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2年,身在重庆府邸的蒋介石神情恍惚,忧心忡忡。
中缅之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迟迟不见成效,想必定是凶多吉少。
可不等蒋介石思虑对策,办公室的门就被猛地推开:
“委员长,国军5军200师伤亡惨重,师长戴安澜已经殉职了……”
听此消息,蒋介石猛然站起,200师乃是国军最为精锐的机械部队,戴安澜更是他亲授青天白日宝鼎勋章的优秀将领,功绩卓越。
如今落得如此下场,怎么会不让人痛心?
甚至,就连毛主席也深知其功绩,并亲自提笔为戴安澜写下一副挽联,表示欣赏与肯定。
之后,蒋介石更是破格为戴安澜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典礼。
戴安澜不过一介国军师长,为何能受到如此高的重视?他为我国做出了何等贡献呢?
戴安澜
一、天才将领、功勋卓越1924年,随着第二次直奉战争的爆发,江淮地区彻底沦为了军阀纷争的角逐场。
百姓本就颠沛流离的日子过得愈发艰难,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压得他们根本喘不过气来。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南下迁徙,寻找一条出路。
当时,本在安徽公学读书的戴安澜也受到了影响,百姓这般受苦,国家割裂纷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又哪里有心思求学问道。
恰逢此时,黄埔军校打出了名号,正在向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抛出橄榄枝,呼吁共同挽救泱泱华夏。
随即,戴安澜顺应时代洪流,只身前往广州。
可黄埔军校并不是想进就能进的,戴安澜在第一轮的选拔中,因为身体素质不强惨遭淘汰。
但他既千里迢迢赶来,便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为了获得“入场券”,戴安澜坚持健身大半年,成功在又一次的选拔考核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黄埔的第三期学员,他的命运也将从此开始改写。
在校期间,戴安澜系统性地接触了诸多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一毕业,便紧锣密鼓地投入到了北伐战争中。
戴安澜
一年多的时间,戴安澜跟随大部队的脚步四处辗转,于南北两地之间频繁转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名号也在国军中逐渐响亮起来。
古北口战役,戴安澜凭借出色的作战能力被蒋介石看中,晋升为旅长。
紧接着,他乘胜追击,又在台儿庄战役中指挥国军与日军激战三个昼夜,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有序组织国军有生力量往徐州方向撤退。
在日寇想要攻占汉口之际,戴安澜又率国军89师横穿瑞阳公路,将3000多名日寇截杀在江汉平原之前。
一举摧毁了日军想要控制粤汉公路的计划,并对后续红军进行大规模迂回战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凭借此次阻击战,戴安澜声名大噪,蒋介石将其提拔为国军200师师长。
这时候的戴安澜,可谓是意气风发,好不威风,但他真正的高光时刻,还是在昆仑关战役。
戴安澜
二、黄埔英杰、难得将才1934年,广西、南宁两地相继沦陷,桂南要隘也即将成为日军囊中之物,敌人对昆仑关亦虎视眈眈,想要一并吞下。
昆仑关位处桂粤交通线上,是名副其实的交通要隘,倘若被日军攻下,那东南亚将门户大开,南洋战场生死难料。
昆仑关一战,生死攸关,只可赢,万万不可输。
因此,众将士都抱了必死之决心,戴安澜更是立下军令状,称若未能取胜,自己绝不会活着退出战场。
战斗开始后,日军仗着其飞机大炮的优势,与国军对战两天两夜之久,硬生生将昆仑关攻下。
彼时,山可攻、主可易,但我中华战士,绝不会眼睁睁将昆仑关拱手让人。
为此,将领们研究出了一套包围全歼战术,意在关门打狗、直面日军,拿到战争的主动权。
紧接着,戴安澜率领两个团的兵力,手挥大刀,对着日军设下的层层的铁丝封锁网猛劈而下,一小纵队人马冒死将手榴弹塞进了日军据点。
之后,戴安澜又与部队冲上了412高地,在短时间内击毙了一百多名日军,将日方的大炮、坦克等重武器尽数收缴。
抱着必死的决心,就算对上有“铁军”之称的日本21旅团,戴安澜也毫不畏惧。
昆仑关
与此同时,邱清泉旗下的22师利用迂回阻击战术,成功切断了日军的退路,将数万日军齐齐堵到一处。
还不等日军做出反应,军属火炮便赶来支援,整个200师冲着敌人的阵营猛攻。
刹那间,火花冲天、血肉横飞,有人倒下,又有人站起。
这场酣战足足持续了一整天,直至双方弹药都已耗尽。
日落西山,残阳的余晖照在战士们的尸体上,早已干涸的血迹被映衬得通红。
戴安澜一声号令,战士们扔掉了钢枪,又冲上前去与日军赤身肉搏。
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的头颅被戴安澜成功摘下,这带着复仇怒火的昆仑关一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此战,戴安澜骁勇无敌、功不可没,就连一向挑剔的蒋介石都对其欣赏有加,毫不吝啬地夸奖他为“国军应当学习的年轻榜样”。
毫不夸张地说,戴安澜的确是国军中鲜有的勇猛之将,他本该拥有一片光明前景。
但谁能料到,他竟英年早逝,早早折在了异国他乡。
昆仑关战役胜利
三、精神无畏、牺牲异国1941年12月,狼子野心的日军向缅甸发动攻击,想要切断滇缅公路,隔绝我国与外界的重要连接通道。
正所谓唇亡齿寒,眼见形势如此危急,同古保卫战即将打响,我国不得不派兵支援。
1942年,第三军被编入远征军之列,参与缅甸保卫战,戴安澜的200师亦在其中。
此次远征,事关重大,蒋介石再三叮嘱杜聿明和戴安澜:
“你们必需坚守一周,方能有回转之余地。”
临行之前,戴安澜还曾发下毒誓:
“虽战至一兵一卒,也要誓死守卫同古。”
他的这番誓言,很快得到了实际行动的证明。
战场之上,整个200师被重重敌军包围,战斗机在头顶盘旋飞舞,无数炮弹倾泻而下。
然而,面对此情此景,200师战士全员皆无惊惧之色,他们毅然提枪上前、勇猛冲锋。
3月19日,战火的硝烟又一次在同古上方飘起,这注定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搏斗,因为战斗一旦开始,200师将陷入孤军作战、无人可援的境地。
戴安澜带头立下遗嘱:
“只要200师还有一人尚在,就一定要坚守到底。师长战死,副师长顶上;参谋长战死,副参谋长顶上。全师上下,无一人心生退意,誓死决战到底。”
中国远征军
战斗一开始,日军对着200师营地就是一顿狂轰滥炸,将国军建的战斗掩体尽数摧毁。
前线战士避无可避,只能迎着弹药还击,伤亡无比惨重。
可即便如此,戴安澜也没有放弃,他依旧指挥战士们在断壁残垣的夹缝中顽强抵抗。
这次战斗的时间持续很长,200师的弹药消耗得所剩无几,显然,日军也察觉出了这一点。
于是,他们分散兵力,呈包围状,想要将戴安澜围歼在此地。
只可惜,日军的这个如意算盘打空了。
戴安澜早就料到会走到弹尽粮绝的一步,果断采用了百米决斗法,将幸存战士都安排在战壕内,按兵不动。
待敌人行至50米处时,战士们瞬间一跃而起、蜂拥而上,将手榴弹都扔出去,随即直接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最终,远征军以1敌4,与日军配备优良的步兵和空军苦战12天之久,杀敌5000人,将被困英军全部带往安全地带。
饶是实力悬殊、敌众我寡,200师依旧取得了胜利。
此消息一出,国内外皆是一片惊惧之声。
中国远征军
之后,4月24日,棠吉之战爆发,戴安澜的200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了敌警戒阵地。
然而,纵使远征军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也难以改写缅甸战场大溃败的结局。
随着中英联军解体,近10万中国远征军群龙无首,不知听谁号令。
饶是200师勇猛果敢,也是有心无力,此时,再留下来不过是以卵击石,只能撤退回国。
可异国他乡,地形不熟,贸然撤离又谈何容易?再加之后方敌人依旧穷追不舍,每跨越一道封锁线,200师都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马上到达中国边境线的时候,200师出了差错。
当时,敌军两个大部队拦住了戴安澜的去路,无奈之下,他只能兵分两路,分头行动。
一片混战之中,战士们都杀红了眼,敌我难分,戴安澜只能站在高处喊话,却不幸被一枚子弹射中了腹部。
之后,等参谋长找到他时,戴安澜早已是浑身僵硬,不能动弹。
身在缅甸丛林之中,缺衣少粮,根本没有任何紧急治疗的办法,于是,戴安澜只能硬扛着,咬牙指挥部队绕河前进。
最终,在戴安澜的指令下,大部队成功避开了敌人,来到了缅甸北部,朝着祖国方向进发。
彼时,望着近在咫尺的国土,身负重伤的戴安澜却无法再前进一步。
他只能强撑着坐起,整理好衣衫,眼中饱含泪水,望着渐渐模糊的天空,满是不甘与愤恨。
不多时,戴安澜的心脏彻底停止了跳动,牺牲时,他年仅36岁。
一代英杰壮烈殉国,将星陨落异国他乡。
据说,戴安澜死后,久久不能合眼,仗还没有打完,战士们还未归家,他不甘,亦不舍。
戴安澜墓
戴安澜的一生短暂,却功绩卓越,台儿庄战役、昆仑关大捷,他杀敌众多,名震中外;同古会战、缅甸战役,他机智果敢,名扬国际,实乃保卫山河的铁血英雄。
所谓大丈夫以身许国,应是如此。
1943年4月1日,蒋介石委托李济深主持,为戴安澜在广西湘山寺前举行了多达1万多人参加的隆重国葬。
期间,毛主席派人送去一首挽诗: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斗志也无违。”
参考资料:
[1]雷萍莉,刘毅.“三美论”映照下的毛泽东诗词翻译——以《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为例[J].西部学刊
[2]魏国彬.安徽三杰与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J].牡丹江大学学报
楚楚家的公寓
200师是中国当时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主官肯定有过人才能,据说戴师长找了大学生学英语,他是少数可以直接和美军交流的中国将领!人品才能在国军里都是非常卓越的,也是罗斯福总统给中国颁发的第一枚奖章获得者!
天才小熊猫
壮哉戴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