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诠|当代书坛创作流派与格局试说

书艺飘香 2024-08-05 19:30:46
关注 ▲书艺公社▲ 与万千书坛精英,探寻醉中国的书画印生活新方式! 来源 l 《书法》2001年12期作者 l 于明诠原题 | 当代书坛创作流派与格局试说 ——兼及“流行书风”问题分享 l 书艺公社(ID:shufaorg) 当代书风对于当下的我们实在是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客观存在,其原因当然是缘于我们“身在此山中”之故。再过若干年,这个问题也许会一目了然,但那时的一目了然对于今天的我们和我们今天的创作已无直接的现实意义。因此,对于当代书风问题,当下的我们又不得不说。本文不避浅陋,试作“试说”,自然是一孔之见,权作抛砖。何应辉行书条幅一、略述与概览对于当代书风及当代书法创作,大家往往以“流行书风与传统书风”或“传统派与现代派”概而论之。若仅仅止乎此,则实在太过笼统亦失之肤浅简单。尤其“流行书风”一词往往带有较强烈的感情色彩,故而严肃的学术问题常常因之而陷入无聊争吵。其实当代书风首先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应该用唯物史观的常识来看待它,用辩证的观点来思考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问题的讨论走向深刻。经过上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发展,当我们踏进新世纪门口蓦然回首时,我们欣慰地看到,当今书坛的创作格局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轮廓。这便是二十年来以地域或师承关系形成的书风流派已基本瓦解,并进行着重新组合。我们暂且以“传统派”与“现代派”两大阵营来分别作一概览。当然,用“传统派”与“现代派”来分也不尽妥当,因为我们都生活在现代,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都属“现代派”。但将当代书风区别为传统与现代,是基于大家各自不同的创作理路而不是一个时间历史概念。在现代派阵营中,主要劲旅来自两个方面——学院派和书法主义。而在书法主义圈内,又可分为三支方面军,一是文字可识读的少字数派,二是无文字或文字不可识读的抽象派,他们虽名为“书法”,其实更近于抽象水墨。前者以邵岩为代表,后者以洛齐、邢士珍为典型。第三支方面军是行为书法派。他们借助书法之名游走,但用意却不在书法本体。徐冰(《析世鉴》作者)、王南溟(《字球组合》作者)、张强(《踪迹学》研究者)是代表者。无论是书法主义还是学院派,他们的存在对延续几千年的中国书法艺术是具有明确的否定和革命意义的。他们虽然同样借助中国书法的笔墨纸砚进行创作,但支撑他们的美学理论和创作观念却是西方式的。打一比喻,他们的所有努力在于借书法这只“中国鸡”生“西方蛋”。对于现代派书法的讨论,本文从略。这里的“传统派”是与上述“现代派”相对应的范畴,故亦庞杂。从现象上看传统书法阵营中至少包括下列五种书风类型或流派:1. 经典技法派。这一流派的存在多由中国数千年传统书法发展的惯性所决定。对古代经典碑帖(往往更注重帖而非碑)的直接继承弘扬和传统技法的精纯度强调是其突出的特点。他们的存在为当代书坛抹上了一笔暗黄的“复古”色调。在当代一流书家中,他们的人数并不多,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他们往往被当做“传统”、“正宗”的化身,也被公认为“雅俗共赏”的典型。代表书家如曹宝麟、刘小晴、孙晓云等。曹宝麟行书斗方2. 新古典派。20世纪90年代初,周俊杰、李强先生首先提出“书法新古典主义”口号,十余年来,此说频频见诸报刊,影响颇大,但把“新古典主义”界定在“对传统全面继承”又“大胆创新”的层面上,未免宽泛,本人曾著文质疑(见《书法导报》1996年7月24日)。近读刘宗超《中国书法现代史——传统的延续与现代的开拓》(中国美院出版社出版),据刘先生的解读,“新古典派”不同于“新古典主义”,而应是专指“纯真、宏伟、豪壮、雄强、质朴”的书风(见该书96页)。这里便借刘宗超先生的解释来划定此派。纯真、宏伟、豪壮、雄强、质朴的“新古典派”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它的崛起让我们想到极一时之盛的“中原书风”。他们对中国传统书法的继承指向非常明确,即六朝碑版和古代民间书法。他们对于二王一路的帖学经典多有抵触。代表书家当为王镛、孙伯翔、何应辉、王澄、周俊杰等。王镛草书斗方孙伯翔行楷对联3. 新文人派。新文人书派在当代书坛的形成较早,它与经典技法派几乎同时出现或说两相分离。消解和弱化作品物质意义上的技术因素,强调形而上的品位境界,注重作品的人文情趣和作者传统文化修养与品格塑造是其突出特点。新文人书派尽管出现较早,但理论学术阐发与觉醒以及队伍的急剧扩大却是近十余年的事。其代表书家为刘正成、华人德,刘一闻、陈振濂、周永健、刘云泉、郭子绪、徐本一、黄惇、储云等。学者书家中的大部分属于此书派阵营,另一部分则多属经典技法派,如前所述曹宝麟先生等。刘正成行书条幅郭子绪行书4. 形式构成派。它是东方笔墨与西方美术观念嫁接的产物。创作中强调章法的形式构成,以块面冲突取代传统章法中的和谐连贯,以线条的空间分割和大量锐角的营造增加作品整体的紧张感和视觉刺激。在创作中书家良好的笔墨技术不是致力于线条点画内涵的丰富,而更像是“制作”一种美术画面构图。沃兴华先生是其理论与实践的主要代表者。白砥、张小弟在某种意义上也与沃先生异曲同工。它的出现对于当代书坛创作来说,是一道崭新而靓丽的蓝色调。近年在青年书家及美术院校的青年师生中影响日盛。沃兴华行书斗方张小弟行书条幅5. 俗书派。严格说来,此流派与前四者无论从艺术水准还是品位档次上都不能相提并论,但它的确又是我们当今书坛一个十分庞大驳杂的存在,他们对书法的理解只限于“写毛笔字”。其中成就较高者几近前面所述的经典技法派,区别在于其一味机械地临仿古代某碑某帖,亦即通常所说的“写字匠”。然而其他绝大部分却十分芜杂,“江湖派”、“杂耍派”、“老干部体”等等,均在此列。本文之所以将其单列一派,是因为此派的存在的确不容忽视。其一,他们常常搭乘经典技法派的战车,而被世俗观点误认为是“传统派”,混淆人们的视听。其二,对当今远未健全完善的书法市场冲击最大,他们若借助某种“名人”(如演员、歌星等)和协会领导者身份出现,必然令宣传媒体错乱,令真正的书法艺术尴尬。其三,这一流派虽然泛滥于书坛基层和书法艺术外围,但在层层书协组织直至中国书协似乎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他们若参与书协的业务工作,则无疑是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最大滑稽与悲哀。在当代十二家文艺协会中唯独书协存在此类现象或唯独书协此现象异常严重,这又是当今书法人的不幸。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我们文艺体制的某些弊端作祟外,书法艺术本身审美价值的抽象性与模糊性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流派(其实是一个流派集合)不是本文讨论重点,故亦从略。“流派格局说”示意图以上流派的存在与发展共同构成了当今书坛的基本格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其一,“传统”范畴的新古典派、新文人派、形式构成派三者便是被人们褒贬不一且往往贬多于褒的“流行书风”。由此可见,“流行书风”并非是一个“派”,而且也十分庞杂。它与歌坛的流行派一样,既有一流的艺术家,也有二三流的“歌星”、“歌手”,更多的则是一大批刚刚踏入书坛而又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然好感的青年朋友。人们常常以“浮躁”,“丑拙”,“狂怪”等借口指责其中一些代表性书家,然而十之八九是他们代替年轻朋友“受过”。其二,流派的划分只是基于当下书坛创作现状,以及就现象而论现象,除俗书派外,其他请
0 阅读:0

书艺飘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