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TOP10

选址家园 2024-09-19 13:10:38

作者 I 宋溪 选址960

全文4868字,约需5分钟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10大创新案例。

据悉,本次发布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涉及北京、上海、重庆、温州等10个地方,遴选出的案例聚焦经营主体最为关切的痛点、难点问题,涵盖综合监管、招标投标、市场准入、用地审批等多个领域,集中呈现了上榜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根据发布,这10大案例分别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深化综合监管改革,营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法治化营商环境;石家庄市探索推进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温州市创新实施“数据得地365”预评审机制,提升土地要素保障质效;厦门市创新关地协同集成化改革,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宜昌市打造项目建设“五办”服务模式,激发投资活力;长沙市创新打造多维度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佛山市探索实施“创享易” 畅通科创企业政策获取;重庆市沙坪坝区着力推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助力企业更好“出海”;兰州市打造公共资源“清兰交易”阳光平台,以公开促公平、以透明赢公信。

全国营商环境10大创新案例

解决了什么?

01 北京经开区深化综合监管改革,营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法治化营商环境

经开区这一举措是北京市唯一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的经典案例。

经开区营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法制营商环境改革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以“6+4”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其中“6”指的是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监管、协同监管、科技监管和共治监管这六种新型监管方式;“4”指的是“一业一册”、“一业一单”、“一业一查”和“一业一评”这四项基础制度。改革目的是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无处不在”,从而为给市场主体创造一个稳定、公平、透明且可预期的法制营商环境。数据显示,根据这一举措,自2024年3月以来,经开区完成了1841项相关工作。

北京经开区街景 图源:新华社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或“北京亦庄”,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域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北邻南五环,京沪高速穿区而过,自1992年4月开建,目前已经成为首都实体经济发展最快、吸引外资最多、投资环境最优、制造业先进化水平最高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02 石家庄市探索推进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营造阳光高效的交易环境

2021年起,石家庄市开始探索推行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这一举措旨在通过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和对投标文件进行匿名评审来遏制围标串标、暗箱操作等问题,从而提高投标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具体而言,“双盲”评审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评标专家的“盲抽”,即从全省统一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确保专家身份保密;二是投标文件的“盲评”,即评审专家在不知晓投标人信息的情况下进行评审,以避免人为干预和暗箱操作。目前,石家庄市的“双盲”评审改革经验已在河北省全面推广。

石家庄,历史上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后随着国际化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被不少网友幽默地称为“国际庄”。这座在全国一度是“存在感最弱的省会”,近年来不断发力文旅产业,接连破圈,城市辨识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另外,近几年石家庄也明确了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并取得了不俗的经济发展成果。2022年,石家庄GDP总量突破710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4%。2023年,石家庄延续了这一势头,GDP突破7534亿元,实现了6.1%同比增长,这一增速在全国均属前列。

石家庄街景

03 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

所谓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是指一次性告知市场主体从事特定行业许可经营需具备的全部要求,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做出书面承诺并提交必要材料后,即可取得准营的行政许可,实现证照衔接。这种改革方式大幅简化了企业的开办流程和实践,减少了前期准备材料的压力,并节约了租金、人力等要素成本,为更多市场主体提供了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快的开门营业并发展壮大。

据悉,浦东新区于2001年率先在全国推出行政审批事项告知承诺审批方式改革,使得企业在一个行业内开展多项业务时,只需通过一次告知承诺即可获得所有必要的许可,并于2022年8月1日正式实施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

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中浦东新区是前沿阵地中的排头兵。在这里,很多改革措施完成试点-取得经验-复制-全国推广的闭环。另外,浦东新区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诞生了上海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和国家级科技高地——张江科学城。

发展的动力源自改革。近年来,浦东张江率先践行全面改革试验,颁发了首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率先试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率先探索形成集成电路保税监管模式……2023年,浦东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万亿元,在总体发挥全市经济稳定、压舱石、动力源作用的同时,继续霸榜国家级新区2023年GDP排名第一桂冠。

浦东新区街景 图源:新闻联播

04 温州市创新实施“数据得地365”预评审机制,提升土地要素保障质效

温州市创新实施的“数据得地365”预评审机制,旨在解决工业用地中存在的项目准入评价标准不统一、过程不透明等问题。该机制通过数字化评分模型,在有限“向谁供地”上坚持三个基本条件,并在“能否拿地”上设定六个标准。

具体而言,“数据得地365”预评审机制实行无感评审和无感拿地,企业只需通过“温州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得地365预评审系统“提交用地申请及六项预期承诺数据,其余三项资格条件和五方面量化指标由相关部门直接提供,无需企业填报。

事实上,企业拿地一直是敏感话题,温州市此举,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透明度,还让企业在拿地过程中更加便捷。

作为民营经济重镇,八九十年代,温州曾凭借“温州模式”风光一时。2023年,温州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730.6亿元,增长6.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7和0.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649.2亿元的GDP增量大幅拉开了与邻近区域绍兴、嘉兴等竞争者的差距,成功站在了下一个万亿城市门口。根据澎湃新闻评论表述,温州的成绩是在不借助外力,主要倚仗产业政策的基础上获得的。这一点,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温州市街景(南塘)

05 厦门市创新关地协同集成化改革,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厦门市的创新关地协同集成化改革主要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包括实现船舶登临检查可视化管理、查验免预约、货物跨监管场所跨关区转关自由流通等,促进港口高效运转,帮助企业作业效率,打造关员作业“一平台一界面”集约化作业场景应用,整合升级监管执法全智能应用等。

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端,是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在跨境贸易方面,自2022年厦门先后推出97项专项行动,成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标杆城市、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数据显示,2023年厦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9470.4亿元创历史新高,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稳居第4。

06 宜昌市打造项目建设“五办”服务模式,激发投资活力

宜昌市“五办”服务包括集成办、集约办、容缺办、智慧办和精准办五个方面。该模式旨在将原本以管理为主的项目建设方式转变为以服务为导向的方式,从而有效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拿地难、成本高、流程繁等问题。

宜昌市依长江而建,位于湖北西南部,是国家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国家重要战略设施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另外,宜昌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基地,探明储量占全省的56%、全国的15%,也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基地,因此,宜昌聚合了宁德时代邦普、欣旺达、海科新能源、楚能新能源等一批头部企业,形成了一条“磷矿采选加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电池组装-装备制造-系统运营-电池回收利用”的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条。

宜昌城区一角图源:新华社

07 长沙市创新打造多维度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

《长沙市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健全严惩侵权和协助维权的长效机制。

近日,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领导重申了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那为何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呢?

政知见表示,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国际贸易的“标配”。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有效保护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良好营商环境的营造、国际交往的顺利开展,都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保驾护航。换句话说,知识产权是创新者、关键核心技术的“保护伞"。

08 佛山市探索实施“创享易” ,畅通科创企业政策获取

佛山市探索实施的“创享易”项目,是一项由佛山市税务局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共同打造的一站式集成服务创新政务生态体系。该项目旨在解决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优惠政策“不懂享、不敢享、不便享”的三大难题。

佛山,地处广东省中部、珠三角腹地,毗邻港澳。很少有人知道,佛山是中国工业的第四城,是一个企业云集、资金扎堆、人才涌入的大鱼塘。过去一年来,北上广深之外,佛山成为全国地级市企业增量排名第一的城市,总共增加7.16万户,增速13.93%;资金总量次于苏州排名第二,增量3737亿元,增速排名第一,为15.7%。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图源:南海桂城

09 重庆市沙坪坝区着力推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助力企业更好“出海”

重庆市沙坪坝区近年来在推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沙坪坝区出台了《重庆市沙坪坝区加快物流业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政策》,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促进物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该地区推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建设(多式联运: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并成功验收了两家市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标志性项目,重庆集“通道+物流+贸易+产业”于一体的国际物流分拨中心无水港即在沙坪坝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目前辐射国家已有124个,辐射港口已有523个,是我国西部地区联通世界的快捷通道。

沙坪坝区运载集装箱

10 兰州市打造公共资源“清兰交易”阳光平台,以公开促公平、以透明赢公信

兰州“清兰交易”旨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传统固定供给向个性化需求供给转型,并实现数字化场景服务。具体内容包括不见面开标大厅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区块链技术应用、信用体系建设、取消投标保证金。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平性和效率,还增强了公信力。

目前,《兰州市打造公共资源“清兰交易”阳光平台》案例目前是西北五省唯一上榜的案例。

优化营商环境

收获区域经济发展稳定预期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营商环境越来越重要早已经形成共识。但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漫长又系统的工程。

新华社曾刊发一篇经济随笔称,不少企业负责人反映,在面临投资地选择时,宁可用更高的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去换取更优的营商环境,也不愿意拿着所谓的补贴和优惠去营商环境相对滞后的地区,因为只有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才会有稳定的预期。

今年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公布。依据《条例》,为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各地地方政府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以及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这意味着,地方政府间无增量的内卷式竞争将成为过去时,而营商环境的比拼将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最大筹码、最大变量。

业内人士表示,营商环境好,市场主体涌入,公共资源的成本被摊薄、稀缺要素的价值被抬升,进一步吸引和带来更优质的资源;营商环境差,不能给市场主体以安全感和稳定的预期,所有要素的价值都将大幅贬值,从而形成负反馈。

以上10个案例,不难看出,几乎都是长期困扰企业发展、市场发展根深蒂固的痛点。令人意外的是,10大案例并不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厦门、佛山、长沙、兰州等城市也交出了欣慰的成绩。而营商环境的好坏,正是衡量一个区域是否能够拥有“稳定预期”“长期预期”的关键所在。

0 阅读:7

选址家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