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春日漫步金门寺,4首七绝诗道破古今文人的精神困境

火云上有诗词 2025-03-29 04:32:42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西绝句,戏用其韵跋之 其一 北宋 · 苏轼

帝城春日帽檐斜,二陆初来尚忆家。

未肯将盐下莼菜,已应知雪似杨花。

“帝城春日帽檐斜”:描绘出一幅春日里帝城的画面,“帽檐斜” 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出一种自在、随意的姿态,暗示着诗人此时的心境较为闲适,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悠然的基调。

“二陆初来尚忆家”:运用西晋陆机、陆云兄弟的典故,以 “二陆” 来比李西台与二钱,说他们初到帝城时还思念家乡。这里既写出了前人初入仕途时的普遍心境,也可能隐隐映射出苏轼自己初入官场时对故乡的那种眷恋之情。

“未肯将盐下莼菜”:莼菜是江南的特色美食,其味清淡鲜美,加入盐反而会破坏其本味。苏轼用此句表示不愿轻易去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也暗示着自己不愿为了迎合世俗而改变内心的坚持和操守,体现出一种对纯真、自然的追求。

“已应知雪似杨花”:将雪比作杨花,是一种很巧妙的比喻。雪花和杨花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轻盈、飘忽的。此句可能暗示着诗人已经明白世间万物看似纷繁复杂,但都有其相似性和无常性,就像雪和杨花一样,看似不同,却又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蕴含着一种对人生和世界的哲理思考。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西绝句,戏用其韵跋之 其二 北宋 · 苏轼

平生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

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

“平生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贺老” 指唐代诗人贺知章,他晚年归隐,常乘舟悠游。苏轼借此典故,以贺老自比,说自己平生习惯了像贺知章那样乘舟闲适地生活,暗示自己性格中追求自在、随性的一面。

“骑马风前怕打头” 则进一步强调,相比于乘舟的悠然,骑马在风中前行让诗人感到不适,风打头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这种奔波、不自在状态的抵触。

“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符竹” 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这里代指地方官职。诗人说想要向君王请求一个地方官职,然而却又有所担忧。

“无蟹有监州” 是化用了典故,相传宋代各州的通判(监州)多为苛刻之人,常干涉地方事务。而蟹在古代文人眼中是一种美食,代表着生活中的乐趣和闲适。诗人幽默地表示担心到了地方上没有蟹可吃,却有严苛的监州来约束自己,在诙谐的语言中,透露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一丝无奈。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西绝句,戏用其韵跋之 三 北宋 · 苏轼

西台妙迹继杨风,无限龙蛇洛寺中。

一纸清诗吊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首句 “西台妙迹继杨风”:“西台” 指李西台,即李建中,他是北宋初期著名的书法家。“妙迹” 点明李建中书法作品的精妙。“继杨风” 的 “杨” 一般认为是指唐代书法家杨凝式,杨凝式书法风格独特,对后世影响很大。此句意在赞扬李建中的书法继承了杨凝式的风格神韵,肯定了李建中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突出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次句 “无限龙蛇洛寺中”:“龙蛇” 是形容书法笔画的灵动、蜿蜒,如同龙蛇飞舞,这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形象化的赞誉。“洛寺” 在这里指金门寺,因为李西台与二钱的唱和诗及书法作品留存于金门寺中。此句描绘出李西台等人的书法作品在金门寺中仿佛满是灵动的龙蛇之态,进一步强调了其书法的精妙和充满活力,也营造出一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

第三句 “一纸清诗吊兴废”:“一纸清诗” 指李西台与二钱的唱和诗,“清诗” 体现了这些诗作的清新高雅。“吊兴废” 表明这些诗作的内容涉及到对历史兴衰、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凭吊。诗人通过阅读这些诗,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对时代变化、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引发了自己的共鸣。

末句 “尘埃零落梵王宫”:“梵王宫” 指金门寺,“尘埃零落” 描绘出寺庙如今的景象,显得有些荒废、冷清,布满了尘埃,给人一种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此句与前面提到的李西台等人精妙的书法和有内涵的诗作形成对比,暗示了曾经辉煌的艺术和文化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被冷落,进一步深化了对兴废之感的表达,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沧桑意味。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西绝句,戏用其韵跋之 其四 北宋 · 苏轼

五季文章堕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

故知前辈宗徐庾,数首风流似玉台。

“五季文章堕劫灰”:“五季” 指五代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堕劫灰” 形象地描绘了五代时期的文章如同遭遇劫难被烧成灰烬一般,暗示了当时文学发展受到极大的破坏,呈现出衰落的状态。

“升平格力未全回”:到了北宋,天下趋于太平,但文学的气格和力量却没有完全恢复到以往的兴盛状态。此句点明尽管时代已经进入和平时期,但文学的发展仍受到五代时期的影响,尚未完全走出低谷,还在恢复和发展之中。

“故知前辈宗徐庾”:由此可知,北宋的前辈文人在文学创作上尊崇徐陵和庾信。徐陵和庾信是南朝梁陈时期的文学家,他们的文风华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里表明北宋初期的文人在文学传承上,选择追随徐庾的风格,试图从他们的作品中汲取营养,来振兴当时的文学。

“数首风流似玉台”:李西台与二钱的几首诗写得很有文采,具有《玉台新咏》的风流韵味。《玉台新咏》是南朝徐陵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主要收录了艳情诗等,风格绮丽。此句是对李西台与二钱诗作的赞赏,认为他们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南朝文学的风流艳丽,为北宋文学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0 阅读:12

评论列表

老米

老米

1
2025-03-30 13:15

明珠格力凉一会[得瑟]东坡开调你懂的[得瑟]

火云上有诗词

火云上有诗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