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到底高明在何处?毛主席简直就是一部行走的兵书

南玖卿 2024-06-08 10:34:29

1935年1月,红军召开遵义会议时,队伍人数已经锐减到3万,生死攸关之际,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路线。

遵义会议之后,蒋介石调集嫡系部队以及川黔滇军共150个团,40余万兵力对驻扎在遵义的3万红军形成围堵之势。

3万对40万,这无疑是长征以来关乎我军生死存亡,最艰险的一战,而毛主席在此充分发挥我军运动战的优势,在四渡赤水之战中带领红军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

毛主席曾说,长征就是打着灯笼走夜路。四渡赤水之战无疑是红军长征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是毛主席指挥的经典战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再也无法超越的丰碑。

毛主席将长征形容为打着灯笼走夜路,夜路指的自然是长征,那么这个灯笼具体是什么呢?

能让3万红军跳出蒋介石40万大军的包围,四渡赤水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役?

调动敌军,跳出包围圈

遵义会议之后,蒋介石为了阻止红军北进川陕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出湖南,向红二和红六方面军挺进,调集自己的嫡系以及川黔滇等40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对遵义形成包抄之势。

在生死攸关之际,红军当即决定立即撤出遵义城,兵分三路,向赤水河东面挺进,1月24日,红军攻下土城后,“四川王”刘湘率领川军急速奔向土城,毛主席决定在土城附近的青杠坡地区打一场阻击战,战斗打响之后,才发现情报有误,敌军的兵力比预计的多了一倍,这一战打的惨烈至极,双方均伤亡惨重,阻击战最终变成了拉锯战。

敌人后续部队还在陆续赶来,时不我待,为尽快结束战斗,陈赓率领干部团参战,朱德更是亲临一线指挥战斗,这才摆脱了川军的包围,此时,红军没有引来一丝喘息,川军其他各部就已经从北面、东面和西南面向土城奔赴而来,已然形成合围之势。

为避免3万红军与几十万敌军纠缠,红军决定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撤出土城,29日凌晨兵分三路,从元厚、土城西渡赤水,这便是四渡赤水的第一渡。

西渡赤水后,红军准备北上长江,此时需要红四方面军自北面吸引川军火力,为中央红军减重,但张国焘以嘉陵江江阔水深,不利于战斗且有重兵把守为由,拒绝火力支援,反而开始北攻陕南。

自此,川军便再无后顾之忧,开始专心攻击赤水一带的红军。

在敌人的四面围追之下,此时的情报显得异常重要,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我军绝密情报机关—二局在此后的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夜以继日的破译下,二局终于破获了蒋介石绝密情报:调集所有大军,围歼驻扎在扎西的红军。

得到情报后,毛主席通过判断,确定情报准确无误,为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决定出其不意,杀个回马枪—东渡赤水。

接下来红军先锋部队即刻抢占二郎滩,掩护大部队于2月18日至20日三天时间内,从太平渡和二郎滩地带东渡赤水,这便是四渡赤水中的第二渡。

在与敌军的不断周旋中,毛主席发现敌人内部矛盾重重,蒋介石在包围红军的同时,内心还有自己的一点小私心,他容不下红军,同样也容不下其他军阀。

表面上敌军有40万大军,但实际上,蒋介石希望在与红军的交战中,红军与川滇黔军来个两败俱伤,而他可以坐享渔翁之利。

但蒋介石的这点小心思,也被各路军阀看透了,所以在围堵红军时,除了蒋介石嫡系部队外,其他各路军队并不是特别积极,秉着你来我的地盘我就打,不在我的地盘了我慢慢追的原则对战。

如何面对敌人内部矛盾,为我军制造优势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时候,获取情报,知晓对方各部的状态是重中之重。

东渡赤水后,红军于2月24日占领桐梓,接下来开始攻占娄山关,娄山关地势高,是桐梓通往遵义的必经之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说,攻占娄山关,势在必行。

红十二团奋勇杀敌,抢占至高点,拿下娄山关,在敌人随后的疯狂反扑下,红十二团积极支援,最终,红军通过娄山关,直取遵义。

再次来到遵义,这时,情报二局又捕获了一大消息:吴奇伟率领一个团的兵力在遵义城南部孤军挺进。

毛主席当即调转军队,对吴奇伟部发动猛烈攻击,吴奇伟仓皇出逃,我军截获大量武器弹药,军需物资得到短暂的补给。

不止是吴奇伟部,在二渡赤水中,红军击溃国军薛岳兵团,吴奇伟纵队和王家烈部总共2个师,8个团,俘虏3000余国军,二渡赤水取得了红军自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

对此,毛主席作诗《忆秦娥·娄山关》,其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更是千古绝句。

而蒋介石回忆起此战,气的骂了好几次“娘希匹”,称此战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吴奇伟更是接连被骂“废物”。

迷惑敌军,战略转移

二渡赤水后,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找到红军,决一死战,面对国军再次卷土重来的包围,林彪、聂荣臻等人到建议红军向国兵党军兵力最弱的打鼓新场进攻。

1935年3月10日,苟坝会议召开,会议整整开了一天,会议上大多人都同意攻打打鼓新场,但毛主席却认为我们能想到的敌人也能意识到,国军极有可能已经在往打鼓新场增援兵力了,而且打鼓新场的黔军拥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且周边分布着多支国军,增援很是方便。

在毛主席的分析下,周恩来和朱德被说服,同意毛主席攻打鲁班场的主张。紧接着,情报二局的破译情报又递了上来,情报显示:蒋介石已经在往打鼓新场增派兵力。

只能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毛主席的观点被一次次得到证明。

接下来在攻打鲁班场时,由于兵力悬殊,鲁班场敌军在对战中还抽掉人马从北部抗击我军。

关键时刻,毛主席决定在茅台地区再次西渡赤水,再次打乱敌军部署,这便是第三渡,1935年3月16日,红军正式西渡赤水,面对再次出现在赤水河西面的红军,蒋介石信心满满的认为红军的目标始终是北过长江,却在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下,不得已沿着赤水河来回折腾。

于是,蒋介石当即下令,对国民党军迅速进行了新的部署,岂料,毛主席却并未北过长江,而是在三渡赤水四天后,再次下令四渡赤水,再次东渡,这便是第四渡。

四渡赤水的时候,双方军队在赤水上穿插而过,我军已经在东渡了,而敌军还在西渡。

东渡赤水后,我军转入贵州地区,渡过乌江天险,此时的蒋介石坐镇贵阳,我军想要渡过金沙江,但渡金沙江,就要甩掉滇军。

于是,毛主席决定佯攻贵阳,还炸毁了贵阳的飞机场,彻底绝了蒋介石做飞机逃跑的意图。蒋介石果然上钩,急忙调遣滇军前来支援贵阳。

至此,我军如愿奔入云南,于1935年5月3日巧渡金沙江,将围追堵截的40十万国民党军远远的甩在身后。

结语

在整个长征中,情报二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长征途中照亮前路的一盏灯笼。

毛主席通过当时的形势,抽丝剥茧,发掘有用信息,以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带领红军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四渡赤水亦是主席的“得意之笔”,后来,无数军事家反复推演四渡赤水,却发现四渡赤水的胜利再也取法复制,成为世界军事史上再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1 阅读:106
南玖卿

南玖卿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