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美国加快推行“重返亚太”的战略方针,再加上中国军事实力显著提升,尤其是海空力量获得了极大的进步,美国试图拉拢西太平洋沿岸伙伴,共同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企图愈发明显。中美两国围绕台海的摩擦也日渐频繁。
这些不断升级的摩擦,一方面体现在美国不断与台湾当局加强互动,不断试探中国大陆的红线。
比如,美国在26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后,陆续向台湾当局进行了19次军售,美国的许多议员,州长和前内阁官员也多次窜访台湾,为岛内独派势力摇旗呐喊。
另一方面,解放军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愈发强硬,对于“台海问题属于中国内政,外部势力不容干涉”的原则始终捍卫。大陆反对其它国家官员窜访台湾,反对美军对台军售的理由就来源于这个原则。
对此,外界经常担心台海会发生战争,给全球局势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到目前为止,解放军尽管已经对台湾当局拥有绝对的军力优势,却也始终没有采取军事手段解决台海问题。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呢?
1,控制台湾并不难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以解放军当下的实力,完全有能力控制台湾全岛。解放军目前在台海西侧拥有的兵力,装备数量均远高于台军。
在地面,台军现役“陆军”和陆战队加起来只有12万人左右,即便经过动员也只是40万人,麾下坦克虽有1000多辆,但大多是M48,M60或自研的“勇虎”坦克,属于冷战早期的古董货,在解放军的反坦克武器面前毫无战力。
而台军的火炮也以老旧的牵引式火炮为主,唯一能让解放军重视的是其长弓阿帕奇和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以及大量的反坦克导弹而已。
相比之下,解放军有85万多人的陆军野战部队,4.5万多人的海军陆战队,3.5万多人的空降兵部队。
手中的技术装备还有3700多辆第三代主战坦克,400多辆轻型坦克,1000多架直升机,2350多门自行火炮,1200多门轮式突击炮,6700多辆步战车,足以碾压台军。
在空中,台军能战的飞机主要是130架F-16,54架幻影-2000战斗机和6架E-2K预警机。其IDF战机已经老化,技术落后,不堪一战,解放军中的歼-10C轻型战机就足以压制台军所有战斗机。
更别说解放军手中还有786架歼-16,歼-11,苏-30这样的重型四代机,接近200多架歼-20隐身战机。
一旦开打,解放军完全可以先派歼-20突防,再用歼-16和歼-10搭配,再凭借射程更强大的PL-15空空导弹横扫台军空中力量,获得制空权。
在海上,解放军的2艘航母(福建舰下水但未服役),39艘神盾驱逐舰,39艘重型护卫舰,50艘轻型护卫舰,55艘常规动力潜艇和12艘攻击型核潜艇。
而台军海上力量只有4艘驱逐舰,22艘重型护卫舰,4艘潜艇和31艘导弹快艇。这些舰艇中,有不少都是美军退役的老旧军舰。且台军所有军舰都没有导弹垂发单元和相控阵雷达,防空能力很差。
至于潜艇,则是古董级老船,鱼雷都不够用。面对解放军海空力量的打击,不堪一战。
登陆时,解放军还可以出动3艘两栖攻击舰,8艘071型船坞登陆舰以及大量的坦克登陆舰向台湾投送兵力,并用武装直升机和舰炮火力覆盖,让台军没有还手之力。
此外,解放军还拥有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可以凭借靠近台湾的地理优势,发挥远程火力的优势,对前来干涉的外部势力进行打击。
毕竟,解放军在东部沿海拥有大量的弹道导弹和长剑-10巡航导弹,必要时可以将其投射,打击美国,日本在第一岛链内的所有军事基地,使之不敢轻举妄动。
即便发生大规模的海空交战,解放军也可以凭借与台湾更近的陆基机场,直接将大量空军战机出动,配合地面防空系统对付美,日的海上航空兵部队。
相比之下,台湾自1992年结束“动员戡乱”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变迁,社会思潮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台湾大部分青年对战争和军旅生活没有热情,而是深感恐惧,更不愿意为所谓的“独立”而战。
而受到兵役制度和军事政策的影响,台军士兵的训练水平也在不断下降,许多基础的军事技能也无法掌握,这样的部队,台军的动员体系实际上已经不可靠。
就连美国高层也都指出,如果台湾当局不在战争中努力抵抗,美军即便“驰援”台湾,也只是徒劳而已。
在这种兵力不如大陆,装备数量和质量不如大陆,士兵战斗意志也不如大陆情况下,解放军只要愿意,用军事手段拿下台湾全岛完全可以做到。
考虑到台湾在美国的第一岛链中具有特殊地位,是连接日本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中轴,一旦解放军控制全台,便意味着中国完全掐住了第一岛链的中轴,将其拦腰斩断。
而台湾东部的深水良港也比东海,黄海的港口更适合大型战舰航行,解放军完全可以在此之后将东海舰队的基地转到台湾东部,加强海军的影响力。
但对于解放军来说,仅仅突破第一岛链,并不是最终的目标,大陆方面还需要为更长远的未来谋划。
2,第二,三岛链的意义
众所周知,美国自冷战以来,在太平洋地区构建了三条岛链用于对付苏联和中国。
从北海道的宗谷海峡,经日本四岛,琉球群岛向南,以台湾为中轴,再经过菲律宾群岛,最后至大巽他群岛的这条岛链,就是第一岛链。
美国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的军队,并拥有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个盟国,可以凭此控制巴士海峡,宫古海峡,马六甲海峡等交通要道,是美国与中国对峙的最前沿。
而解放军一旦获得全台,就会直面第二岛链。这条岛链北起日本的小笠原群岛,火山列岛,向南经过马里亚纳群岛,帕劳群岛,落脚于印尼东北部的北马鲁古群岛。
这其中,广阔,深邃的菲律宾海被完全囊括在内,关岛则是其中最重要战略支点。
至于第三岛链,则是指北起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经夏威夷群岛,美属萨摩亚等地向西南方向延伸,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终点的岛链。
这条线上,最重要的是夏威夷群岛,阿留申,阿拉斯加南部的军事基地。这里还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美国最重要的盟友为其提供帮助。
从这条岛链再往东走,广阔的东太平洋上再也没有庞大的岛屿群,美洲西海岸的土地便直接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目前,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摩擦和博弈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位于第一岛链内,外界也普遍认为解放军已经拥有在第一岛链内的军力优势。但在第二岛链,解放军的影响力就没有那么充足了。
3,解放军在第二,三岛链实力欠缺
毕竟,解放军能够在西太平洋地区与美军博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东部沿海的陆基力量能够及时向第一岛链内的地带施展影响。
但随着距离增加,与东部沿海的陆地越来越远,到第二,第三岛链时,中国的军事影响力也会逐渐被削弱。
比如,中国在第一岛链内想发起远程打击,可以使用几乎所有型号的东风导弹和长剑-10巡航导弹。而如果要打击第二岛链的美军目标,就只能使用数量更少,价格更昂贵的东风-21,东风-25以及长剑-20中程导弹。
而如果加大范围,打击跨越四分之一个赤道距离之外的第三岛链美军,解放军能使用的就只有东风-41和东风-5洲际导弹,越远耗费的成本也越大。
解放军在第二岛链方的活动,主要以和平时期派遣海军舰艇编队前往此处训练为主。
而且,中国的舰艇编队在第二岛链海域活动是无法像美军那样利用周围的军事基地及时获得补给的,必须随身配备大航程的补给船跟随,越远战斗力也越受影响。
而解放军空军之中只有轰-6K和运-20可以在此稍作活动,一般从陆基机场起飞的重型战斗机只能在1600公里内活动。
至于第三岛链,解放军只能偶尔派遣核潜艇,或者以水面舰艇搭配9型综合补给舰前往,而这款补给舰在中国海军手中只有2艘。
空军战机则几乎全都没有能力前往第三岛链,只能靠航母上自带的舰载机活动,而解放军目前所有的舰载机加起来也不到100架。
更何况,解放军的常规动力滑跃式航母与美军的核动力航母差距也比较明显,攻击型核潜艇的降噪,深潜,速度也与美军核潜艇有很大差距。
总之,解放军是一支缺乏远洋作战能力的力量。相比之下,美军在第二,第三岛链经营多年,其军事实力要比中国强得多。
美军在第二岛链的关岛拥有多处军事基地,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德森空军基地和关岛海军基地。前者驻扎了美太平洋司令部麾下1个空军联队。这个联队拥有B-52战略轰炸机和大量的战略运输机,远程打击和投送能力很强。
而关岛海军基地也长年有以两栖攻击舰为核心的两栖戒备群和攻击型核潜艇驻守,实力不容小看,解放军目前还没有能力在第二岛链和美军做到实力接近。
在第三岛链,美国空军在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希卡姆基地各部署了1个航空队(美军1航空队相当于1个中国一个战区级的空军力量),拥有包括F-35,F-15等在内的所有主力战机。
美国海军则在这里部署了5个航母战斗群的力量,实力非常强劲。
而且,来自美国西海岸的海空力量也可以在战时抵达此处,前往增援。以解放军目前的实力,还很难突破此处。大陆要想在控制台湾之后,挡住美国从第二,第三岛链前来的海空力量,依然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解放军之所以在拥有军力优势的情况下没有开战控制台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拿下台湾就突破了第一岛链,而解放军目前还没有能力在这里应付第二,第三岛链的美军。因此,解放军不能急于求成。
当然,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再加上中国越来越重视航母,远洋补给舰,舰载机等远洋作战力量的建设,未来中国在第二,第三岛链的军事实力必然会极大的提升。
届时,解放军将更有能力应付美军,实现两岸统一也会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