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被禁止前往白宫访问时,该国反对党领袖却前往了美国试图修复美以关系,不管内塔尼亚胡承不承认,美国与其领导的以色列政府关系已经出现裂痕,美国态度有变,内塔尼亚胡想找到新的出路得赶快了。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近段时间对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说,应该是一段很难熬的日子,对内,其想要推行的司法改革,遭到了民众以及政府内部的强烈抗议;而对外,内塔尼亚胡还要面临着美国及其欧洲盟友施加的一系列压力,美国总统拜登甚至已经表明,近期不会邀请内塔尼亚胡访问白宫,还警告内塔尼亚胡必须尽快终止司法改革。
就在内塔尼亚胡面临着种种压力,并且与拜登政府的关系出现裂缝时,该国反对党领袖拉皮德却打着“修复美以关系”的旗号前往美国,虽然拉皮德作为以色列前总理以及反对党领袖,还有着一些政治影响力,但拉皮德终究是个前总理,修复“美以关系”的这种事情,不让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去干,而是让一个前总理去干,怎么看都不太合适。
这也就间接说明了一点,比起内塔尼亚胡领导的以色列政府,美国方面似乎更加偏向于拉皮德。《耶路撒冷邮报》透露,拉皮德此行虽然不会会见拜登,但将会与来自纽约的两位民主党国会议员以及美国犹太人团体碰面。而拉皮德的发言人称,这次访问是“在最近几周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危机加剧”的背景下进行的。言下之意也就是指,内塔尼亚胡是那个搞砸的美以关系的角色,而拉皮德则是那个收拾烂摊子的角色。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截图
内塔尼亚胡无法进入白宫,而反对党领袖却打着修复“美以关系”的旗号去到美国,这听起来是一件多么讽刺的事情。与此同时,美国前参议员约瑟夫·利伯曼更是向《耶路撒冷邮报》透露称,以色列可能正在失去美国国会两党的支持。当然,约瑟夫这里提到的以色列指的自然只是内塔尼亚胡政府,而不是整个以色列国家。
约瑟夫表示,美国对以色列的政治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受以色列政府政策的影响。约瑟夫口中的以色列政府政策,指的也就是我们上边所提到的内塔尼亚胡想要推行的司法改革。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截图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美国政府与以色列近期因司法改革而引起的国内骚乱有什么关系,但美国对待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态度如何已经显而易见了,无论是内塔尼亚胡之子抨击拜登政府在幕后资助以色列的国内骚乱以推到内塔尼亚胡政府,还是拜登亲自对着内塔尼亚胡放出的狠话,又或是近期发生的美国方面接见以色列国内反对派领袖,这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都在指向同一个结果:拜登政府与内塔尼亚胡领导的以色列政府关系已经出现裂缝,而且美国十分不待见这一内塔尼亚胡,甚至是想要推翻其领导的以色列政府。
内塔尼亚胡和拜登
由此可见,这场由司法改革引起的国内骚乱,已经不只是以色列单纯的内政问题了,内塔尼亚胡所面临的压力,恐怕比表面上看到的还要更加沉重和复杂。而这时,内塔尼亚胡要想摆脱困境,寻求别的出路的话,选择可能也不多了,毕竟在这种情形下,内塔尼亚胡无法寻求美国的帮助,就更别提与美国长着同一张嘴的欧洲盟友了,那么内塔尼亚胡还能寻求哪个国家的帮助呢?眼下自然也就只剩下能与美国抗衡的东方大国,也就是中国了。
而凑巧的是,前阵子在中方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两国代表在北京宣布恢复了外交关系,正是这件事情,再次向以色列证明了,中方有能力且有意愿为解决中东问题奉献一份力量,如果以色列想要找上中国帮忙解决的话,我们的谈判桌上还有位置。
诚然,司法改革是以色列内部的内政问题,我们秉承着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不会插手,但这场由司法改革引起的以色列外部的外交压力,在这一方面的问题上,我们还是能够帮助以色列分担一些。
中以关系一直以来都受到美国阻碍
也就是说,既然以色列在面临着美国施加的外交压力,那么不妨把目光从美国身上转移,进而与中国拉近外交关系,再通过经济合作等一系列手段,转移以色列国内的矛盾重点。等到内塔尼亚胡能为该国国内民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时,再想推动什么方面的改革,想必也会轻松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内塔尼亚胡也直接表明,虽然美国是以色列“不可或缺”的盟友,但不代表以色列不能拒绝美国。内塔尼亚胡对待拜登政府的强硬,再次表明了,以色列转向寻求中国的帮助也不会是什么必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许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