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一共在江西庐山召开了三次会议,其中第三次庐山会议就是1970年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按照会议计划,九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宪法修改草案、审议经济工作报告,讨论相关战备工作。
8月23日,会议正式开幕,8月24日,根据吴法宪提议,会议改变了议程,分成华北组、东北组、华东组、中南组、西北组、西南组六个大组讨论。在分组讨论中,华北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演变为在陈伯达与汪东兴的带领下“揪坏人”(指张春桥)。值得一提的是,带头“揪坏人”的两个人都官至正国级,不过,他们的结局却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陈伯达早年期间曾担任毛主席的秘书,新中国成立后,陈伯达担任了中宣部部长等职务,主管“宣传口”的工作。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陈伯达狂热地投入到那场特殊的运动中,并在1966年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常委,成为正国级干部。
其实,九届二中全会召开之前,在宪法修改草案的讨论过程中,陈伯达已经与张春桥产生过矛盾,当时陈伯达坚持“天才论”,张春桥反对“天才论”,双方闹得不可开交,最终把这个问题带到了庐山的九届二中全会上。
8月24日华北组的讨论中,陈伯达带头发言:“有人反对毛主席当国家主席,反对毛主席是天才,有的反革命分子听说毛主席不当国家主席,欢喜的跳起来了”,把矛头直指张春桥。在华北组的讨论中,汪东兴最早站出来附和陈伯达,支持天才论,支持陈伯达的观点。
在这之后,华北组开始激烈批判张春桥,并出了《华北组二号简报》,在这份简报中,华北组在陈伯达与汪东兴的带领下把张春桥批判得体无完肤,而且言辞相当激烈,比如“(张春桥)应该揪出来示众,应该开除党籍,应该斗倒批臭,应该千刀万剐,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
令陈伯达与汪东兴想不到的是,会议风向马上就发生了转变。8月25日清晨,华北组二号简报印发给全体参会人员,中午,毛主席看过简报后严厉批评了汪东兴,在下午的会议上,毛主席作出三点指示:第一,立即休会;第二,收回华北组二号简报;第三,不要揪人。
8月26日、27日之后,整个会议风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批判张春桥的人都受到了批评,并要求写检讨,承认错误。9月1日,毛主席当面批评了陈伯达:“一贯地制造是非,一贯地投机取巧,一贯地见风使舵……”
在这之后,陈伯达被软禁起来,并没有参加后续的会议,九届二中全会闭幕当天,中央宣布了对陈伯达隔离审查。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陈伯达被关押入狱,1981年,陈伯达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不过,判刑后不久,陈伯达就被保外就医,晚年主要生活在北京,每月都发放生活费,于1989年病亡,终年85岁。
九届二中全会上,另一位带头“揪坏人”的汪东兴后来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粉碎“四人帮”后,汪东兴受到重用,并当选为常委,也成为新中国的正国级干部。比起陈伯达的锒铛入狱,汪东兴的结局要好很多,1980年,汪东兴辞职后主要生活在北京,过着退休后的生活,于2015年去世,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