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师的灵魂——德国闪击战和苏联大纵深突击的异同

陆凯聊军事 2023-07-26 17:30:08

本文原载于《兵器》杂志2007年09月刊。本次转载时经重新二次内容完善及编辑、补充整理部分插图,以与同好共同分享。个人认为《兵器》杂志是一本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及政治知识。将家中《兵器》数字化保存过程中,转载其上的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主要是想让读者以另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角审视曾经的事物和观点。

一战中首次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得到了广泛使用。二战中装甲兵的战术和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以坦克为核心的机械化部队成了地面战场的核心作战力量。坦克的广泛使用为地面作战创造了全新的战术方式。

德国和苏联在二战中对坦克兵团的运用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德国的闪击战和苏联的大纵深作战也成为指导两国地面部队作战的理论基础。纳粹依靠闪击战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而苏联则依靠大纵深作战从莫斯科城下一路打到柏林。坦克战的胜利成为苏联最终战胜德国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战初期数量庞大的法军在德国陆军的迂回包抄下迅速溃败。战术的革新使双方颠倒了一战中胜负的位置。

与苏德双方在东线所进行的坦克大战相比,英、美盟军坦克部队在西线的战术使用则要逊色得多,而美、日在太平洋战场的坦克战则近乎于游戏。

闪击战和大纵深作战都是通过使用大规模坦克集团作为战役(战略)性突击力量,到现在它仍然是各国机械化部队运用的基础。然而这两种理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本文仅对地面作战力量的运用逐一分析和比较。

二战中德军的闪电战导致苏联89个师被全部消灭。

共同点:装甲集群突破

坦克把火力、机动和防护有效综合到一起,在一战战场上就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突击力,为陆军作战的发展打下了技术基础。对阵地战的迷恋和对消耗战的恐惧使英、法都将坦克的作用局限于支援步兵,而德国和苏联却通过对坦克战术的深入研究发展出了以机动为基础的作战理论,这就是闪击战和大纵深作战。

它们的主要原则都是在空军配合下,利用大规模坦克部队对敌人纵深进行大范围和高速度的突破和打击。这两种理论对如何运用坦克部队的认识是相同的,但因为不同的部队编成和装备条件,闪击战和大纵深作战在实际应用上却大为不同。

德国陆军在20世纪30年代初重新武装时,就开始将坦克作为地面作战力量的核心,但决策者也清楚地知道,德国军队无法承受长期消耗战。它需要一种能够在敌方完全动员之前就取胜的方法。在此背景下,以坦克快速突击为核心的闪击战自然为德国陆军所推崇。

图示:二战前进行步坦协同演习的德军部队。经过长期磨合,步坦高度协同的德军在1941年6月的“巴巴罗萨”行动中将仓促应战的苏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闪击战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敌人没有准备或主力兵团没有充分展开之前,以装甲集团迅速进行纵深突击将其击败。其主要方法是集中大规模高机动突击集团,突破防线后在敌纵深迂回穿插,合围歼灭敌重兵集团。突然性和机动性是闪击战成功的关键。在闪击战思想中坦克兵团只用来进攻,集中在第一梯队中实施突破后进行纵深合围,再通过突破要点所造成的混乱来动摇对手的整个战线,因此它不需要顾及步兵的运动速度。

德国装甲兵在二战中充分贯彻了闪击战的核心思想。在闪击波兰、西欧和东线前期,德坦克兵团迅猛突破,对重兵集团实施钳形合围,短时间内取得了重大战果。在二战后期防御战中,德装甲兵在机动反突击作战中也贯彻了闪击战思想。

德军闪电战的秘密,背后除了先进武器支持,还有一套先进的思想

苏联同样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已估计到在未来战斗中敌人可能集中大量机械化部队、在400~600千米的纵深进行突击和合围,破坏苏联的后方基地、预备队、兵力展开和战争动员,以坦克为核心的新兵器将会“对战争的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苏军认为主动出击以获得战争的主动权是破坏敌人进攻准备的有效方法,并提出了通过机械化大兵团进行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其中装甲兵团是主要的攻击力量。苏联和德国在战争爆发前对装甲兵的使用方法可谓不谋而合。

快速推进的苏联T-34坦克纵队

闪击战与大纵深的区别

闪击战和大纵深作战的区别主要在于如何突破坚固防御战线。

闪击战是把装甲兵集中起来组成突击兵团,依次完成突破敌方阵地和后续的纵深作战任务。突击集团如果在突破阶段因遭遇严重抵抗而消耗太大,就会影响到后续纵深作战能力。而大纵深作战在突破敌人有准备防御战斗中,通常把坦克部队编为直接支援坦克群和远战坦克群两个部分。直接支援坦克群主要由各合成集团军的独立坦克旅、团组成,负责对突破敌人防御的步兵部队进行直接支援。远战坦克群是以坦克军组成快速集群,在突破口打开后执行纵深突击任务。

直接支援坦克群突破防线后,远战坦克群战斗力还是完整的;即使突破不成,远战坦克群还可以发动新的突击攻势或转移到新的突击方向。德军在东线几次突击失败都是因为遭遇到了苏军二线的远战坦克群。

闪击战在敌方没有准备或军队没有充分展开时能发挥重大作用,可在短时间内给敌方施加很大压力,很容易突破美、英等西方国家通常的浅纵深防御部署。二战后期德国装甲兵虽已非常虚弱,但仍可以突破阿登地区的美军防御。

图示:德军为使各种步兵分队能跟上坦克推进的速度,装备了不少轮履车辆。图为装有28毫米反坦克炮的Sd.kfz250/11半履带输送车。

然而如果把装甲部队集中在第一梯队,其战斗力会在突破防御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削弱。闪击战的这个弱点在敦克尔克时就有所表现,但是直到面对苏军大纵深梯次防御后才彻底暴露,而库尔斯克会战更是从根本上动摇了闪击战的战略价值。

德军用闪击战突破苏军纵深梯次防御的难度很大。装甲集团在突破大纵深防御阵地时犹如沙漠中的水流很快被吸干,即使突破防御也无力向纵深发展。苏方面军级别的主要防御地带的纵深在战争的中、后期可达180千米,使德军基本无法突破。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解围战中,德国装甲集团都是在突破过程中就将战斗力耗尽,以致无法纵深突击。库尔斯克战役中德装甲兵团在突破防御之前就已耗尽力量,根本无法抵抗苏军随后开始的大规模反击。

图示:苏德战争初期德军推进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指挥官的设想,这也导致德军统帅层的盲目乐观,并为后续作战时的轻敌冒进埋下伏笔。图为一辆德军Ⅲ号突击炮越过两辆被苏军遗弃的T-34坦克。

兵力决定战术

大纵深作战与闪击战相比,前者充分考虑了对敌坚固防御阵地的突破和后续突击的衔接,但是对战术指挥、协调和装备要求也更高,比闪击战更复杂,因此要想实现苏联式的大纵深作战,必须具备巨大的装备优势。而德国陆军在战争中期已经认识到闪击战的局限性,但其装甲兵规模和兵力有限,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这一缺陷。

闪击战中的德国坦克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担任突击任务的装甲集团。步兵部队由于分配不到坦克,突破和反击能力都不强。在苏联合成军进攻德军防线时,德军步兵需要从装甲兵中抽调坦克部队进行支援,因此装甲兵编制并不完善,而分为队属和独立两部分的苏联装甲兵编制就比较优越。

德国装甲兵为了满足闪击战中高速突破和连续攻击的需要,一直强调坦克单车战斗力,以求在有限的装备规模下获得最大的整体战斗力。二战开始时它就强调坦克的机动性要满足高速运动作战的需求,为此甚至可以牺牲部分火力和防护要求。机动性能优异的德国坦克在闪击西欧和对苏作战初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苏联KV-1和T-34坦克出现后德国坦克遇到了很大困难。

为了继续贯彻闪击战原则,德国不得不调整坦克发展思路,在1942年后开始强调火力、装甲优势。在总体装备规模和火力支援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要求依靠坦克本身的火力和装甲来完成突破,“虎”、“黑豹”系列坦克和“象”式坦克歼击车就是这种思路的产物。

黑豹式中型坦克

“象”式坦克歼击车

德国陆军并不是不清楚坦克三大性能畸形发展所产生的缺陷,只是因为军队规模已经扩大到了极限,才不得不反复权衡,以便在有限的技术条件和规模限制下获得最好的综合效应。“虎”、“黑豹”的产量无法满足德国陆军的需要,而且原本作为大规模生产需要而设计的“黑豹”比IS-2还重。由此看来,德国坦克产量的巨大劣势不但无法支持闪击战的要求,连承担防御作战中战术反击的任务都捉襟见肘。

图示:德军“虎”l重型坦克乘员组正在进行训练。德国坦克技术复杂,虽能以一当十,但面对苏联庞大的装甲洪流仍无法逃脱覆灭的命运。

二战期间,苏联虽然在原材料供应上比德国有明显的优势,但缺乏熟练技术工人和高水平大规模机械加工基础,所以不可能大规模生产类似德国那样精密的坦克。大纵深作战所需的装备规模和部队组织、协调比闪击战复杂得多,需要更多的技术兵器和更强的火力支援。苏联如果按照德国标准生产坦克,那么其军事工业体系完全无法支撑起大纵深作战对技术兵器的要求。

苏联坦克一直强调的是通过降低部分性能以换取数量优势和弥补单个技术兵器的性能劣势。苏联是世界上坦克数量最多的国家,T-26之类坦克虽然性能不好却规模庞大,使德军在击毁了上万辆苏联坦克后依然无法消除苏联装甲部队的威胁。在充足的坦克产量支持下,加上陆军的战术指挥能力能够适应大纵深作战要求,苏联获得了战术乃至战略上的主动权。

苏联T-26轻型坦克

T-34的结构和工艺本身就很简单,在战争期间又多次简化工艺以提高产量。T-34这种追求简单的思想以适应苏联工业大规模生产的特点换来了足够战争需要的产量。“黑豹”在技术性能和单车战斗力上要远超过T-34,但精密复杂的工艺使其产量只有5000多辆。尽管苏联装甲兵需要用3~4辆T-34坦克才能够干掉1辆“黑豹”,但最终T-34却以绝对数量优势淹没了“黑豹”。

T-34坦克工艺虽简单,性能却足够优良。从而创造了世界担克发展史上的神话。并至今为军事研究者所津津乐道。

红色铁流的胜利

大纵深作战对于掩护和支援第一梯队打开突破口的火力支援以及对突破防御阵地的速度和远战坦克群进入突破口的时间把握上都有很高的要求。突破集群必须在敌人没有利用预备队进行反击和建立新防线之前就打开突破口,远战坦克群必须在敌人二线部队展开之前进入突破口,否则就会在阵地上形成反复争夺而影响后续作战行动。

东线作战初期苏军指挥员由于缺乏大纵深作战的经验,以致无法很好地协调突破集群和远战集群的行动。战争前期德国将领发现苏军部队不计代价地在一个地区反复冲击,大都是因为突破集群突击强度不足,使远战集群在形成突破口之前进入战场,进而使德军得以重新组织纵深防御甚至反突击,把苏军计划中的大纵深作战变成消耗战。

突破集群能否迅速打开突破口是大纵深作战行动成败的关键,为此不但要在有限的突破地域内形成足够的兵力优势,还需要通过火力准备对突破地域进行压制。苏军的大纵深突击是和大规模的炮兵部队紧密相关的,其庞大的独立炮兵就是用来支援大纵深作战的火力突击力量,加强到主要作战方向。

因此苏军在1941年最困难时期甚至不惜通过削弱队属炮兵来维持足够的独立炮兵。苏军独立炮兵在1941年年底只有215个炮兵团、火箭炮兵8个团和73个独立营的兵力,到1945年已达到89个师和138个旅。这些炮兵和空军强击机一起成为大纵深作战主要的火力支援力量。由于突破时的火力准备需要高强度和高密度,因此苏军十分重视火箭炮的发展,战争后期在独立炮兵中编有装备432门火箭炮的火箭炮兵师。

二战德军的噩梦,朝鲜战场美军的梦魇,苏联炮兵神器"喀秋莎"。

战争后期苏军在预定突破地域的火炮密度超过每千米300门,可同时压制德军从前沿到纵深16千米的防御地幅,用来直接支援突破集群步兵的坦克密度甚至可以达到每千米40~60辆。苏军炮兵在1944~1945年进攻前的炮火准备,可以使德军每千米防御正面落弹3万~4万发,对德军一个步兵排防御阵地覆盖射击的炮兵有时甚至可以达到两个营。

著名的ML-20加榴炮,被认为是苏联二战中最成功的火炮之一.

因此说火力支援也是大纵深作战成败的关键。大纵深作战直接促成“大炮兵”的装备建设,强大的独立炮兵也就和坦克一起成了苏联陆军的象征。

卫国战争前期,苏军装甲兵损失十分严重,而且因为军工企业的搬迁而无法迅速恢复。苏联装甲兵到1941年年底只有3个坦克师、76个独立坦克旅和100个独立坦克营,只能进行小规模的战术反击,完全不能执行《大纵深战斗细则》。

卫国战争初期,苏军损失14000辆战车

大军压境,势如破竹,苏德战争前期,德军一路高歌猛进。

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首次成功进行大纵深作战,但是担负纵深突击任务的远战集群中只有一个坦克师,突破范围也只能达到敌战线后方100千米。苏联军工企业生产恢复后,加上西方盟国的援助,苏军才编成由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组成的快速集群。1942年年底的斯大林格勒反击战和1943年的防御战中,苏军已经利用坦克集团军在大纵深战斗中来合围德国的重兵集团。

虽然这段时期大纵深作战的实际应用仍然不够完善,但苏军依靠庞大技术兵器的数量优势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到1944年春季,苏联以装甲兵为核心的快速集群和大纵深作战的优势完全表现了出来了。1944年大反攻中的10次突击代表了二战苏军大纵深作战理论和应用的巅峰。德军已无力阻止苏军的进攻了。

苏德战争初期闪击突破苏军防线后短暂休整的德军坦克兵。1942年以后德军的日子就越来越难熬了。

西方军事理论家在反思德国陆军兴衰时,提出德军没有为步兵部队配属足够的坦克。这个问题在早期并不明显,但是战争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德军一直处在缺乏坦克的状况之中。即使德国陆军将全部坦克都集中到了装甲部队中,也不能满足战争的要求。

当德国陆军被迫进入持久战后,缺乏坦克掩护的步兵很难面对苏联军队的大规模冲击,迫使德军不得不将有限的坦克作为“消防队”四处救援处于崩溃边缘的步兵,当然它也不再具有纵深突击能力。德国军事指挥机关并非不知道将装甲兵集中装备突击部队的弊病,但在装备供应能力提高有限和作战范围不断扩大的差距面前已无力回天了。

苏德战争后期,德国缺乏能源,后劲不足,他们别出心裁,把坦克打造成固定炮台,也起到一定效果。

德国和苏联在二战中对装甲兵的运用对战后各国地面部队战术和装备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装甲兵在大规模、高强度战争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大纵深战斗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深刻地影响着苏联陆军战后的战略思想和装备发展。可以说苏军的全面机械化正是在为预想中的世界大战中继续进行大纵深战斗作准备。

1981年9月苏军"西方-81"演习的电视画面,让西方见识了真正的"坦克海"。

3 阅读:297
评论列表
  • 2023-07-26 21:53

    德军在兵力,装备对等的情况下,美苏英都不是对手!苏军的战术就是硬拼!说实话那根本就不叫战术!没有一点艺术性和技巧性!

陆凯聊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