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三阴三阳与《易》学关系梳理——三阳三阴之谜

金东文化 2024-09-13 16:38:44

《医经钩考》三十二、《黄帝内经》三阴三阳与《易》学关系梳理

——三阳三阴之谜

金栋按: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谓之三阴,少阳、阳明、太阳谓之三阳。《黄帝内经》其义有二:(1)指六经。如《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阴阳类论》《灵枢·根结》等。(2)指六气。如《素问》运气七篇大论等。

《素问》有两处提到三阴三阳的解释,即(1)《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2)《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但没有说清为什么会有三阴三阳,实则由四时之太少阴阳推演而来!如丹波元简《医賸》说:

“太少阴阳,原是四时之称。董仲舒云:‘春者少阳之选也,夏者太阳之选也,秋者少阴之选也,冬者太阴之选也。’《易·乾凿度》云:‘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节,故生四时。’虞翻解《易》则云:‘四象,四时也。’而后世说《易》者,专用此论蓍策之数矣。以阳明、厥阴,合称三阴三阳者,医家之言也。《灵枢》云:‘两阴交尽,故曰厥阴。’‘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而后世运气家,强以此为天之六气矣!”

三阴三阳确属医家创造,马王堆出土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虽有三阴三阳术语,较原始,不同于其后《内经》中三阴三阳术语。据考,此两部《脉灸经》“应是西汉初年流传并且在使用的医书,其成书时代亦应断自汉初为妥”(赵洪钧《内经时代》)。关于三阴三阳的来路,现代有学者认为与《易》有关,如下说:

1、与《易经》六爻有关。

当代医易大家张其成《中医象数思维》说:

“《内经》十二经络的定型和三阴三阳的命名同样是在易学象数模式的深层次作用下确立的。《灵枢·经脉》十二经脉与早期医家对经络的认识有所不同。……由十一脉发展为十二脉,由不完全的阴阳命名发展为三阴三阳对称的命名,《周易》六爻模式起了一定作用。

“《周易》六十四卦由六爻自下而上排列而成,即阴爻、阳爻排列组合六次成六十四卦,六爻依次排列是一个由低到高、由下至上、阴阳迭用的逐级递进过程。下位为始点,上位为终点,至上位则折返而下,再从初位(下位)开始一个新的演变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反复无终。手、足六经与六爻不仅数量相合,而且阴阳结构相似,功能相同。六经各分为三(即阳经与阴经各为三),可能受六爻分三阴位、三阳位的影响。六经三阳经与三阴经的次序表示人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不同层次。六爻的排列与六经的流注是交错迭宕进行,其演进过程又均表现为由外及里、由少到多的规律,呈现循环往复的周期性。”

上说非是。

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扁鹊学派之医竹简《天回医简·十二脉》,当时尚无“经脉”之名,只有“脉”名。此时之“十二脉”,“代表着循行性感觉的走行路线(刘澄中、张永贤《经脉医学》),英文表达是channel,即气的循行通道——气脉。绵阳市永兴镇出土的针灸木人(涪水经脉木人)与成都市天回镇出土的针灸木人(髹漆经脉人像),正是循行性感觉的竖行(直行、纵行)走行路线——竖行气脉,其特点是各自独立、互不衔接,并未与脏腑相连接,并未“呈现循环往复的周期性”。

成都市天回镇出土的针灸木人

成都市天回镇出土的针灸木人

2、与《易传》有关。

据相关学者考证,三阴三阳源于《易·说卦传》乾坤生六子,说: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即

乾、坤父母卦,为纯阳、纯阴;震长男、巽长女,为太阳、太阴;坎中男、离中女,为中阳、中阴;艮少男、兑少女,为少阳、少阴。如

(1)赵洪钧《内经时代》说:

“比较可靠的原始三阴三阳说,就是三男三女说。”

(2)国医大师王玉川《运气探秘》说:

“三阳三阴说使用的是一分为二、二分为六的方法,在《周易》里就是‘文王八卦’的三男三女说……医家的三阳三阴说,大概就是从‘文王八卦’那里得到启发而建立起来的。”

3、与西汉《易》学卦气说有关。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若用阴阳二气之多少分三阴三阳,则与汉易——西汉孟喜卦气说与京房八宫卦气说有关。

所谓卦气,指用六十四卦或八卦配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以解释一年节气的变化。

西汉宣帝时孟喜是汉易中卦气说的倡导者。其易学特点是以《周易》卦象解说一年节气的变化,即十二消息卦。实际上,孟喜易学是以阴阳二爻和奇偶之数代表阴阳二气,以卦象中阴阳二爻和奇偶之数的变化解释阴阳二气消长的过程。

汉元帝时,京房进一步发展了孟喜的卦气说。以六子卦即坎、巽、震、兑、艮、离配二十四节气,而乾坤父母卦乃二十四节气之根本,不纳入卦气。并以阴阳二气消长说予以解释一年节气的变化。

两汉之际的《易纬》,又进一步发展了京房的八宫卦气说。以八卦配入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和四正四维的方位之中,提出一个世界图式,企图说明阴阳二气的运行同八卦的关系。以阴阳之数说明八卦所主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具有数的规定性。从而为孟、京倡导的卦气说,提供了一种哲学根据。

卦气说对汉代易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当时医家、或方士医受西汉易学卦气说之影响,以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分三阴三阳。即在一年四季太少阴阳气候变化的基础上,太少相互作用,“两阳合明”——少阳、太阳之合为阳明,阳明为合,居少阳、太阳之中;“两阴交尽”——少阴、太阴之交为厥阴,厥阴为枢,居少阴、太阴之末,又创造性地发展为三阴三阳学说,以说明六气之用——“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要之,以《易·说卦传》乾坤生六子为基础,参以西汉《易》学卦气说,以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来说明人体阴阳之气的多少,从而分三阴三阳。

附1:三阳三阴之谜

三阳三阴之名,始见于西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医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三部《脉灸经》中已有了三阳三阴术语(三阳在前、三阴在后),即泰(钜)阳、少阳、阳明、泰(钜)阴、少阴、帣(厥)阴,当是迄今为止、三阳三阴最古老之记载。其中有足三阳三阴六脉、臂(手)三阳二阴五脉,缺臂(手)厥阴脉,共计阳脉六条、阴脉五条,故称“十一脉灸经”。当时尚无“经脉”一词,只言“脉”。

为何“阳脉六、阴脉五”呢?有学者认为,究其因,源于“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国语·周语》)之推演。

《汉书·律历志》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于是人体必须阳脉六、阴脉五以应之。否则,不得天地之中合,则民无以生,即人之生命无所从来(赵洪钧著、金栋补注《正说内经》)。天数六为阳,故人有阳脉六以应之;地数五为阴,故人有阴脉五以应之。脏五腑六(五脏六腑)之数(缺脏之心包),亦源于此“天六地五”数之推演。如此说来,与老子《道德经》“三生万物”、《易传》“乾坤生六子”何干?

其后,天回镇老官山汉墓中出土了西汉景武时期下葬的扁鹊学派之医简《天回医简·十二脉》,十二脉有完整的循行路线和主病,则是《灵枢·经脉》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祖本。即成熟的三阳三阴或三阴三阳手足十二经脉之说——《灵枢·经脉》等篇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之“环型经脉”体系,实源于汉墓出土的简帛医书及针灸木人的“竖行气脉”体系,由当时之医家、或方士医补充完善,并整理改造了扁鹊脉学“气脉”、精心设计而创建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循环流注的环型经脉体系。所不同者手厥阴心包经在《十二脉》中惟称“心主之脉”(《内经》有其痕迹),尚未冠以厥阴之名。可以看出手心包经从暂缺至心主之脉、至厥阴心包经的演变过程(为了附会三阴三阳手足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的络属关系,从而增加了一个心包——膻中之脏)。

以三阳三阴或三阴三阳之名称而言,实乃承袭了扁鹊学派《天回医简·十二脉》而来,故其后的《素问》《灵枢》《难经》及经方学派之《伤寒论》等皆可用之,以阐释发挥、附会推演人体之生理病理(然临床是否如此,全然不顾)与临床辨证施治。不存在《伤寒论》六经(只言三阳三阴,并无六经之词)借用、沿袭《内经》六经之名。传统观点认为,《伤寒论》六经借用、沿袭《内经》六经之名,此乃传统误读之甚者也!

医家言三阳三阴(先三阳后三阴),有时间与经脉之分。如

(1)以一年六气(节气)而言三阳三阴,其次序是:少阳(冬至日后六十日)→阳明(雨水日后六十日)→太阳(谷雨日后六十日)→少阴(夏至日后六十日)→太阴(处暑日后六十日)→厥阴(霜降日后六十日)。见《难经·七难》《脉经·卷五第二》与《素问·平人气象论》《新校正》引文。

(2)以一日六时(时辰配地支)而言三阳三阴,约而言之如下:

平旦(日出卯时)为太阳,

日中(日中午时)为阳明,

晡时(午后申时)为少阳;

黄昏(日入酉时)为少阴,

夜半(夜半子时)为太阴,

鸡鸣(天明丑时)为厥阴。

其次序是: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见《素问·金匮真言论》与《脉经·卷五第二》。

(3)以外感热病而言三阳三阴(经脉、部位)之传变规律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见《素问·热论》(经脉)与《伤寒论》(部位)。

(4)以关阖枢而言三阳三阴(经脉)之离合,则太阳(关)→阳明(阖)→少阳(枢),太阴(关)→厥阴(阖)→少阴(枢)。见《太素·卷五·阴阳合》与《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

运气家则五运六气合流(五行化之阴阳理论,则为三阴三阳六气说),以五运六气主气而言三阴三阳,其次序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见《素问》运气七篇大论。

《易》学家言三阳三阴,则是《易传》“乾坤生六子”之三男三女(长中少)说。见《周易·说卦传》。

据国医大师王玉川《运气探秘》统计,三阳三阴或三阴三阳,多达二十九种,其具体所指又各异。究其因,乃源出多头、流异岐说之故!感兴趣者,可参看相关原著。

附2:《素问·皮部论》三阳三阴之关、阖、枢

“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篇,并与《素问·皮部论》有关。

《素问·皮部论》三阳三阴之关、阖、枢有说: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阖扉)”——阳明为阖(门扇),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枢杼)”——少阳为枢(门轴),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太阳为关(门闩);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枢杼)——少阴为枢,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阖扉)——厥阴为阖,

“太阴之阴,名曰关蜇”(关枢)——太阴为关。

实际上,“太阳为开”“太阴为开”之“开”字,《黄帝内经》第一书——隋唐·杨上善《太素·卷五阴阳合》皆作“关(闗-閞)”。

開(开)、闗(关)、閞三字形似传抄致误。閞,通闗,乃闗之省文。《太素》为是。

杨上善《太素·卷五·阴阳合》说:“三阳离合为关、阖、枢,以营于身也。夫为门者具有三义: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膀胱足太阳脉,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为关也。二者门阖,谓是门扉,主关闭也,胃足阳明脉,令真气止息,复无留滞,故名为阖也。三者门枢,主转动者也,胆足少阳脉,主筋,纲维诸骨,令其转动,故为枢也。”

《太素·卷五·阴阳合》又说:“三阳为外门,三阴为内门。内门亦有三者: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脾脏足太阴脉,主禁水谷之气,输纳于中不失,故为关也。二者门阖,主关闭者也,肝脏足厥阴脉,主守神气出入通塞悲乐,故为阖也。三者门枢,主转动也,肾脏足少阴脉,主行津液,通诸津液,故为枢者也。”

由上可见,开、阖、枢,当为关、阖、枢。关(闗-閞),取义于门闩;阖,取义于门扇;枢,取义于门轴。根据经脉的循行规律,三阳经脉之太阳行于身之后为关,阳明行于身之前为阖,少阳行于身之侧为枢。此即“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之含义。

《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篇》论三阳有关、阖、枢,合为一阳;三阴亦有关、阖、枢,合为一阴。此一阴一阳作为人身之两重门户,外以拒邪气之侵,内以固精气之失。此乃三阴三阳(即关、阖、枢)之生理。

根据经脉的循行规律,三阳经脉之太阳经行于人体身之后为关,且在三阳经中相对地处于浅表部位,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主关。阳明经行于人体身之前为阖,且阳明经相对地位于体表的深层,具有闭阖收敛作用,故主阖。少阳行于人体身之侧为枢,且少阳经则处于两经的表里之间,具有枢纽的作用,故主枢。此即人体“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之含义。三阴经脉亦如此。

“阴阳离合”是《内经》阴阳学说的重要理论,其核心是阴与阳的可分性及其统一性。以人身阴阳而言,外之阳再分为三,即太阳、阳明、少阳;内之阴再分为三,即太阴、少阴、厥阴,这就是相离。而三阳为一阳所化,三阴为一阴所化,都各具有统一性,这就是相合。

三阳相合为人体屏障,如人身之门: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共同主司御邪作用。三阴关阖枢主人体封藏:太阴脾藏营,少阴肾藏精,厥阴肝藏血,各有所主,是为相离;而营、精与血互化互生,同为生命之基质,是为相合。所谓三阴离合,即寓有脾肾肝分工合作同主精液封藏之意。

在病理上,三阳经之关折则“肉节渎(溃缓)而暴病起矣”,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悸病)起矣”,枢折则“骨摇而不安于地也”。三阴经之关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阖折则“气绝而喜悲”,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

《素问·阴阳离合论》之“开”字,历代注家皆百方弥缝给予解说,然终失经旨。

0 阅读:14

金东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