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考古游,双月工程,扬州古码头遗址,漕船复刻全记录
在旅游的世界里,有太多的地方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次非常特别的旅行经历,那就是扬州古码头遗址的造船考古游。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游览,它涉及到一个为期半个月的双月工程,而且和扬州古码头遗址以及漕船复刻紧密相连。
扬州,地处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地势平坦,有着独特的水乡风貌。扬州古码头遗址就像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本厚重的史书,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它可是中国大运河沿线重要的运河遗产点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在这里,曾经商船云集,是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这里见证了扬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联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
我有个朋友,是个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他就特别痴迷于这种带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他说很多像扬州古码头这样的遗址,虽然大家都知道它有名,但真正深入挖掘其中的考古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游客却很少。就像我们很多人去旅游,往往是走马观花,看看风景拍拍照就走了。可对于他来说,扬州古码头遗址就像一座宝藏。
他的一个学生也跟着他一起来参与到这次的研究性旅行中。这个学生是个南方的小伙子,他刚来的时候就被扬州的湿热天气给弄得有些不适。毕竟南方的气候和北方干冷的环境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北方,可能就是简单地带个外套就够了,可在扬州,得随时准备着把外套脱下来。不过这也让他更加细致地去感受这个地方的独特之处。
我们这次的旅行是跟着一个“双月工程”的团队。这个工程可不简单,它主要是对扬州古码头遗址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并且还有一个重头戏,那就是漕船复刻。这漕船复刻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严格遵循历史记载,从船的形状、结构到使用的材料,都要尽可能地还原。
在扬州古码头遗址,我们看到了很多古老的遗迹。比如说码头上那些已经有些斑驳的系船石柱,它们虽然历经风雨,但依然能让人想象出当年这里千帆竞发的热闹景象。还有那些深埋在地下的基石,一块一块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在讲述着这里曾经是如何支撑起巨大的货船。这和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码头遗址很不一样。就像我之前看到的福建某些小渔村码头,它们规模比较小,而且由于长期受到海水的侵蚀,建筑风格也和扬州古码头有很大区别。泉州的一些码头虽然也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但更多的是和海外贸易相关的特色建筑。还有重庆的朝天门码头,它是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码头建筑更具山地特色,建筑结构比较复杂以适应地形,和扬州古码头平坦河岸的码头建筑风格迥异。
我们团队里的成员也是来自五湖四海。有个北方的哥们儿,他对南方的这种水乡建筑特别感兴趣。他笑着说在北方,哪有这么精致的码头建筑,北方的码头大多比较粗犷,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型货物的装卸。而扬州古码头就像一个南方的佳人,小巧而精致。
在这半个月的旅行中,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了漕船复刻的过程。这可都是在考古学家们的精心指导下进行的。他们从历史文献中一点点地寻找线索,然后和老船匠们一起探讨每一处的细节。有一个老船匠,他是那种经验丰富得让人惊叹的人。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就跟着父辈们在运河上跑船,虽然那时候的船和古代的漕船有很大不同,但一些基本的造船原理还是相通的。他告诉我们,在古代造船,选材可是一门大学问。要选那种质地坚韧又不容易变形的木材,像杉木就是比较理想的材料。而且造船的工艺很复杂,从木材的干燥处理到榫卯结构的拼接,都得有严格的标准。
在漕船复刻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说,漕船的船头为什么会设计成那样的形状呢?考古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这和当时的水流、风向以及船舶的用途都有关系。船头的形状有助于在航行中减少阻力,提高航行效率。还有船上的缆绳孔的位置和数量,也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他们在造船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么多实际的问题。
我们这趟旅行中,还有不少大学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其中有一对小情侣,女生是学设计的,男生是学历史的。女生就被漕船的造型深深吸引,她说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漕船的美有着独特的韵味。它不像现代的船只那么规整,而是有着一种自然的曲线,这种曲线体现了古代工匠对手工艺术的执着追求。男生则对历史方面的研究充满了热情,他整天跟着考古学家们在遗址里钻来钻去,不停地记录着每一个新的发现。
不过,在这个旅行过程中也有一些痛点。就像很多人去南京的明孝陵旅游一样,很多人都只知道去看看石像生,然后打个卡就走了。很多人来到扬州古码头遗址的时候,也不知道该如何深入地去体验它的魅力。很多人会问:“这里就这么些石头建筑,还能看出啥来呢?”其实这是因为缺乏对这一地区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以及没有参与到这种深度体验的活动中来。
在这半个月里,我们团队还进行了一些科普活动。我们在遗址附近的小广场上设置了讲解点,向游客们讲述扬州古码头遗址的历史价值、漕船复刻的意义等。很多人都围过来听,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个地方其实充满了好奇,只是之前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了解。
这趟扬州古码头遗址的造船考古游,真的让我收获满满。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扬州,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考古价值的扬州。但是,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有这么多人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可是像这样深度的考古游却不是那么普及。我们该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既能学习历史又能体验传统文化的旅行中来呢?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