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报春·兴业家襄”2025返乡创业正当时

襄阳日报 2025-02-07 17:06:19

春节假期结束,各地复工复产进程加快,新春招聘火热进行。在大量务工人员返岗就业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归雁”选择返襄创业。如何让他们更有底气在“家门口”创业兴业?

2月6日上午,记者在襄城区岘山文化广场举办的“归雁报春· 兴业家襄”2025年襄阳市春节期间返乡创业服务日活动现场进行了探访。

“节前看到省政府下发通知号召我们返乡创业,正想了解一下创业相关的扶持政策,今天现场的工作人员把入驻孵化园的政策讲得明明白白,特别暖心。”从武汉回乡的李沈辉,对活动现场的服务连连称赞。“尤其是现场展示的襄阳重点产业链式发展图,让我对家乡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我在武汉从事互联网行业,希望能够用我这些年积累下来的行业经验回襄阳创业。”

记者在现场看到,“推介区”“接链区”“观摩区”等各服务区都挤满了前来咨询的人群,各部门工作人员面对面现场解疑答惑,受到一致好评。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工作要求,我们抢抓春节返乡黄金期,开展灵活多样、丰富有效、节俭务实的对接活动。对于返乡创业的重点群体,我们会提供担保贷款、房租补贴、创业孵化等形式多样的创业帮扶举措,力争惠及每一位留襄创业者。”襄阳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乾兵介绍说。

据前期摸底统计,春节后拟留在本地的就业创业人员17921人,其中有返乡创业意愿人员2663人,省外襄阳籍创业成功人士590人。从“孔雀东南飞”到“雁阵归巢来”,襄阳正实现华丽“蜕变”,让做大做强的“归雁经济”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政策引领 引雁归巢

在返乡创业成果展区,现场展台摆满了本地香菇、黑木耳、葛根粉、各类杂粮等各种深山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这些农产品都是我们自己种植的,或者是从农户手里收购的,我们对初级农产品分选、加工、打包和销售,目前线上线下在售的有三十余款襄阳的农副产品。”湖北赵湾故事农副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琼向记者介绍。

2015年,方琼从广州辞职回到家乡谷城县赵湾乡,创业开网店卖山货,带动了村民们脱贫致富。但随着规模的日渐扩大,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正当方琼一筹莫展之际,政府及时伸来援手,帮助她建立了自己的豆制品加工厂,推动公司实现线下生产、线上销售、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非常感谢人社部门的关怀与帮助,得益于相关政策的扶持,我们在创业阶段累计获得贷款30万元,极大地解决了我们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方琼回忆创业经历时感慨。目前,湖北赵湾故事农副食品有限公司有食品加工厂1个,电商网店6家,线上线下结合发展,将襄阳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她的公司也荣获襄阳市第一届返乡创业大赛二等奖。

为了让更多的返乡创业者能像方琼一样不为钱愁,顺利迈出创业第一步,今年,襄阳市本级人社部门将拿出1200万元资金,用来扶持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培训和建设创业载体园区。同时,联合各经办银行合作设立“汉江‘襄’创贷”专项贷款,着力解决创业群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我们针对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提供创贷支持。比如:我市现在企业贷款利率为4.25%,政府将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个人跟小微企业可享受2.125%的贷款利率。通过小额创业担保贷款的方式切实减轻创业者资金负担,助力襄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襄阳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创业贷款担保科负责人王斌介绍。

此外,市人社部门还组建了创业孵化园区联盟,建成创业项目库,入库项目达433个。鼓励创业孵化载体降低入驻门槛,留出不少于30%的场地,给返乡创业人员减免入驻费用。通过“高额度”贷款和“低门槛”入驻的双重优势政策,助力创业者轻松应对资金和资源难题。

搭建平台 助雁筑巢

“这个喷药机器人有多少容量?喷完一个大棚要多长时间?旁边这个是除草机器人吗......”在刘晓明的身旁,许多市民正兴致勃勃地争相提问,他和现场工作人员为大家耐心解答。据了解,现场展出的这款自动喷洒农药机器人曾在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获得银奖。

潜心技术研发的刘晓明也是一名返乡创业人员。2014年,在县城开了多家农产品直营店的刘晓明,将目光转移到了前景广阔的农业科技,他掏出所有积蓄创办了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2023年“襄十随神”城市群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智慧农业构建农产发展新格局”荣获二等奖,同年被湖北省人社厅认定为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还建立了南漳县玖天青年创业孵化园,除了给初创企业提供免费场地,我们还帮忙办理工商手续,提供启动资金借贷。”刘晓明向记者介绍园区情况,截至目前,孵化园已累计孵育创业企业100余家,其中有30%成功实现了规模扩张,5家成长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除了搭建“种子+孵化器+助推器+产业园”创业孵化体系,推动创业孵化平台实现“点状深耕”与“网状互联”并进发展,襄阳市连续8年举办大学生、返乡人员创业创新大赛,培育优质项目600多个,发放各类创业扶持资金1.06亿元,以赛事效应助推创业项目品牌化发展。

优化环境 助雁腾飞

“为了支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我们设立返乡创业服务专员,一对一做好后续服务对接工作,主动上门送政策、送项目、送服务、送祝福,增强‘归雁’回乡投资、返乡创业的信心。”襄阳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金雪竹介绍,人社部门将精心打造全程创业服务体系,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当好创业者的“贴心管家”,重点关注“6+2”重点产业的“潜力股”,还将根据各个县(市、区)的产业特点,推出“一县一主题、一季一品牌”的区域创业推进策略,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讲活动,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为返乡人员干事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活动当天,569名有返乡创业意愿人员现场签订126个创业协议项目,3家创业孵化园区代表与3家返乡创业代表签订《入驻孵化协议》。今年,襄阳市还将大规模推进以乡情为纽带的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工作,搭好创业台,激发桑梓情,唱好家乡戏,用”归雁经济“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文字:陈玉荣 刘梦灵

视频:季谦 韩旭 王笑一

摄影:韩旭 何欣然 吴肖 王昊

美编:米盈颖

来源:汉江网

0 阅读:6
襄阳日报

襄阳日报

我们既有官方背景,更具草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