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宦官清除计划,为何拉上董卓?

盼丹聊历史 2023-04-02 23:24:04

何进跟袁世凯一样,历事太多而读书太少。

读书太少未必限制智力,却难免限制格局。

面对一盘棋,比怎么下更重要的,是怎么读。

下棋比拼智力算计,读懂则需参透格局。

如何起手、如何落子以及如何布局,关系攻略就能应付。能够同时赢得宦官集团、士族集团的支持,这一点,何进做到了,而董卓死活做不到。

各种机缘巧合的因素,肯定有,而且非常重要。但何进自身的长袖善舞,同样不可或缺。

为何如此起手、又为何这般落子以及为何如此这般布局,则需要参透格局。这一点,何进做不到,甚至都不如董卓。

一群要权没权、要兵没兵的太监,怎么就敢动手宰了当朝大将军?这是宦官集团狗急跳墙的非常规操作。

对于这件事,谁也想不到的。所以,我们不能强何进所难。除了送人头的这件事,何进把该做的都做了,而且都做对了。

那么,一个连局面都读不懂的人,又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袁绍。

灵帝死后,鼓动何进与宦官集团划清界限,怂恿何进对宦官集团实施剿杀,甚至帮助何进下定最后决心的人,就是袁绍。

袁绍是何进的首席幕僚。

所以,何进的一系列操作,都是袁绍精心导演的结果。

但是,袁绍的利益与何进的利益,并不一致。

何进的利益,是长保权柄,左右逢源于宦官和士族两大集团之间。最好的结果是把这两大集团全都当成棋子,既让他们为自己效力又让他们彼此牵制。

袁绍的利益,是清除宦官,让士族集团重新主导东汉朝堂。当然还要忠于皇帝,当然也要维护外戚,但皇帝也好、外戚也罢,都只是士族集团的工具。

何进是主公,袁绍是谋臣。但袁绍这个谋臣,并非全心全意为主公服务,而是把主公当成了工具。

谁能把谁当工具用,比得不是智力而是格局。在这方面,袁绍碾压何进。

灵帝死后的政治局面,跟桓帝死后的政治局面,完全一样。所以,大事一定发生。党锢以来,士族集团被宦官集团打压二十余年。第一次党锢,士族们的政治生命不得伸展;第二次党锢,士族集团的生物生命不得保全。所以,这个仇一定要报。黄巾起义撬开局面,灵帝驾崩扭转局面。这时候,士族集团不可能无动于衷。

这是识别格局的能力。何进的认知水平够不上,而袁绍却一清二楚。

袁绍就是要把公元168年陈蕃、窦武的宦官清除计划重新再演一波。士族联手外戚,然后一起清除宦官。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而且差一点儿就成功了。所以,士族集团就要照葫芦画瓢,与外戚的同盟;还要吸取教训,果断发动政变。

这是捭阖格局的能力。何进的博弈水平不够格,而袁绍却早已布局。

所以,结果就是袁绍怎么说、何进怎么做,彻底把何进当成实现士族利益的工具。何进如果不做呢?那袁绍就假传圣旨、先斩后奏,帮助何进下决心。

因此,何进的一系列政治操作不仅可以非常正确,而且也会非常士族,一步一步地逼近清除宦官的目标。

这不是何进的能力有多强,而是袁绍的格局非常高。

袁绍的宦官清除计划非常成功。但美中不足的一点是,他为什么要拉董卓入伙?如果不拉董卓入伙,即便何进死了,士族集团也能收割果实、掌握朝政。而且,少了何进这个外戚,收获的果实还会更干净、更丰厚。

影响一个组织做出决策的最重要因素,是这个组织的“集体记忆”。我们需要知道它过去发生什么,才会知道它接下来怎么去做。而理解这一点的关键是公元168年陈蕃、窦武的宦官清除事件。

公元168年,汉桓帝去世、汉灵帝继位。灵帝年幼,所以窦太后的父亲、外戚大将军窦武掌权。于是,名士陈蕃联合外戚窦武发动政变,试图清除宦官集团。

但政变失败。窦武和陈蕃不仅没能清除宦官,反而被宦官清除。同时,宦官集团立即发动第二次党锢之祸,对天下士人大肆屠戮。

失败的原因有三:

一是太后拒不配合,甚至还出面保护宦官。先是皇帝年幼、再是太后掌权、然后才是窦太后把权力交给父亲窦武。所以,太后这一环很重要。没有太后支持,政变就名不正、言不顺。

二是行动太过拖沓,一直拖沓到计划泄露。行动的确行动了,换了一批人,也抓了一批人,但不够果决。关键岗位上的宦官还能发布诏书,甚至直接指挥军队。所以,当清除计划泄露、政变不得不发的时候,窦武和宦官这两伙人手里都有兵,然后直接在宫门外厮杀。这就不是政变,而是黑社会火拼。

三是军队站了宦官,而且边地武将起了决定性作用。禁军听宦官的。但窦武也能指挥军队。所以,两伙人火拼,窦武未必吃亏。然而,护匈奴中郎将张奂正好被召入京,手里捏着一支身经百战的边防精锐。宦官发布诏令、张奂接受诏令。于是,平衡被彻底打破。

然后,我们对比一下公元168年和公元189年两次政变的局面:

同样都是皇帝去世,上一次是桓帝去世、这一次是灵帝去世;

同样都是新皇年幼,上一次是灵帝继位,这一次是少帝继位;

同样都是外戚掌权,上一次是太后的父亲,这一次是太后的哥哥;

同样都是士族联合外戚,上一次是陈蕃联合窦武,这一次是袁绍鼓动何进;

同样都是太后拒不配合,上一次是窦太后不配合,这一次是何太后不配合;

同样都是行动太过拖沓,上一次计划遭到泄露,这一次俨然打了明牌。

然后,还差一个环节,那就是武将和军队,特别是边地将领。

虽然这一次还没入京,但也不远。董卓和西凉兵在河东郡,丁原和并州兵在河内郡,都在司隶校尉部的辖区。

武将,或边地武将在上一次政变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这一次应该怎么办?“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这就是一石二鸟之计:

一是让武将提前表态,支持外戚、反对宦官。

二是让太后必须表态,不除宦官、将军就反。

参透格局而捭阖格局的袁绍,教科书似地操作着他的宦官清除计划。所以,他不会忘记宫中禁军和边地武将这个决定性因素。于是,袁绍导演的这出宦官清除计划,也就必须拉上董卓。

这一切都是历史的记忆。

后来的事实证明,根本不需要这么大费周折。何进被杀,就是一起特别偶然却又特别无关大局的“重大”事件。随后,袁绍立即实施宦官清除计划,迅速消灭了宦官集团。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其实,两次政变根本差别是谁在掌握权力。

上一次政变仓促爆发后,太傅陈蕃率领自己的学生攻入宫中,要找太监算账。但老爷子不会武功,刚一出手就被宦官干死。陈蕃这个操作,简直蠢不可及。这才是开局送人头。宦官手里有兵,陈蕃和他的学生怎么可能干得过宦官?

但是,陈蕃才是最精明的。

老爷子是要抢占尚书台。尚书台是东汉朝廷发布诏书的地方。只有站住这个地方,士族们才能拿到权力,而仓促上演的政变才有可能化被动为主动。宦官们还能发布诏书、还能指挥军队,你这个政变怎么可能成功?这是陈蕃当时唯一能做的事情。

而这也反向印证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窦武和陈蕃始终没有控制尚书台。

他们虽然一直准备清除宦官,却始终没有提前解除宦官的权力、提前拿到真正的权力。

那这一次呢?

杀死何进之后,十常侍同样从宫中发布诏令,试图重新夺回朝堂权力,“让、珪等为诏,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但是,尚书台不听招呼。要发布诏书也可以,那就“请大将军(何进)出共议”,你们让大将军何进亲自跟我们说。

政变爆发后,“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袁绍的叔父袁隗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

所以,袁绍和袁隗发道诏书就跟发个朋友圈一样简单。对于宦官,尚书台一道诏书就能解决,自然不需要边地武将的参与。

这就是两次政变的不同之处。

但是,参透格局的袁绍,毕竟不能参透所有细节。

他照本宣科地执行宦官清除计划,却也在照本宣科中引狼入室,把应该到手的胜利果实交给了董卓。

0 阅读:8

盼丹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