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为什么守不住襄阳?因为打不过伊斯兰科学怪人|文史宴

文史宴说 2024-08-03 11:28:58

文 | 郭晔旻

编者按:郭靖黄蓉守襄阳,可算金庸先生给读者留下的一大悬念。按照真实历史的脉络,城破了,大宋亡了。但回溯这场战役,襄阳城坚兵锐,蒙古人祭出“降将+回回炮”的组合拳才涉险过关,南宋之败也是无可奈何。

公元1267年十一月,南宋叛将刘整借向蒙古大汗忽必烈献计,“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至于具体的灭宋步骤,刘整认为,“宜先从事襄阳。襄阳吾故物,由弃勿戍,使宋得筑为强藩。若复襄阳,浮汉入江,则宋可平也。”

他总结了以往蒙古攻宋的战略得失,主张以重兵进攻襄樊,在中路实行突破,然后既能西应巴蜀,又可顺流东下,直取临安。他对忽必烈说:“攻蜀不若攻襄,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可唾手下也”!

刘整为何如此看重襄阳?这是因为襄阳地当“水路之冲,御寇要害”,西北溯汉江而上经均、房二州可通川陕,与四川战区相连接;北出“南襄隘道”可推进中原,向东北穿越伏牛山脉南麓与桐柏山脉北麓之间的方城隘口(今河南方城县东)即可到达华北大平原的南端。

同时襄阳又是南阳盆地南部湍河、白河、唐河几条川流收束而下、汇入汉江的地点,从水路,至襄阳后,又可分为二途,或继续西行入汉中盆地,或转入三河口(或称三洲口,今唐白河口)北上直航宛南;南向有荆襄大道、襄汉陆道、汉水水道三路以巡荆湖。

自春秋以来,襄阳就是连接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在南北对抗时,南方的军事防御线东西延绵三四千里,襄阳便处在这条漫长战线的东南段与西北段之间的连接点上,犹如“常山蛇势”之七寸,一旦有警则“海内震动”,若荆襄有失,则上下断绝,首尾难顾。

公元1267年秋天,蒙古名将阿术率领蒙古大军南攻襄阳,漫长的襄樊会战正式展开。这支南征蒙古军总共动员了超过十万名兵员,而其中纯粹的蒙古骑兵大概只有阿术亲自指挥的二千人,其余兵士大多来自华北地区的契丹、女真与汉人。

然而,要攻克襄阳谈何容易!南宋时期的襄阳城池不仅高大坚固,而且炮台、楼橹齐备,以利守御,加上直门、慢道沟通表里,瓮城、战棚等以为响应,整个防御设施建造齐全,布局有置,气势联络,浑然一体,所谓“襄阳一城,周围余九里,樊城亦近四里有半,夹汉而垒”,诚为汉上雄镇。

守将吕文焕又储藏了大量兵械粮草,号称兵储可支十年;又在襄、樊两城之间的汉水中,打了许多巨大的木桩,用铁索锁住,上造浮桥,使两城可以互相救应,防守的准备工作做得应该说是非常充分了。

不过蒙古军把着重点放在构筑封锁线上,并不急于攻城,是长线放远鹞的办法。蒙古军并不想在短期内攻下襄樊,几个将帅都很明白敌我的短长,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短处,造成绝对的优势。

阿术知道蒙古军只善于在广漠的平地上野战,碰到山地、湖沼、城堡,骑兵便没有优势可言,他首先向忽必烈要求多派汉军。1268年九月,蒙古军完成了对襄阳(樊城)的包围,环绕两城,筑成了连绵的土垒及壕沟。在各个交通要冲里头,设置了相当于附属小城的堡垒与陷阱。大小城堡总计超过四十座。

这个又长又大的环状城,使设有蒙古军指挥部的鹿门山以及百丈山、楚山、万山、虎头山等山顶相衔接,总长超过一百公里。

针对宋水军援襄樊的情况,刘整又向阿术献计,说蒙古只有水战不及宋人,如能造战船,练水兵,改变这个情况,取胜就容易了。阿术也很赞赏他的意见。意见由刘整上奏朝廷,忽必烈以诏令批准:训练水军七万余人,造战舰五千艘。

一段时间内,刘整每日负责水军的训练,雨天不能外出,就在兵营内画地为船来练习。在此前后,忽必烈又命令造战舰五百艘交付刘整。与此同时,蒙古军还在汉水中流筑实心台,台上设置弩炮,用来遏制宋军的船只。

就这样,战事一直持续了五年之久。一方面,宋朝守军外援断绝,襄樊城里的房屋大部分都拆下来当柴火烧饭吃了,衣服破了没有布好补,只得把纸币粘起来当衣服穿,实在势已穷,力已竭。

另一方面,元军的处境其实也很艰难,十万大军顿兵坚城之下,靡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个天文数字。光是1270年,蒙廷就调发清州、沧州盐二十四万斤,转输南京开封米十万石供给襄阳军前。

胡祇遹在《寄张平章书》里说,“我军围襄樊六年。于兹戈甲器刃所费若干,粮斛俸禄所费若干,士卒沦亡若干,行赍居送、人牛车具、飞挽损折若干。以国家每岁经费计之,襄樊殆居其半。”仅仅一个襄樊战场,竟然耗费了元朝岁入的一半,的确是异常惊人的。

因此,元朝方面也希望尽快攻下襄樊。由于当时作战条件的限制,不论是蒙古的骑兵,还是新训练的水军,都未能攻下襄樊。元朝方面认识到必须采用新的武器攻城方能奏效。咸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遣使向他的侄子,地处波斯的伊利汗国阿八哈汗求助,阿八哈遂派出身制炮世家,以善造“曼扎尼克”而名扬西域的回回(穆斯林)炮手亦思马因和阿老瓦丁前往中国。

“曼扎尼克”其实就是抛石机。中国本土原来也有称为“炮”的抛石机。曾公亮在《武经总要》就说,“凡炮,军中之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这本书里记载宋代中国使用有十六种抛石机,其中七种抛石机的制度、射程等为该书所详载。

不过传统的炮具由于自身的缺陷,它们在运用时,均用力太多,而所抛炮石之重量则甚微,只有几斤、几十斤。仅就威力较大的“七梢炮”来看,射击时拽手人数多至二百五十人,炮石的重量也不过九十斤,而射程才只有五十步而已。

这是因为这么多人人手一条索子,用力无法一致,用力松紧也很难一致,因此事倍功半,杀伤力不足。这使得炮具虽然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战争之中,但是并没有在战场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亦思马因和阿老瓦丁为元朝制造的“曼扎尼克(回回炮)”比起中国原有的抛石机要先进的多。中世纪伊斯兰国家设计、制造的抛石机非常发达。西方人认为,中世纪阿拉伯抛石机的破坏力可与近代曲射炮的火力相比,若打在建筑物上,其破坏程度是不可估量的。

“回回炮”之类的抛石机在传统攻城炮具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去掉了抛射杆末端繁多的拽绳,改为在杆的末端悬垂一个重物。这样只需在炮的前端根据作战要求设置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的士兵放置石弹,而后端仅需二至三人控制击发既可以操作了。

发射时就将抛射杆前段压下用扣发装置锁住,在前段的皮兜中放置石弹后把扣发装置打开,这是利用杠杆原理,重物下坠,前段就顺势翘起,而皮兜中的石弹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射出去。

作为改进后的新式抛石器,回回炮的石弹击发重量达到150斤到300斤不等,极大地提高了石弹的攻击力。即便发射同等重量的石弹,回回炮的射程也比传统炮具高出不少。

回回炮用巨大之木设计建成,使用前就地埋立,使机身建筑庞大结实。如果要想把巨石抛入城中,则炮位离城墙远一点,若要轰击城楼及守城敌军,炮位稍近,将角度缩小便可。所以《元史》称其“用力省,所击甚远”。在当时金属火炮还未兴起的条件下,“回回炮”无论从设计结构,还是威力来说,无疑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先进的军事武器。

在襄阳城外,两位穆斯林造炮师“视察了现场着力,决定把火炮架设在城市的东南角。炮弹重一百五十斤,大炮发射时,震天动地,所到之处,皆为齑粉”。1273年2月,元军用“回回炮”击中襄阳城楼,“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毁,入地七尺”。

吕文焕对这种从未想象过的超级武器的威力束手无策,襄阳城中军心动摇,部分将领逾城投降。眼看手下将领在蒙古军的频频劝降下纷纷出降,作为襄阳城守将的吕文焕也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解围的可能,城破只是时间问题,继续下去只能玉石俱焚,为了襄阳城军民免遭城破后的杀戮,不得不决定投降。

1273年2月,襄阳城终于被蒙古军占领,长达六年的战役遂以元军胜利而南宋失败为结局。而元军对于“回回炮”的威力自然大为满意。战后,亦思马因以功绩卓著得赐银二百五十两,授命佩戴虎符,并被任为回回炮手总管,率其部下继续随元军作战。

编辑 | 吴京昴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0 阅读:11

文史宴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