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分封制”,就是天子分配诸侯们去管理一方疆土,并有治理权与兵权在手;经过时间的不断演变,从开始的“异姓诸侯王”最终变成了的“同姓诸侯王”。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三年后便开启了分封制度。
明朝之前,就有过分封导致的血淋淋的教训;汉朝实行分封爆发了“七国之乱”,而西晋却爆发了“八王之乱”;既然如此,为何朱元璋没有引以为戒执意要重启分封呢?因为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自古以来,分封制度自是有利也有弊,弊端就是诸侯王权力大,有兵权,不同于其他朝代,明朝的藩王虽有兵权,但不能染指地方政务,也不能有税收;削弱了藩王的权力,因此朱元璋才敢实行分封制。
明太祖深知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因此不得不重启分封;让自家人守卫自己家的江山更放心,而且还可以通过分封藩王收缴武将功臣手中的权力,防止他们作乱,从而威胁皇权。
此举做派与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武将只能无奈交出兵权。
至于后期发生的“靖难之役”,实际上与朱元璋实行“分封制”的关系不大;因为建文帝朱允炆坐拥着整个大明江山,而且还掌握着大明的全国精锐,还斗不过一个藩王,只能说明是自己的“削藩”方式出现了问题,最终才导致燕王朱棣成功入主南京城。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呢?
小人物
让皇子握兵权,其他官员握财政后勤大权,谁都不敢胡来。
大脚仙
分封殉葬 玩历史的倒车 富了皇族贵族 穷了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