为古代珠宝的重要材料迎来复兴。维多利亚时期,人们对考古学的兴趣推动了绿松石在珠宝中的广泛使用。此时,绿松石又被赋予爱情与忠贞的象征意义,并作为订婚或婚礼礼物,用以表达对幸福婚姻的美好期许。

19世纪英格兰著名建筑师、设计师

A.W.N.普金为妻子设计的中世纪风格首饰套装

首饰主体为珐琅与绿松石等宝石镶嵌

图: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绿松石更是历经多个使用与审美大放异彩的高峰时期,其最早应用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遗址中,曾考古发掘出大量精美的绿松石饰品,如项链、挂件、镶嵌物等。这表明绿松石在当时已被视为一种珍稀玉石类材料,不仅用于装饰,还象征着权力、地位以及神秘的精神力量。

战国晚期 玛瑙绿松石项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春秋时期 金柄蟠虺纹嵌绿松石铁剑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藏

绿松石应用范围广泛,从新石器时代的图腾护身符到商周时期青铜器和礼器的镶嵌装饰,其象征意义进一步延展。这一时期,绿松石往往被嵌入权杖、爵杯等贵重器物中,表明其作为祭祀与礼仪活动中的神圣材料。进入汉唐时期,伴随与中亚、西域文化交流的繁荣,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精致唯美的绿松石制品更是成为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重要见证,成为跨文化交流的象征之一。

唐代螺钿嵌宝铜镜

唐 李倕冠饰细节↑↓

↑吐蕃时期 嵌松石立凤金头饰件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藏

唐 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  李倕墓出土

明清两代,绿松石应用再度迎来高峰。清代宫廷中,绿松石是皇室珠宝器物制作的重要材料,被广泛用于发簪、朝珠、鼻烟壶及御用品的制作中,其蓝绿色彩在黄、金背景的衬托下尤显高贵。如此鲜明靓丽的色彩搭配不仅传递出王权之威严与神圣,同时亦彰显出我国古代工艺技术的华丽与精湛。

清 镶绿松石累丝菊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绿松石以其温润的质感、独特的蓝绿色彩,以及象征福运与祥瑞的文化寓意,成为我国历代贵族和工匠青睐的重要材料。绿松石艺术的推陈出新,不仅见证了我国古代礼仪文化和美学演变的历史,更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无穷灵感。

唐 凤凰鸳鸯衔花枝纹冠饰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

而在我国藏地,绿松石更是一种深具文化意义的宝石。作为“七宝”之一,绿松石在藏地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独特的蓝绿色彩象征天宇与湖泊的纯净,这使得绿松石无论是在民间习俗还是信仰中都被赋予净化、纯洁、吉祥、和谐、福德与神圣的寓意。绿松石由此贯穿文化信仰与日常生活,成为藏地文化不可或缺的象征。从宗教仪轨到传统装饰,再到贵族礼仪和民间信仰,围绕绿松石渐渐形成极为丰富而独特的艺术文化体系。

19世纪拉萨绿松石配饰

图:Michael Backman Ltd

特别是在悠久的文化传统中,绿松石在藏地被视为“信仰的守护石”与“献供之宝”,是智慧、永恒与神圣赐福的象征。在佛教仪轨中,绿松石常作为重要法器的镶嵌材料,用于净化心灵、驱邪避害,是一种连接世俗与精神力量的媒介。此外,绿松石亦是身份象征,常见于高僧阶层和贵族的礼服饰物与法器设计中,进一步突显其社会与宗教的双重意义。

戴头饰的藏族姑娘

艺术家吴卫列(Weillie Wu)作

图:saatchiart

绿松石不仅在藏地艺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还通过深厚的宗教信仰与民间习俗传递出特有的精神价值,成为藏文化区域的一种特定文化符号。近年随旅游业发展和文化保护意识的提高,绿松石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得以不断推进。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藏地绿松石制品更是走向世界,深受各国旅游者喜爱,成为藏地文化的代表性纪念品之一。

戴绿松石项链的羌塘少女

摄影:John Vincent Bellezza

色如高原碧空,亦如静谧湖泊的绿松石,柔和中蕴藏神秘。其独一无二的色彩与纹理,是大地风化与时间沉淀所形成的杰作,如琥珀一般将属于地质时光的远古记忆凝聚其中。它远非一种自然矿石,更是跨越文化疆界的精神载体。古今文明中被赋予深刻精神奥义的绿松石,凭借其独有的色彩与文化魅力,在全球艺术与审美殿堂之中熠熠生辉而历久弥新。

藏地绿松石首饰

图:Pinterest

作者介绍

大路,写作者。视藏地为精神的故乡。先锋设计与传统艺术领域从业十年,现专职写作。文字领域广阔,浩瀚,深邃。生命是持续观察,体验,学习,实践的过程。愿赤子之心永存,且读且行,对真善美的探索永无止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