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任命刘伯承为军校校长,为何不久他便请辞?其妻子:多活几年

花开半夏千古 2024-08-02 02:02:43

新中国成立后,有着“军神”之称的刘伯承元帅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工作,担任了一众军事院校的院长、政委等职务。

作为一代名将,他善谋巧断,有勇有谋,而对于党的安排也是坚决执行。

不过1957年,毛主席调任他担任高等军事学校校长兼政委后不久,刘伯承便向毛主席提出了请辞。

对于请辞的原因,他也并不做避讳,而是直接将妻子劝说他的话和盘托出。

“多活几年,多培养几批学生,不比死撑着去学校强嘛!”

虽然这话未免有点“糙”,但理上却“不糙”。而事实上,此时的刘帅身体也确实已经不堪重负。

刘伯承,1892年出生于四川开县。

少时家中生活尚可,是以也能让他就读私塾,进入中学。不过及至15岁时,刘父病故,家中痛失顶梁柱,刘伯承也不得不辍学务农。

正是困顿的生活环境,让他立下了大志,救民于水火之中。而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年轻的刘伯承也深受鼓舞选择了投军入伍。

次年,他考入了蜀军开办的将校学堂,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毕业后,他也被分配到熊克武部,而后历任排长、连长等职务。

不过在后来的丰县战斗中,刘伯承右眼被击中。当得知注射麻药会损害脑部神经后,他坚持不用麻药,硬生生的扛着72刀。

这也让他“军神”之名广播。

在1926年入党之前,刘伯承已经是四川地区小有名气的战将,这也让很多人试图拉拢他,不过他都不为所动。

而在南昌起义之前,他已经身居军长之高职。不过为了理想信念,他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投身其中,并担任了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团长。

南昌起义的意义是无需赘述的,而敌众我寡的困难也是真实存在的。要培养一支不败之师,无疑也需要首先解决人才问题,如此之下同年年底他被派遣前往苏联学习。

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先后在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取得优异成绩。

1930年,回国后刘伯承担任了军委参谋长,配合周恩来主持军委工作,同时也兼任军事培训班的教官。

长征途中,他也先后担任了二、四方面军的红大校长。

凭借出色的口才以及丰富的经验,为红军培养了大量优秀指战员,可以说是很多开国名将的恩师。而这也是为何建国后让他主导军事教育的原因之一。

1937年抗战打响后,他担任了八路军129师师长,成为八路军六大师长之一,带领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同邓公在太行山和敌人打游击,稳固了华北根据地。

解放战争打响后,他和邓公通力合作,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连续取胜。部队改编后担任了中原野战军司令员,成为五大野战军的主将之一。

在淮海战役时,他指挥部队围歼黄维兵团,击败了蒋军王牌,为三大战役的彻底胜利画上了句号,并指挥了之后的渡江战役和宁沪杭战役,然后转战大西南,扫荡了敌军残兵90多万。

而在这期间,他也仍旧担任了我军军政大学的教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先是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校长兼政委,后又兼任了军委副主席、作训部部长等职务。

1957年,毛主席又决定让他担任解放军军事学院的校长兼政委。

接下重任后,刘伯承把自己积累的宝贵实战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广大年轻军事干部,让这所多兵种合成高等学府很快走上了正轨。

但他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糟糕,曾经的旧伤,外加整日的劳累,显然是不堪重负的。而对于他的伤,叶剑英元帅对此最清楚,用“遍体弹痕余只眼”来形容他。

事实上在1956年时,他编因为积劳成疾病倒,之后一直状况不佳。

妻子也非常担心他的身体,多次劝导,建议他多休养。如此虽然少工作,可能多活几年,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

最终他接受了这个建议,是以在毛主席问他为什么辞去校长的时候,把妻子的这番话搬了出来。

毛主席听罢也表示赞同,于是安排更年轻的陈伯钧担任代理校长,但在大事上让陈伯钧多去请教刘帅。

不过即便如此,1962年,刘帅还是参与指挥了对印自卫反击战,痛击印军王牌部队。

四年后又担任了中央军委副主席,为军队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直到1982年,已经90岁的刘伯承才正式离休。1986年,他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0 阅读:0

花开半夏千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