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有一些文人,他们不是单个的出现,而是一群,就是说在某个时期,一个家族涌现了这么一群有文采才能的人,我们现在来盘点一下。
我们比较熟悉的比如有:
班氏家族:班固的祖姑班婕妤。班婕妤是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班固的父亲班彪,班彪的主要成就是续写了《史记》,写成《后传》60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为后世所重。班固我们就更熟悉了,他子承父业,继续写史书,主要著作是《汉书》,而《汉书》在班固手上还未写完,他的妹妹班昭,又继续完善,得以传世。班家还有一人青史留名,不是以文采,而是文治武功。虽然他的文采也不错,就是班固的小弟弟班超,以一己之力稳定了东汉西域的局势,被封定远侯。
班固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三曹父子可以说是文人中的特殊群体,比如曹操和曹丕,他们除了文学家的头衔,还有一个头衔,就是政治家。这也使得他们的作品有先天性的传播优势。
曹操
杜审言与杜甫:杜审言是杜甫的爷爷。杜甫经常以他的爷爷杜审言为荣,在他的诗里面,几次都提到了自己的家学渊源。比如: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等等。
二晏:晏殊和晏几道是一对词人父子。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和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同样的意象写出了不同的意境,虽是父子,却也迥异不同。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都入选了“唐宋八大家”。三字经有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指苏洵。苏洵年少的时候并不认真学习,且放荡不羁,及至27岁才突然醒悟,发奋读书,并教出了两个号儿子,苏轼和苏辙。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次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所以说一个人要想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且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苏轼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这三兄弟是明朝“公安派”的领袖人物。能创一文学流派,且为领袖人物,可知其能。袁氏兄弟,一门三进士,且袁宗道还获得过会员,即会试第一名;袁宏道虽无意于仕途,但也在万历二十年就中了进士,时年24岁;袁中道少年成名,16岁即取得秀才的身份,但是后期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一直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四十六岁这一年,他经过二十多年的场屋之苦,好不容易考取了进士。还有哪些有亲戚关系的,大家可以来例举一下。不过有一个流传得比较广的亲戚关系:秦观是苏轼的妹夫,据考证为讹传,苏小妹也是文学创作的人物,实际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