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随着春日的氛围渐浓,我们迎来了春天的第四个节气——春分。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这个时节不仅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由寒转温的时期,更是人体调养身体的黄金窗口期!

《千金方》云:“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阳气生发,人体肝火会随阳气上升而影响脾脏功能。脾脏功能一旦下降,失去了运化气血的能力,健康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春分的养生重点之一就是“健脾”。
春季如何健脾
健脾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药膳食疗、中药内服等,但这些方法对部分人而言可能存在操作较复杂或个体适应性差异的情况。因此,推荐给大家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做的健脾方法——揉脾经。
脾经是人体重要经络之一,它起始于足大趾内端的隐白穴,沿腿内侧直通腹部,现代研究证实它掌控着消化、代谢、免疫三大系统。
正所谓“脾经常通畅,重病、急病、怪病难上身。”只要每天花10分钟揉通这条「生命线」,就能促进血液循环,把新鲜的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消除体内的淤血,激活身体自愈力!
脾经揉按的6个重点
01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常揉此穴,可增强胃肠的吸收功能,调理脾气。
脾火旺的人,容易有舌苔厚腻、口干舌燥、肚子胀气、大便秘结等症状,通过刺激太白穴能排出多余的脾火,改善这些症状。
手法: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取穴,用拇指指腹按压,并作圈状按摩,直到局部有酸胀感,每天坚持揉按3~5分钟。

02公孙穴
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相通,所以公孙穴兼具健脾胃、治疗胸腹部各种疾患的功效。对于胸腹部的问题,尤其是气机上逆所致的疾病,如腹胀、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等,可以刮一刮公孙穴来缓解不适。
此外,公孙穴与冲脉相通,而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宫,冲、任二脉与女子的月经、生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痛经问题的女性朋友,可以多揉公孙穴,调和气血、化瘀止痛。
手法: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内侧,足弓骨下方凹陷处取穴。用拇指的指腹对公孙穴进行按揉,以酸胀为度,每次按揉5分钟。

03商丘穴
商丘穴作为脾经上的穴位,不仅具有健脾化湿、通调肠胃的作用,还是人体天然的“消炎穴”。
该穴对应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可以治疗各种炎症。经常按摩或者针刺商丘穴,可以激发人体的消炎机制,有效改善胃肠炎以及下身的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手法: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处取穴,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商丘穴,力度要适中,以感到酸胀感为宜。可以每天进行2~3次,每次持续3~5分钟。

04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对于女性来说,这可是个“大补”的穴位。
健脾抗衰:脾主肌肉,是气血生化的源头。如果想延缓衰老,让皮肤保持紧致健康,除了日常规律饮食、坚持运动外,还要多揉三阴交充盈气血。

改善皮肤:脾主运化水湿,对于体内湿浊导致的湿疹、痤疮痘痘、荨麻疹等皮肤问题,常揉三阴交也会有很大的缓解。
通治妇科疾病:大多数妇科疾病都与肝、脾、肾三脏不调有关,作为这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无论病灶在子宫、卵巢还是乳腺,三阴交都能通治。
手法:手四指并拢,小指下缘靠在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与胫骨后缘交点处即是三阴交穴。
用拇指指腹按压三阴交,感到酸胀时再顺时针、逆时针各揉按3~5分钟,每天一次。

05阴陵泉穴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阴陵泉的主要作用是健脾化湿,加强脾经的经气,将滞留在身体的水湿充分排出体外。要从根本上解决因痰湿过重而引起的水肿、肥胖、腹泻、小便困难或风湿痹痛等问题,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手法:食指沿着小腿内侧向上推抵达膝关节下,胫骨向内上弯曲,有一凹陷处即为阴陵泉穴。
按摩时,拇指端放于阴陵泉穴处,先以顺时针方向揉按1分钟,随后进行半分钟的点按,直至感到酸胀。按照相同的步骤逆时针揉按,整个按摩过程持续十分钟。

06推腹
脾经还有不少穴位都在肚子上,位于人体中线旁开4寸处。如果这个位置有痛点,大概率是脾经上的问题,可着重进行按摩。
经常推腹,可以强化脾胃的消化功能,排出体内的浊气、浊水、宿便等有害物质,促进腹部气血循环,有效减少腹部脂肪堆积。
手法:身体平躺,双手交叠,先从心口窝起,然后沿着肋骨两侧向前下方推,碰到硬结则仔细揉按,每天早晚各推10~15分钟。
07揉肝经
《金匮要略》中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健脾的同时也需养护肝脏,防止肝郁克脾。
这里也给大家推荐两个肝经上的穴位,肝经与脾经一起揉,更有利于肝脾两脏的和合。
①太冲穴:
《针灸甲乙经》:“主胸胁支满,呕逆,目赤肿痛。”
手法:于脚背一、二趾骨间凹陷处取穴,晨起拇指揉按压3分钟,能够疏解肝郁,缓解头痛、焦虑。

②肝俞穴:
《医宗金鉴》:“肝俞主灸积聚痛,兼灸气短语声轻……”
手法:在背部第九胸椎下旁开1.5寸处取穴,手掌握成空拳轻叩10分钟,可助肝气升发。

特别提醒:调理期间,若出现穴位区域紫斑、痛感加剧等现象,属经络疏通正常反应。配合饮用五指毛桃茯苓茶(五指毛桃15g、土茯苓10g、炒薏米10g),可加速病邪外排。

我们不妨将春分作为一个新的开始,把揉脾经的习惯融入日常生活。让我们从春天出发,用健康的身体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