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妃下嫁之谜

玉宿 2021-09-10 13:08:18

如果说孝庄皇后和多尔衮的生死之恋仅仅存在于届世演绎的话,那么孝庄皇后在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下嫁多尔衮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疑案,并成为了研究清朝历史的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赞同“太后下嫁”的学者认为:

嫂嫁小叔的满族婚俗。在清王朝刚入关之际,汉族文化与纲常礼教对清朝皇室贵族的影响与束缚还是比较微弱的,一些在东北时的旧婚姻风俗依然保存,如嫂嫁小叔、兄纳弟妇等。虽然从汉族的传统纲常礼教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婚俗是一种不可理解,甚至有乱伦之嫌的陋俗。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少数民族曾广泛流行着“转房婚”。西夏的一代君王李元昊就把自己的儿媳妇据为己有;而据《金史》称,女真有“妇女寡居,宗族接续之;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也如此”的旧俗,故“无论贵贱,人有数妻”。所以在清初“转房婚”的风俗还是普遍存在的。

庄妃13岁嫁给皇太极,号称满蒙第一美女,且聪慧能干、知书达理,所以受宠多年。在皇太极去世时,庄妃也只有31岁,虽被尊为太后,但仍具备当年的华彩,异常美丽。此时,多尔衮掌握着大清的权杖,权倾一时,“出入宫禁,时与嫂侄居处,如家人父子”。而孝庄时当盛年,寡居无欢,所以孝庄皇后下嫁小叔多尔衮也在情理之中。甚至有野史小说宣称,早在皇太极在世时,庄妃已与多尔衮两情相悦、暗渡陈仓了。根据金庸先生的小说,皇太极之死也和两人的情事有关。皇太极在没有一统江山的时候就去世了,关于他的死始终是一个谜,但种种传说都是与情有关。一说是思念一个过世的皇妃,某日,端坐于龙床之上,无疾而终。还有更为香艳和诡异的说法是孝庄皇后与多尔衮有奸情,被皇太极发现,于是多尔衮刺杀了皇太极。

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有历史学家分析清初皇室斗争和政局后认为,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是出于维持政局稳定以及保全顺治皇帝皇位的目的。

多尔衮,太祖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太宗皇太极的弟弟。据说多尔衮相貌很像父亲,且作战勇敢,很快以其卓越的战功、出众的才干得到了太祖的喜爱。据说努尔哈赤曾有意将自己的汗位传给多尔衮。但是在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被逼殉死,当时多尔衮未满15岁,没有能力争夺王位。在皇太极主政期间,多尔衮才干的出众、战功的卓越以及对皇帝耿耿的的忠心,被封为睿亲王。

皇太极去世后,大清宫廷再次出现皇位之争。一方是手握重兵,拥有两白旗支持的多尔衮,一方是由两黄旗支持的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双方的斗争十分激烈。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孝庄明白内乱会造成什么危害,同时她也清楚,要使双方的对立缓和,只有异中求同。一方面使双方的要求都能得到部分满足,一方面又要使多尔衮的权力欲望不致落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扶立幼主。于是孝庄皇后施展手腕。笼络多尔衮,使多尔衮采纳了她的方案。最后,手握重兵的多尔衮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庄妃所生年仅6岁的福临为顺治皇帝,由他与郑亲王共同辅政,作为双方暂时的妥协。多尔衮在顺治帝继位后,权倾朝野。顺治帝的皇位其实是岌岌可危的,极不稳固。在这种形势下,孝庄皇后为了巩固其子顺治帝的皇位,笼络并牵制多尔衮,按满足婚俗下嫁。

虽然从正史中难以发现“太后下嫁”的痕迹,但是清代很多野史中都有对此事的记载。

清故宫收藏的顺治朝的“批红”题本及蒋良骥的《东华录》卷6上记载,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孝庄和多尔衮结婚,多尔衮由“皇叔父摄政王”改称“皇父摄政王”,并“亲到皇宫内院”“自称皇父”。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多尔衮出猎,死于喀喇城,被追尊为“诚敬义皇帝”,用皇帝丧仪。这些史料明显是说太后下嫁了。

刘文兴为《皇父摄政王起居注》一书所撰写的跋谓:“清季宣统初元,内阁库垣圮。时家君(刘启瑞)方任阁读,奉朝命捡库藏。既得顺治时太后下嫁于父摄政王诏,遂以闻于朝。”这也可算是太后下嫁的有力佐证。

当时在江南抵抗清军的南明著名将领张煌言曾写了首《建夷宫词》:“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慈宁宫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昨天礼部呈进了预先拟定的礼仪格式,因为正遇上太后结婚典礼。张煌言作诗时间大概是顺治六七年间,当时清宫的太后有两位,一位是正宫孝端文皇后,当时年近50,不可能嫁给30多岁的多尔衮,另一位就是孝庄文皇后,她小多尔衮两岁,因此诗中所指的太后下嫁,只能是孝庄。

而朝鲜的《俸朝实录·仁祖》中对此事也有记载,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二月,清曾派遣使臣去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看见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便问:“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清朝来使答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右议政郑太和说:“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国王李傺也说:“然则二帝矣。”清廷使臣回答朝鲜官员的话含糊其辞,躲躲闪闪,而朝鲜君臣显然也看出了其中的奥妙,即太后已下嫁。

孝庄未与皇太极合葬。在北京东北方向大约120公里的马兰峪,群山环绕,苍松掩映,这里就是清东陵,分别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位皇帝以及他们的后妃。清东陵周围有一道长达20公里的“风水墙”,它将这150个陵墓紧紧地围了起来,给人一种生死相依的感觉。然而,坐落于昌瑞山下的昭西陵,却孤立于风水墙之外,仿佛陵墓的主人曾经做错了什么事,被拒绝在家门之外,却又恋恋不舍地守护着家园,显得凄凉而又无奈。昭西陵规格甚高,彰显出陵墓主人身份之尊贵。这里就是孝庄的陵墓,她在公元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去世。按清制,孝庄应归葬到沈阳皇太极的昭陵旁,但他何以孤零零地葬在“风水墙”外?难道是因为曾经下嫁多尔衮再同皇太极合葬便不合情理的原因。

而认为“太后下嫁”纯属后世演绎的学者理由也相当充分:

虽然当时是清朝初期,但满族人受汉人文化影响很深,一些基本的等级和伦理观念还是应该具备的。而按照当时的礼仪风俗,当了皇后是不能再嫁的。如果孝庄再嫁,则后来被尊称为“太皇太后”是不可能的。

另外,正史中没有记载此事,所谓的正史指的是《清史·孝庄皇后传》。而传言孝庄再嫁的多是野史和文学作品,多有戏说和虚构的成分,历史可信度没有正史高。蒋良骥的《东华录》所记与张煌言的诗,不能作为“太后下嫁的”确证。所谓“皇父”是君主对某个臣下的尊称。多尔衮有拥立顺治之功,且平定天下,问鼎中原,封多尔衮为“皇叔父”是表彰其定鼎之功勋卓著,以“皇父”为封表示再无可封之爵。而“皇父摄政王”可以直译为“汗(君)的叔父之王”。所谓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则指他曾淫乱宫廷,而非指与太后大婚。

张煌言是抗清名将,后来兵败被俘被杀害,他的许多诗文都是表明反清复明志向的。也许他的诗指的是,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正月,多尔衮娶了其侄媳肃亲王豪格之妻,其也姓博尔济吉特氏,与两宫皇太后同姓。据此,以讹传讹,张煌言听说后,就信手将其写入诗中,借以讥讽清宫没有伦理道德,也未可知,所以他写的《健夷宫词》,不能作为太后下嫁的有力证据。

而孝庄未能同皇太极合葬,是康熙遵从了她的旨意将其安置在了昭西陵。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十二月,孝庄病重时嘱咐康熙:“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意思即太宗陵安奉已久,不可为她轻动,况且她心中也舍不得康熙父子,就将她在康熙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吧 。为了遵从祖母的遗嘱,康熙帝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 ,称“暂安奉殿” ,停灵其中。

直至公元 1725 年,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 ,故称“昭西陵” 。昭西陵与昭陵遥相呼应,该陵建于风水墙外不过是因地制宜 、顺理成章之事,毫无贬抑之意。

多尔衮死后遭到了清算 。顺治七年 ( 公元 1650 年 ),多尔衮出猎塞外,于十二月初九日病死于喀喇城 ,年仅 39 岁。死后,顺治帝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 ,极具哀荣。

但是由于多尔衮当政时飞扬跋扈 ,对待政敌豪格不公,于是当年帝位之争造成的矛盾在压抑多年后爆发了 。顺治八年 ( 公元 1651 年 ) 二月,亲政的顺治下诏,将多尔衮削爵,撤出宗庙。更有甚者,还将多尔衮陵墓平毁 ,鞭尸示众。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多尔衮的名誉从天上跌进了地狱。虽然到了乾隆四十三年 ( 公元 1704 年 ),沉冤 100 多年的多尔衮才得到 彻底平反昭雪 , 但从这件事情来看 , “太后下嫁”之说显然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如果孝庄确实曾下嫁多尔衮为妻,或是出于笼络多尔衮以保护顺治而勉强委身,都不会出现多尔衮死后遭受清算的悲惨景象。

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爱情或是阴谋?关于两人情感的疑案 ,虽然没有有力的历史证据 ,但是作为人们的茶余谈资,或是文学作品的绝佳素材 ,它还会一直流传下去 ,就像是大漠孤烟中的蓝天白云 ,草色青青,骏马飞奔,何处是尽头……

《人类未解之谜大揭秘》 主编 王美丽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