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由荷兰 VenhoevenCS 建筑与规划设计事务所联合法国建筑事务所 Ateliers 2/3/4/ 工作室为巴黎2024年奥运会设计的木结构水上运动中心目前已于巴黎北部的圣但尼落成。纵观全球,95%的重大赛事场馆要么已经存在,要么将在比赛结束后被拆除,这无疑将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作为2024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巴黎转向采用灵活和可重复利用的木材进行赛事场馆的建设,将可持续的建筑工程作为重大赛事活动的价值遗产,这座即将落成的木结构水上运动中心也将在2024年奥运会结束后拆分出售,在其他地点重复使用。
巴黎2024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 VenhoevenCS + Ateliers 2/3/4
这种可持续设计理念并不是首次在重大赛事场馆的建设中得到应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主场馆、体操比赛场馆、奥运村广场及2022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场馆等都是可持续设计理念下建成的标志性木结构低碳赛事场馆。这些木结构建筑在重大赛事活动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建筑材料的局限性,不仅展现了木材在建筑领域的巨大潜力,改变了人们对于建筑的传统认知,还将引领人类世界对人类活动、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人工与自然、建筑与文化互成共生进行审思,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指明了一条可持续的绿色道路。
1、2021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新国立竞技场
©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大成建设
秉持“森林体育场”理念的国立竞技场从近处仰望,体育场外围的木质屋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杉木条纵向铺陈,环绕360度全覆盖。入口处有5层屋檐,规模超大的是最上层,被称为“风之大庇”,这种设计能够使体育场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建造屋檐的木材来自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根据方位使用相应地域的木材。体育场结构包括了地上5层和地下2层,通过屋檐这种下沉式设计,最终成功将体育场的高度控制在了50米之内。木材温情不仅缓和了大型建筑固有的僵硬质感,还与相邻的郁郁葱葱的明治神宫外苑相映成趣。
2、2021年东京奥运会体操竞技馆:有明体操中心
©日建设计, 清水建设
座落于东京湾的有明体操中心是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之一。基于“港湾木舟”的设计理念,设计师在所有可能使用木结构的部分都使用了木结构,其中包括大跨度的拱形木制屋顶和大面积的室外立面,还包括馆内可拆卸的木制观众坐席。在举办完奥运会之后,竞技场内的临时观众席将被拆除,整个场馆将作为一个永久性的展览馆,积极响应了东京2020年申奥候选资格文件中所提及的“设施木质化”和“可持续性”。
3、2021年东京奥运会奥运村广场
©日建设计
奥运村广场是为 2021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建造的临时设施,是运动员、媒体及各国游客交流互动的活动空间。该建筑由4万块木材搭建而成,这些木材由日本63个市政府捐赠。广场的主要设施被设计成单层建筑,每个人都可以轻松进入。同时建筑师将整个项目分成独立的结构,并通过一个街道花园将其完全整合在一起。得益于建筑的轻盈和木材的柔软,项目成为了奥运村的“门面”担当。在东京奥运会结束后,该奥运村广场拆除下每一块木材归还给给原先捐赠的城市进行循环再利用,如建设公共长椅或学校校舍等,这也体现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可持续性。
4、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场馆“雪游龙”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位于北京延庆,以潇洒的游龙之姿蜿蜒于峻岭之上,与其“雪游龙”的亲切昵称相映成趣。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2022北京冬奥会核心重点工程,也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结合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雪游龙”的主要结构最终采用了钢木结构设计。其中,木结构部分使用了胶合木(GLT)这一建筑材料;同时,考虑到场地强烈的光照对冰雪赛道的设计有着巨大的天然挑战,设计团队为了避免光线直射冰面,提高赛道安全系数,采用了全球首个木结构遮阳棚作为雪车雪橇赛道顶棚,大体量的木材使用也正呼应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绿色办奥”理念。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力争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木材作为一种可用于建筑的天然可再生资源能有效减少建筑活动的碳排放,随着木结构在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中展露头角,低碳木结构建筑的可能性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挖掘开发,不断为建筑可持续、人类与自然共生做出积极示范。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设计独特的木结构国际赛事场馆、活动展馆拔地而起,成为各个国家、城市中的靓丽风景线,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26年国际足联PNE露天竞技场馆设计概念图©Revery Architecture
中林木结构 预建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